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04-26 21:29:59| 人氣50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春田窯賞油桐花

推薦 2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1.四月近尾聲瞬間花序轉變紫藤不再在風中搖曳木棉脫去橘裳結成綠果盤據枝頭而粉墨登場的是油桐花


2.客家桐花祭此時大肆宣傳各個景點區都希望到客率大增拼命辦活動


3.我們一行11人也興致勃勃的分乘三輛車到后里薩克斯風博物館無心的夢庭園餐廳以及春田窯去賞景


4.一位熱愛音樂的畫家-張連昌先生,於1940年自行摸索樂器製造原理。憑著精準的繪圖工筆畫技法,細心地繪製出薩克斯風四百多個零件的製圖表,不屈不撓的精神,無師自通成功打造出台灣第一把薩克斯風!


5.張連昌先生於1945年成立「連昌樂器工廠」。成為全台製造西洋樂器的先驅,一舉擦亮薩克斯風「Made in Taiwan」的名號,造就台灣后里成為國際製造薩克斯風重鎮。


6.第三代張宗瑤、王彩蕊夫婦,有感於國際間熠熠閃耀的薩克斯風,都是台灣世代相傳的精湛手藝,卻始終為人作嫁衣,為知名品牌的代工廠


7.於是立下心願,在薩克斯風刻上自己的名字,2000年毅然決定捨棄代工製造;扮演領航者,自創「LC」品牌,領導著產業升級。


8.亞洲第一座薩克斯風博物館於2002年成立。館內展出張連昌先生的歷史文物,並提供文化導覽,紀錄台灣薩克斯風故事與訴說張連昌先生精神,並珍藏發明人阿道夫.薩克斯先生所打造,距今163年歷史的薩克斯風。


9.1940年代,一支薩克斯風的價值相當於一甲田地。樂團中唯一擁有薩克斯風的張基盤先生,家中遭逢祝融之災,將僅有的薩克斯風燒毀,觸動了連昌先生的製作樂器念頭於是向基盤先生情商取得那把燒壞的薩克斯風


10.在銅、銀、錫、鐵匱乏的年代,他買書自修、鑽研技術及四處張羅材料,勞心勞力的連昌先生因專注銅片的捶打,右眼被彈起的銅片戳破,不幸失明,這並無減他製作樂器的熱忱。


11.鄉人對連昌先生的行徑也抱持相當歧視的心態,他仍以一股傻勁堅持著,抱著盡善盡美的信念與精神研發樂器。


12.皇天不負苦心人,無師自通成功打造出台灣第一支薩克斯風;展現美學姿態的工藝精品,更彰顯連昌先生匠心獨運、千捶百鍊的真功夫。


13.一位菲律賓樂師看中這把樂器,用兩布袋的舊台幣購入。在第一支樂器成功的鼓勵下,於1948年,連昌先生創立「連昌樂器工廠」,開始生產薩克斯風,后里薩克斯風故鄉的傳奇於焉展開!


14.薩克斯風發明人-比利時人Adolphe Sax阿道夫的父親是一位著名的樂器師傅,從小耳濡目染下,他也會製造、維修木管樂器,阿道夫在15歲的時候已是布魯塞爾音樂學院的一名優秀生,並和布魯賽爾交響樂團合作演出。


15.1840年阿道夫將容易發聲的豎笛單簧吹奏原理、長笛指法設計及音量極大的小喇叭銅管合而為一,把木管和銅管的各項優點結合在一起,發明出指法簡單、容易發聲、又具音量優勢的樂器 - 薩克斯風。


16.1842年,由他的好友白遼士在巴黎的雜誌上發表了有關薩克斯風的文章,經由媒體雜誌的大肆報導,在1844年正式在巴黎的一項工業發明展覽會上,與世人第一次面對面接觸,更於1846年獲得專利權。


17.阿道夫也因此成為比利時的國寶。除了薩克斯風以阿道夫的姓為命名外,連比利時紙鈔也印有阿道夫肖像,也成為比利時國家文化的象徵。


18.逛完薩克斯風博物館我們去"無心的夢"庭園餐館吃午餐每人一份簡餐加飲料甜點與餅乾水果每人360元


19.談笑風生庭園閒步好一會兒接著就轉往春田窯在后里與三義的馳車過程滿山滿樹的油桐花映入眼簾


20.我們在春田窯又分食了一隻柴窯雞我們一到熱騰騰的雞剛出爐老闆要我們大家趁熱吃還提供了一桶檸檬香茅茶飲呢!


