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9-03 08:24:06| 人氣1,02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日月潭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1.既然到了九族文化村,我們就選擇在日月潭住一晚,欣賞日月潭晨昏的美景變化。


2.一大清早,七點多的日月潭,霧氣氤氳,湖面映著藍天。



3.隨手拍個照片,都很像風景明信片裡的美景。


4.不過,這片刻的寧靜,馬上就被一群又一群,隨船而來,喧鬧的大陸客,給打破了。


5.要慶幸有他們,才使得日月潭觀光蓬勃發展,建設更臻完善呢? 還是寧可維持原始的自然呢?


6.其實,我也是外來客,無權置喙,不過設身想想,當初逐水草而居的白鹿,是否覺得被邵族原住民侵犯了呢?


7.然後,舉族遷徙至此的邵族,他們的生活,是否也被政府開發,遊客雜沓而至,所打擾了呢?


8. 傳說在千百年前,一群邵族獵人因追逐一頭罕見、可愛的白鹿,尋溪源越鞍部而臨古老的水沙連內山,發現一泓碧水的日月潭,從此舉族遷居此洞天福地。


9.岸邊,有旅館住客,偎著山水吃早餐,一群鴿子飛來覓食。


10.日月潭與魚池、頭社、埔里等地舊稱「水沙連」。邵族自古便聚居於此,清嘉慶、道光年間,大批漢人與平埔族群陸續入移墾殖,形成水沙連地區多種族的人文特色。


11.日治時期,日人為了興建發電廠,引濁水溪的上游溪水注入日月潭,將水位提高,而成今之泱泱大湖;當時為了興建電廠所修築的道路,使日月潭一帶的交通大為便捷,連帶促成了日月潭觀光的蓬勃以及鄰近地區的發展。


12.台灣光復後,日月潭附近的玄光寺、玄奘寺、慈恩塔與文武廟等陸續興建或整修完成,吸引更多的遊客前往觀光旅遊,使日月潭地區從邵族原住民開墾生活之地、水力發電重鎮,成為遠近馳名的觀光旅遊勝地。


13.日月潭位於台灣本島中央南投縣的魚池鄉,是台灣最大的淡水湖泊,也是最美麗的高山湖泊。


14.一群繪畫班的學員,被帶來這裡寫生。我從早玩到黃昏,他們也在這岸上,待了一天。


15.日月潭的美,從早晨到黃昏,從春夏到秋冬,無論風和日麗或煙雨迷濛,都迴盪著綺麗的風姿,令人百看不厭、讚嘆不絕!


16.日月潭潭面清澈碧綠,群山環抱,山水輝映,風光旖旎,更擁有獨特的人文資源,為台灣地區最負盛名且最具發展潛力之國家風景區,在國內外皆享有盛名。


17.潭面以拉魯島為界,東側形如日輪,西側狀如月鉤,故名日月潭。


18.潭畔的船屋! 半年前,炒了好一陣新聞---長期霸佔南投縣日月潭面的150多座違法船屋,昨在檢察官坐鎮下,由縣府僱用2艘竹筏,將船屋全數拖往月牙灣水域強制拆除,領有漁筏證者的船屋則要恢復原狀,業主無人抗議、過程平和。30多座領有漁筏證者自行拆除,尚有10多人未簽署同意書,近百間船屋則無業者出面認領,首波將針對這批無主物優先移除,第二波再針對領有漁筏證,卻違法擴建為船屋部分拆除,恢復長18公尺、寬6公尺、高3公尺標準漁筏型式,半年完成。


19.日月潭的美是由山與水所共同交融、創造出來;748.48公尺的中高度海拔,造就日月潭宛如圖畫山水,氤氳水氣及層次分明的山景變化,一景一物皆渾然天成,詩畫般的意境,足以讓人流連忘返。


20.清晨,潭面披上一層薄紗,蕩漾著朦朧的美;當旭日從山巒升起,原本朦朧的潭影,慢慢顯出輪廓,潭面倒映著山形樹影,蟲鳴鳥叫相映成趣。


21.黃昏時刻,湖水被夕陽染成閃耀金光,彷彿琉璃仙境;當夜幕低垂,燈光倒影隨著潭面水波晃動搖曳,沁涼晚風拂來,宛如精靈灑下浪漫香氛,讓人迷醉!


