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4-02-06 22:41:11| 人氣1,14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爸媽養出懶寶寶的6件事---轉貼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爸媽養出懶寶寶的6件事

你家的寶寶是不是很懶,平常叫他們幫忙做點小時總是拖拖拉拉,不願意幫忙呢?

有時候更過分的是,一些很簡單的小事還要你親自送到身邊才勉強願意懂。⋯⋯
你是不是在感嘆現在的小孩真的很難教,只能絞盡腦汁想辦法去讓小寶寶勤快一點。其實,如何讓寶寶變得勤快,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這其中需要家長的正確引導。
家長們需注意生活中的一些不經意小細節,從而避免“懶寶寶”的養成。現在我們來學習一下吧!

  “懶”寶寶案例
  年輕媽媽們在一起聊天,都覺得現在的孩子怎麼越來越“懶”,9個月的孩子,明明可以自己拿著奶瓶喝水,就是不拿,非要父母送到嘴邊;
2歲了,叫他去騎自行車,運動運動,可是孩子就是不動,寧願窩在沙發里看電視……“這樣下去怎麼得了,這孩子不是廢了嗎?”
  在父母的眼裡,孩子從小懶惰是個危險信號,
“其實,這些不能說明孩子“懶”,可能與孩子的天生氣質有關,也可能是家長教育方式出現偏差,沒有給孩子適時的鍛煉機會,導致嬰幼兒生活自理能力差、適應能力差等。

”在結合孩子“氣質”的同時,家長要注意在不同階段循序漸進地培養孩子的不同能力,不能給孩子偷懶的藉口和理由。
  

  
  個案一:“寶寶快來吃飯,張嘴,用勁嚼,咽呀!”張奶奶跟在孫子後面,瞅准時機不時餵上一口飯。小孫子卻東張西望地一會兒跑到這兒,一會又拿起小車子“嘟嘟”地開起來,嘴裡含著一口飯怎麼也不嚥下去。
  個案二:“要遲到了!快點,豆豆快起來,來伸手穿毛衣!”雖然兩個鬧鐘不停地響,今年剛上一年級的豆豆還是不願起床,媽媽只好過來掀起被子,然後幫他穿衣服;
而這時奶奶正依次把孫子要用的牙膏擠好、洗臉水倒好,飯盛好,而爸爸則負責背豆豆的書包、拿好帽子、手套等,就等著豆豆一吃好飯,立刻出發……

養成“懶寶寶”7件事
  寶寶學習的方式大部分是通過實踐,所以家長要多提供一些動手機會。避免出現一下7種情況。

1、事事包辦太多
  現實生活中,像寶寶和豆豆這樣的孩子不在少數,一家一個獨苗苗使得這些寶貝疙瘩習慣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什麼也不願做,什麼也不會做。
  
  小編建議:
  有趣的培養寶寶動手練習,除了和寶寶一起動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家長還可以有意識地為孩子選擇一些有趣的動手練習。
比如孩子都喜歡出去玩,不妨準備一個紗網和一個本子,在認識大自然中的動植物時,收集一些標本帶回家,和孩子一起動手製成昆蟲標本、植物書籤等。
此外,還可以帶孩子一起做些小手工,五顏六色的盒子、瓶子,孩子會很喜歡。

2、不讓寶寶做事
  這絕對是把寶寶越養越懶的第一“罪因”。
成長過程,小孩逐漸表現出對身邊事、物的好奇和興趣,並充滿積極性,他開始喜歡跟你“搶”事情做,搶著拖地、搶著洗碗、搶著擦桌子……但父母或長輩擔心寶寶受傷、幫倒忙,就不讓寶寶動手做事。
這樣做,只會挫掉寶寶的積極性,以後即使你希望他幹活,只怕他也不願乾了。

  小編建議:
  寶寶有自己想做的事,爸媽應充分的調到寶寶的積極性。一方面可增強他的勞動意識,另一方面也是鍛煉運動能力的不錯途徑。爸媽應當合理的引導寶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自己吃飯、穿衣、穿鞋……

3、阻止寶寶活動
  很多父母就是太過於緊張,總擔心寶寶在跑跑跳跳中磕磕碰碰,所以什麼都不讓寶寶做。不准寶寶在家裡爬上爬下,也不讓寶寶在公園裡跑跑跳跳,甚至不准寶寶跟其它大齡的小朋友一起玩耍。這種過度的“呵護”的行為,只會把寶寶的積極性漸漸消磨掉。
  