21.春田窯建於民國八十四年,原本是一座瓦斯窯,經過陶藝大師陳煥堂先生指導,將之改為一座現代藝術柴窯,特殊的窯型以及燒出的效果,吸引全國一、二十位陶藝家的加入。



22.柴火是一座窯的靈魂。春田窯至今仍燒用相思木,雖然全台各地的柴窯早已陸續捨用該木〈多數因成本考量〉,但春田窯目前依然堅持這份代表藝術之火的相思情感。 


23.以下就是我們在春田窯的景致還有油桐花的身影,"五月雪"已開始飄落隨著大家的圖片瀏覽我順帶貼上一篇短文分享


24.19884月,霍華德金森24歲,是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哲學系博士。他畢業論文的課題是《人的幸福感取決於什麼》。為了完成這一課題,他向市民隨機派發出了一萬份問卷。


25.問卷中,有詳細的個人資料登記,還有5個選項:A非常幸福。B幸福。C般。D痛苦。E非常痛苦。歷時2個多月,他最終收回了5,200多張有效問卷。經過統計,僅僅只有121人認為自己非常幸福


26.接下來,霍華德金森對這121人做了詳細的調查分析。他發現,這121人當中有50人,是這座城市的成功人士,他們的幸福感主要來源於事業的成功。


27.而另外的71人,有的是普通的家庭主婦,有的是賣菜的農民,有的是公司裡的小職員,還有的甚至是領取救濟金的流浪漢。這些職業平凡生涯黯淡的人,為什麼也會擁有如此高的幸福感呢?


28.透過與這些人的多次接觸交流,霍華德金森發現,這些人雖然職業多樣、性格迥然,但是有一點他們是相同的,那就是他們都對物質沒有太多的要求。他們平淡自守,安貧樂道,很能享受柴米油鹽的尋常生活。


29.這樣的調查結果讓霍華德金森很受啟發。於是,他得出了這樣的論文總結:這個世界上有兩種人最幸福。一種是淡泊寧靜的平凡人一種是功成名就的傑出者


30.如果你是平凡人,你可以透過修煉內心減少欲望來獲得幸福。如果你是傑出者,你可以透過進取拼搏獲得事業的成功,進而,獲得更高層次的幸福。他的導師看了論文後,十分欣賞,批了一個大大的


31.畢業後,愛德華金森留校任教。一晃,二十多年過去了。如今,愛德華金森也由當年的意氣青年成長為美國一位知名終身教授。


32.20096月,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又翻出了當年的那篇畢業論文。他很好奇,當年那121名認為自己「非常幸福」的人現在怎麼樣呢?他們的幸福感還像當年那麼強烈嗎?


33.他把那121人的聯繫方式又找了出來,花費了3個月的時間,對他們又進行了一次問卷調查。調查結果回饋回來了。


34.當年那71名平凡者,除了兩人去世以外,共收回69份調查表。這些年來,這69人的生活雖然發生了許多變化(他們有的已經躋身於成功人士的行列;有的一直過著平凡的日子;也有的人由於疾病和意外,生活十分拮据。)但是他們的選項都沒變,仍然覺得自己「非常幸福」。


35.而那50名成功者的選項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僅有9事業一帆風順,仍然堅持當年的選擇——「非常幸福」。23人選擇了「一般」。有16人因為事業受挫,或破產或降職,選擇了「痛苦」。另有2人選擇了「非常痛苦」。


36.看著這樣的調查結果,霍華德金森陷入了深思,一連數日,他都沉浸在自己的思緒當中。


37.兩周後,霍華德金森以《幸福的密碼》為題在《華盛頓郵報》上發表了一篇論文。在論文中,他詳細敘述了這兩次問卷調查的過程與結果。


38.論文結尾,他總結說:所有靠物質支撐的幸福感,都不能持久都會隨著物質的離去而離去。只有心靈的淡定寧靜,繼而產生的身心愉悅,才是幸福的真正源泉。


39.無數讀者讀了這篇論文之後,都紛紛驚呼:「霍華德金森破譯了幸福的密碼!」這篇文章,引起了廣泛關注。《華盛頓郵報》一天之內6次加印!


40.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霍華德金森一臉愧疚:20多年前,我太過年輕,誤解了幸福的真正內涵。而且,我還把這種不正確的幸福觀傳達給了我的許多學生。在此,我真誠地向我的這些學生致歉,向幸福致歉!


41.人生不比較、不計較、戒貪、怡然自得就是幸福!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台長: 弄墨
人氣(506) | 回應(0)| 推薦 (2)|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瘋台灣.浮生半日閒 |
此分類下一篇:卓也小屋
此分類上一篇:東豐綠色走廊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