22.想一探日月潭的多樣風貌,可以漫步在美麗湖邊,享受日與月的洗禮,體驗最真實、美好的感動;也可以踩著腳踏車,沿著環湖公路,感受那份靜謐、安詳與自然的美感;或是乘著遊艇,迎風逐浪,山光水色盡收眼底;也可自行操槳,划著小舟,漫遊湖光山色。


23.我們從水社碼頭,搭船到了伊達邵碼頭後,在街區商家閒逛,看到平時不可能吃到的特殊食物。(沒人敢吃,所以沒買)。



24.這一味,去骨雞翅,內餡包著糯米飯,網購上大大有名,所以我們各買了一支來嚐嚐。


25.我們在伊達邵逛了半個多小時,依船票上的時間表,再走回碼頭等船接駁,一張船票可以停三個定點,船長還會在船行中,以麥克風解說景點。


26.不管在哪個碼頭,看到的日月潭,都很美,各有風姿。


27.不管在哪個碼頭,看到的日月潭,都很美,各有風姿。


28.在日月潭搭遊船,一開始買船票時,就要打聽好,因為不是統一營運,船公司各走各的,所以每個店家服務品質各異,遇到會放鴿子的,會讓你的遊興被破壞殆盡。


29.早期日月潭漁民,以竹子綑綁成浮具,稱為竹排,在竹排前端掛上漁網,補漁時,竹排一邊以人力划水前進,一邊把網放下再拉起,此時的竹排又稱走排。


30.直到清末民初,漢人初到日月潭因語言不通,無法上岸與邵族人共同生活,於是把竹排當成了家,做起了水上人家,水上人家在排上補漁、養豬、養雞鴨、養活一家大小,只有在颱風來時,才上岸避風雨。


31.後來發覺魚群大多在固定的水域,於是把竹排下錨固定在一個地方補漁,同時以漁及昆蟲有向光性的習慣,在吊網中央掛上燈光引誘昆蟲,等昆蟲飛累了掉在四角吊網內。


32.潭漁為了要吃蟲,也就游進了網內,漁夫會在天亮前,拉起四角吊網,此時初起的日光,映照在跳耀的魚群,也映照著漁夫滿足的笑容。


33.我坐在船上,欣賞美景,發現一隻夜鷺盤旋,並停在右邊,傾倒湖中的枯枝上。


34.抵達玄光寺碼頭,四人剪刀,石頭,布,請幸運的,衝上玄光寺,去買阿婆香菇茶葉蛋。後來,不耐午後兩點多的熾熱艷陽,大家就選擇靜坐船艙裡,遠眺就好。


35.遠望,一行遊客,興致勃勃的,爬上緩升的步道,如果有體力,爬上那制高點,從玄光寺往下望,應該會將日月潭景致,盡收眼底。


36.將夜鷺捕捉到我的鏡頭囉!


37.船行潭中央,船長解說湖光山色,定置漁網,及各個廟宇的所在...,然後在浮島(光華島),稍做停留,船長說: 邵族人去申請光華島為私人產業,所以現在遊客都不被允許登岸。


38.別家遊船,也都擦身而過。(私下消息,好像是大陸遊客在這裡出了意外吧?應該是船家為了生意,不得不美化的說詞吧?)


39.日月潭區最貴的半島---座落著涵碧樓與日月行館。


40.日月行館那根金桅杆,耗掉了15公斤純金,締造了金氏世界紀錄呢!


41.看看這篇壹週刊的報導: http://www.facebook.com/note.php?note_id=470444382206 神秘富豪黃金夢, 日月行館總裁湯文萬。  (欣賞一下黃金馬桶,黃金電梯門)。


42.


43.


44.


45.


