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4-07 21:47:54| 人氣1,594| 回應2 | 上一篇 | 下一篇

從牧童、詩人到兒童文學作家

推薦 2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從牧童、詩人到兒童文學作家

 

/林煥彰

 

從牧童、清潔工、詩人,到成為一個兒童文學工作者,我是孜孜不倦地在學習著。

 

我是漢族,祖籍福建漳州,從移民台灣的第一代林添郎公算起,到我是第六代,已有二百二十多年。我們數代務農,到我父親變成半農半商,到我就没有了土地,完全變了樣了。

 

一九三九年八月十六日(農曆七月初二),我在台灣宜蘭礁溪鄉一個叫桂竹林的農村出生;我們村子一百多戶人家,都是林添郎公的後裔。

 

我有兩個母親,一個養我,一個生我。養我的大媽是父親的童養媳;生我的母親,在我三歲時離開我,那時我父親因私販食油被日本警察緝捕在獄。入獄前,我父親就變賣了所有的田地和房屋。後來,我和大媽、大姊寄居在堂兄家,二姊則送人當養女。

 

小時候,我很笨,又不愛唸書。記得唸小學時,常常因為考試不及格,挨老師的藤條「炒肉絲」,如今想來,手心仍會起紅腫的感覺。小學畢業時,投考宜蘭境內三所中學、一個農校,都名落孫山!只得認命含淚跟著二堂哥下田工作,上山割芒草,當牧童。

 

也許,命裡註定我不該種田,也或許二堂哥看出我不能吃苦,學了種田又已無屬於我的田地可耕,他徵得我大媽同意,把我帶到基隆(台灣的第二大港口)當學徒(肉類加工);我做了十個月,吃得好,三餐有魚有肉,被養得胖胖。那時,我已十五、六歲。

 

不久,父親託朋友把我介紹到南港台肥公司第六廠,當宿舍清潔工。當時,我感到很受委屈,常常在工作中暗自流淚!於是,我開始感到讀書的重要;希望讀書,卻不敢向任何人表示,又自認為没有能力進入學校,只好走自修的路。先後參加李宗黃的「地方自治」、陳健夫的「新儒學院」等函授學校;修過國文先修班及法律、政治等課程。

 

過了一年,我考進工廠做原物料檢驗工,因有同事從南部帶來《新新文藝》月刊,其中有分行短小的作品,我很喜歡,從此我接觸了新詩,與新文藝結下了不解之緣。這大概就是我人生的最大轉折點。

 

接著,我換了函授學校,參加馮放民創辦的「中華文藝函授班」習新詩,開始摸索寫作,而放棄了枯燥無味的法律、政治(原先想走「高普考」取得公職資格的途徑

 

一九六四年,我與同事陳秋分、林鍚嘉湊錢辦了一份《新地文藝》雙月刊,可惜只出了兩期。

 

從新詩入門,對我有相當影響的現代詩人,包括覃子豪、紀弦、楊喚、藍雲、沙牧、周夢蝶、瘂弦、鄭愁予、李魁賢等。在文協「文藝創作研究班」(一九六四~六五年,為期半年)參加詩歌組研習時,紀弦、瘂弦、鄭愁予都是我的指導老師;我得益於覃子豪的,是讀了他為函授學校所寫的許多講義和作品;對楊喚的認識和喜愛,也是從他的講義中開始的;藍雲是發表我的第一首詩<雲>(只有四行)的詩人,當時(一九六三年)他主編《葡萄園詩刊》;沙牧是軍中詩人,他以書信激勵我最大(那時他在馬祖服役),並且介紹我到武昌街書攤找周夢蝶,請他指點;李魁賢引荐我進入「笠詩社」,我們同在台肥工作,我的第一本詩集──《牧雲初集》(一九六七年二月)就是他建議命名的;「牧雲」是為了紀念藍雲、沙牧他們所給予我的友誼而取的第一個筆名,我以這個筆名發表了不少習作,但沙牧卻認為我寫得比較成熟時,就應該肯定自己,用自己的本名發表;這是一九六六年以前的事。《牧雲初集》出版後,我就很少再用筆名了。

 

一九七一年一月,我與同輩詩友喬林、辛牧、施善繼、陳芳明、蕭蕭、蘇紹連等成立「龍族詩社」,主張回歸民族、關懷現實、批判西化,對八十年代台灣現代詩壇起了很大的作用。

 