小編建議:
  我們常說“溫室裡的花朵,經不起風雨”,但很多父母、尤其是祖父母輩,總是給寶寶營造一個溫室。成長是在不斷的嘗試中發展的,只有嘗試過、經歷過才會有真切的認識。安全固然重要,但不能因此而扼殺了寶寶的興趣,剝奪了他們學習的自由。寶寶玩耍的時候,爸媽不應馬上製止,在保證安全的條件下,讓寶寶適當的活動。而且,爸媽還應有意識地引導寶寶做運動,參與到寶寶的遊戲中。
運動可以促進寶寶肌肉和神經的發育。多走動既有利於寶寶快速健康成長,又能讓他多接觸新鮮事物,學到更多常識,何樂而不為呢?當然,運動過程的安全的確要密切注意。媽媽忙碌著洗衣做飯時,可以用嬰兒圍欄。其它陪同的時間,可以給寶寶更自由的活動空間。

4、縱容寶寶睡懶覺
  賴床是很多小孩和成人都會有的通病。賴床就是“懶”意識促使下的典型行為。很多父母特意讓寶寶多睡一會,甚至還用厚厚的遮光窗簾為寶寶營造一個適合睡眠的暗環境。久而久之,寶寶就成了名符其實的懶蟲,媽媽就該抱怨:太陽都曬屁股了,還不起床?
  小編建議:
  充足優質的睡眠對於寶寶健康成長的重要性,當然是毋庸置疑的,但作息要有規律。其實,小寶寶很容易養成早起的習慣,他們對於每一天都充滿興致和憧憬,交感神經也會非常活躍。

5、責備寶寶“搗亂”
  小寶寶就像是天生的“破壞王”,總會把家裡搗騰的一團糟,玩具扔了滿地又不收拾。還喜歡在地上摸爬滾打,弄得滿身泥巴,新衣服也蹭出好幾個洞……這時候,你會因為煩躁而大聲對寶寶說STOP嗎?或者會不嫌麻煩的給他收拾爛攤子?
  
  小編建議:
  好動愛玩是寶寶的天性,他喜歡爬行、踢球、奔跑等遊戲,這對於寶寶的正常發育是非常有益的,可以鍛煉他的活動能力和應變能力。所以媽媽們可不要因為寶寶弄髒了幾件衣服而責備他。另一種極端,就是忙不停跌的幫寶寶收拾爛攤子,把一地的玩具整理好。其實,媽媽不必把寶寶剛玩過的玩具馬上收拾好,要讓寶寶學會自己收拾,否則只會把他縱容得好吃懶做。
  懶並不是寶寶的天性,大多是父母縱容所致,不要以為什麼都不讓他做就是對他最好的呵護,須知道“溫室裡的花朵,經不起風雨”。如果你還在做這幾種事,快停下來,別把寶寶養“懶”了。

6、太多源於家長
  一項在全國的調查顯示:華人社會近一半孩子是跟著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長大的。“隔代教育”產生的最嚴重的後果就是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差。
一般老年人格外疼愛孩子,對隔輩的孫兒女容易溺愛和遷就。特別當孫兒女是獨生子女時,老人更怕他們有所閃失,對不起兒女。
  
於是,老人事事依著孩子,處處保護著孩子,把孩子放在家中的核心位置。
在吃的方面,給孩子做“專利菜”,讓孩子享受餐桌的特殊待遇;包辦孩子生活上的所有事情,代替孩子穿衣,代替孩子整理玩具,用餵的方式代替孩子自己吃飯,甚至擔心孩子摔跤,不辭辛苦抱著孩子上下樓梯……
  
老人的種種做法,造成孩子獨立生活能力差,處處依賴家長,事事以我為中心,全家人都要為他服務,一旦遇到困難或要求得不到滿足時,他就會生氣、大發脾氣。
老人的過分保護,不僅扼殺了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和自信心,還使孩子變得極為自私,膽小嬌氣,弱不禁風。

網路轉載

台長: 記憶是一連串的連拍
人氣(1,14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家庭生活(育兒、親子關係、婚姻) | 個人分類: 寶寶教育 |
此分類上一篇:日本「惡言變好話」正向解讀術 教出自信開朗兒--轉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