46.向山行政暨遊客中心,位處台21線水社隧道附近,鳥瞰建築物,猶如雙手環抱整個日月潭的湖光山色,其中兩個長度達三十四公尺,高八公尺的超大跨度之頂版結構。


47.日月潭的湖光山色穿過寬闊的跨距空間,直接映入遊客眼中,創造了人與自然間發展對話的舞台,雖為建築物,但若說它是一件藝術品也不為過。


48.向山咖啡館擁有著與眾不同的特殊性,不僅擁有日月潭之美景,日本建築大師的前衛設計,更讓此建物在國際留名。


49.光是咖啡館的整體設計以及氣氛,這樣的「外在美」就已經相當引人入勝,再了解其豐富的「內在美」,將成為您來到日月潭非得到此一遊的最佳原因。


50.向山遊客中心展場包含「悠遊水沙連-產業館」、「日昇月恆-藝廊」、「潭情日月-自然人文館」及「多媒體影音播放室」,分別展出當地的產業、工藝和旅遊資源。


51.其中「產業館」網羅了大日月潭地區的陶藝、紙藝、工藝、酒類、紅茶及農特產等特色產業,並提供產業資訊。



52.「藝廊」以潭區附近工藝名家作品展為主題;「自然人文館」以影音導覽認識日月潭自然人文與歷史。


53.當天我們看到的是:陳銘堂竹木名師主題展覽。


54.「竹雕」藝術家陳銘堂,近三十年來,他以無比堅毅的耐心與毅力,在竹雕藝術天地裡默默耕耘,並藉由竹的「空」,詮釋虛虛實實、真真假假的婆娑世界。


55.雖同為木質雕刻,但是竹雕所受到的限制比木雕多。竹莖通常是細而長的圓筒狀,構圖時受限於素材既定形狀難以發揮。


56.陳銘堂強調:「在有限的圓弧空間中構圖時,如何安排才能表現較佳的視點,如何在有限的厚度上展現不同的雕刻手法,對雕刻者而言都是嚴苛的考驗。」


57.竹子的質地也比木料堅硬,尤其竹節部分最難雕作,加以竹莖表皮光滑,雕刻者若未能掌控力道,相當容易因滑刀而受傷。


58.竹子「直」纖維的特性,更是雕刻者最大的挑戰,竹子縱向堅韌,橫向易裂,下刀時要緩慢,力道的拿捏、呼吸的調息尤為重要,且需隨時注意紋理的走向,否則會影響作品的結構力,變得易折而損壞作品的結構。


59.竹雕所選用的孟宗竹,以竹齡四至五年為佳,超過五年纖維就開始老化,採收季節選在農曆七月到九月,陳銘堂表示,採下來的竹莖,必須經過煮沸、殺青、漂白、防腐、陰乾等專業處理過程。


60.處理完成的竹莖,必須放在通風、陰涼的地方儲放,他每天都會與竹材對話以培養感情,長年相處累積的心得就是: 時常搬動未雕刻的竹材,作品才會呈現溫潤琥珀光澤。


61.除濃郁鄉土氣息的作品外,年少時即參與建廟工程,開始接觸佛教,心境也隨著年歲增長漸趨寧靜。這樣的寧靜心境化為作品時,那種了然於心的體悟,讓人頗有「放下身心見乾坤」的禪機,但這樣的生命歷程與體悟,無法言傳,只能靠體驗與智慧去思辯。


62.從藝術精神層面而言,陳銘堂的竹雕作品,既有儒家的現世深情,又有道家認真自然的嚮往,更有著佛家的空靈妙意,深蘊創作者「淡泊自如,何處非淨土」的生命領悟。


63.近年來,他更將作品線條簡化,以有限的材質延伸無限想像空間的「新山水系列」,大膽「留白」,並置主題於無拘無束的大自然中,採取大動作劈開所謂的「透雕」,堂皇進入了空靈無拘的「空雕」境界,不僅拉近作品與觀者間的距離,同時產生近乎面對面的情感對話。       (以上資料來自於新台灣新聞周刊第564期雜誌)


64.夜晚的水社碼頭,有原住民的表演。


65.日月潭碼頭邊的夜晚風情。


66.名產店前的鹿燈。


67.名產店前的鹿燈。

台長: 弄墨
人氣(1,022)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瘋台灣.浮生半日閒 |
此分類下一篇:清境...歐鄉美邸
此分類上一篇:九族文化村 VS 海賊王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