差不多與新詩寫作的同時,我也開始了西畫的學習。

我喜歡繪畫,先後跟師大敎授鄭月波、張道林學過素描和油畫,每週一次,大約持續了將近十年。我的油畫作品曾多次入選台陽美展、全省美展、全國美展,直到一九八七年四月才在台北美國文化中心舉行首次個展「人生系列」,並將部分作品(三十幅)寫成三十首給少年看的詩,由幼獅文化圖書公司出版詩畫集《飛翔之歌》。同年六月、十月分別應邀到宜蘭文化中心及由菲華藝術聯合主辦在馬尼拉個展,並做專題演講。

 

在新詩方面,除《牧雲初集》外,已出版了《斑鳩與陷阱》(一九六九年八月)、《歷程》(一九七二年九月)、《公路邊的樹》(一九八三年六月)、《現實的告白》(一九八五年十二月)、《無心論》(一九八六年三月)、《林煥彰詩選》(韓文版,漢城第一出版社,一九八六年九月)、《孤獨的時刻》(中英泰文對照,一九八八年十一月),並被選入台灣、香港、大陸、日本、南韓、德國、美國、澳大利亞等三十多種選集中,譯成英、日、韓、泰、法、德、荷蘭等外文,得過優秀青年詩人獎、文藝獎章、青年文學獎、澳洲建國二百年紀念現代詩獎章;出席過在台北、漢城、馬尼拉、曼谷等地舉行的世界詩人、亞洲現代詩人及亞洲華文作家、香港兒童文學研討等國際性會議。

 

在兒童文學方面,已出版《童年的夢》(一九七六年四月)、《妹妹的紅雨鞋》(一九七六年十二月)、《鵝媽媽的寶寶》(一九八五年三月)等三十多種,先後獲得洪建全兒童文學創作獎(童詩組佳作)、中山文藝獎、中國文藝獎章及敎育廳金書獎;《鵝媽媽的寶寶》、《流浪的狗》、《麻雀家的事》等由南韓兒童文學家宣勇譯成韓文,在釜山《兒童文藝》(月刊)發表。

 

一九七三年轉入兒童詩的寫作後,我曾於一九八0年四月與詩友舒蘭、薛林等發起創辦《布榖鳥兒童詩學季刊》(任總編輯),接著應邀到台灣各縣、市演講和講學達三十餘場次;也到南韓、香港、菲律賓、馬來西亞、泰國等做過多次的演講和訪問。一九八三年自南韓返台後,積極發起成立「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一九八四年十二月),任首屆總幹事,奠定了穩固的社團基礎。

 

一九八八年九月,隨著當局海峽兩岸開放探親,與謝武彰、陳木城、陳信元、杜榮琛、方素珍、李曉星等成立「大陸兒童文學研究會」,被推舉為會長。第二年八月十一日組團首度訪問大陸,在合肥、上海、北京與大陸兒童文學界近百位作家正式交流。一九九0五月六日,再次組團經廣州到長沙出席「首屆世界華文兒童文學筆會」,與來自大陸各省、新加坡、美國等華文兒童文作家七十餘人會面研討。

 

一九八四年,我服務滿二十五年申請提前退休,離開台肥公司,轉入《聯合報》副刊組担任編輯;同時,為了協助促進亞洲華文作家的交流,在一九八四年二月起,由「亞華」創會會長、小說家陳紀瑩聘請兼任《亞洲華文作家雜誌》(季刋)執行編輯。

 

目前除本職工作外,還担任「楊喚兒童文學獎基金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並自一九九0年二月起在美國《世界日報》兒童版撰寫專欄「阿公的話」(兒童散文,每週一篇)。

 

 

為促進世界華文兒童文學的繁榮,我會繼續努力!

 

 

1990.04.東湖

原載《中國當代兒童文學作家小傳》湖南少兒社

台長: 林煥彰

您可能對以下文章有興趣

人氣(1,594) | 回應(2)| 推薦 (2)|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札記 |
此分類下一篇:殘稿
此分類上一篇:多看一本書

陳泰康
林叔叔你好
我是陳泰康,我的母親 何沛瓊是 韓國文學作家 宣勇先生的朋友,因為宣勇伯伯於釜山電視台退休後,母親與他就失聯了,不知道林叔叔您和宣勇伯伯還有在聯繫嗎?如果可以的話能告訴我和母親目前宣勇伯伯是不是依然健朗呢?

泰康 敬上
2012-10-15 14:10:26
煥彰
我九月十五日到釜山拜會宣勇先生
身體很好

我的手機
0939981227
祝福
2012-11-02 18:51:15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