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號藝文生活
沒 有 天 生 的 詩 人
--專訪詩人林煥彰
文.攝影/編輯部
是詩人、畫家,也是兒童文學家的林煥彰,寫作已超過半世紀,學歷只有國小畢業的他,因為不甘於只當一名工人,年輕時開始寫作,他說:「如果不寫作,我可能一輩子都是一個工人,但從事寫作之後,我成為一名文人。成為文人之後,我不但能欣賞別人的作品,也能創作自己的作品。所以,寫作不是無用,文學和藝術,反而可以彌補現實人生的不足。……」
翻開小學語文課本,你對「林煥彰」這個名字一定不陌生。1939年出生在宜蘭礁溪的他,筆名「牧雲」、「方白」等,著有10餘本詩集、詩評集及兒童文學數十多種,另編有<<近30年新詩書目>>、<<中國新詩集編目>>等工具書,帶給文壇相當大的震撼及影響。
雖然只有國小畢業,但林煥彰自民國60年代起,便逐漸在文壇綻放光芒。不但先後擔任聯合報副刊編輯、<<亞洲華文作家雜誌>>主編、大陸兒童文學研究會會長,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理事長,也被選為「優秀青年詩人」,更獲得「中山文藝獎」等。
爲了推廣兒童文學,林煥彰發起創辦<<布榖鳥兒童詩學季刊>>、籌劃並主編<<全國兒童週刊>>及獨資創辦<<兒童文學家>>等刊物,也因此促使兩岸兒童文學研究會的誕生。
少年不得志,啟蒙詩人生涯
現在經常往返於南港、宜蘭、九份之間的林煥彰,近年來詩作風格愈見玩心及隨興,看似閒雲野鶴的詩人生活,其實是從他少年不得志的心情抒發開始。
「年輕時心中總有些苦悶、不如意,對未來看不到遠景,夢想又遙不可及,加上沒有學歷,所以情緒亟需找一個出口。當時,我了解到讀書可以改變人生,於是,我一直希望能克服困難,想辦法再進修。」林煥彰說, 一開始他想過要學法律、政治,但法律條文繁雜,需要死背,他自覺記憶力不強,只好轉而接觸文學。
從民國四十八九年到七十三年間,林煥彰在台肥南港廠工作,一待就25年。由於台肥南港廠是當時亞洲地區最現代化的肥料工廠,福利仿照西方國家現代化制度,因此設有許多社團供員工業餘學習,講師都是外聘的專業人士;當時,林煥彰參加了西畫社、國學社,因此開啟了他繪畫和寫詩的興趣,造就了今天的他。
經過國學社聘請的講師們文學洗禮,林煥彰正式發表詩作是在20歲時,但他說,其實十八、九歲他就開始寫詩,只是那時候寫的不成樣子,純粹只是在日記本上塗塗寫寫,但後來靠著自己摸索,和社團講師們的指導,林煥彰詩作的啟蒙,就由此開始。
做中學,從外行人跨足文壇
「在台肥工作時,工廠有一份內部發行的刊物,工作之餘,我擔任這份刊物《工作與生活》月刊編輯,藉此機會,我接觸許多好的、不好的作品,也因此培養出鑑賞能力。」林煥彰說,接下這份刊物的編務時,怎麼也想不到,這竟然成為他後來謀生的主要工作。
民國73年,從台肥提早退休,因緣際會,林煥彰進了聯合報擔任副刊編輯。在聯合報任職期間,他受邀負責編輯「聯副三十年文學大系」總目卷及作家索引卷的工作,因為之前他曾獨立完成台灣現代詩壇第一部史料工具書<<近三十年新詩書目>>(由書評書目社印行),當時,沒有學過目錄學的他,完全是憑藉自己使用工具書的想法,採用土法煉鋼的方式,克服很多困難,終於順利如期完成。
自稱是文學門外漢的林煥彰,不管做什麼,都是以「做中學」的精神全力以赴:「不管是詩刊、雜誌編輯,書目編纂、報社編務,我都是外行人,但我覺得人要從『做中學』,努力做,就會學有所成。」
年輕時他編過法律雜誌,進入聯合報後,林煥彰擔任副刊編輯近30年,由於接觸各種文類,他的視野更廣;有很長時間,他從事海外報紙副刊編務。他說,每一次新工作的嘗試,都是他「做中學」的機會,他很珍惜這種工作的機會。
現代詩,情有獨鍾
年少時期任職於台肥公司,受到幾位名師啟蒙後,在多變絢爛的各種文體中,林煥彰對「詩」情有獨鍾,尤其是「現代詩」,他說:「文學有許多種類,例如:小說、散文、詩、戲劇等。但小說字多,我總覺得有點沒耐心閱讀;而詩也有許多種類,白話詩的入門較容易,若是古典詩,因為不能完全明白其中意涵,不能引發我的興趣。接觸現代詩後,我發現它大多三五行,以抒情為主。看多了別人的作品,我便開始自己嘗試著寫抒情詩,抒發自己的苦悶,詩是很適合抒發感情的一個出口。」
寫詩,要下苦工夫
發表的作品多了之後,很多人開始向林煥彰討教寫現代詩的訣竅,但他卻說:「沒有人是天才,不可能一下子就把詩寫得好。」這其實是林煥彰自身的經驗談,他認為,詩愈寫興趣愈濃,但要寫好詩,必須要下苦工夫。
「一開始可以多參考別人的作品,賞析別人的作品,讀多了,感受也會多。」
「培養興趣很重要,有了興趣,無論看的或寫的文章,自然會點滴累積,最後必能成就自己的作品。」一路走來,林煥彰寫詩的歷程很漫長,但過程中,他的詩慢慢有了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樣子,自己的風格。
林煥彰表示,寫詩的工夫,還包括了「思考」。
曾被家人笑稱連坐公車都在寫詩的林煥彰,認為寫作的人應該要隨時、隨地都能思考;「很多人都以為,寫作是要有『靈感』,但我認為,寫作必須經過透澈的思考;思考到了最後所呈現的作品,以為是靈感閃現的結果,那是錯誤的想法。其實,任何創作都是需要通過思考。」
從事現代詩的寫作多年後,民國六十ニ、三年左右,兒童詩開始在台灣萌芽,這時的林煥彰深受楊喚所寫的童話詩影響,進而開始創作兒童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