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您對大陸當下的兒童詩歌發展現狀又有些什麼樣的看法?
林:對大陸兒童詩歌發展的現狀,看得不全面。老一輩寫的大都和以前沒什麼兩樣;希望得放在年輕一代,但要懂得創新、勇於實驗,表現具有現代感的新美學詩觀,才有意義。
趙:您寫詩已經五十年了,在您的生活中,詩歌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
林:因為長久寫作,詩已成為一種思考,也成為一種表達方式;這是習慣使然。具體表現在生活的行為模式上,會變得較長於思考,如非必要,我平時說話也儘量簡短,甚至能不說就不說了。
趙:很多人可能不一定知道,您的繪畫生涯是與您的習詩生涯同時開啟的。您出版過好幾本詩畫集;今年在臺灣新出的詩集《翅膀的煩惱》,封面繪圖就是您自己的;還有書中的許多插圖,都非常別致,有一種很不同尋常的韻味。
林:詩和畫,我是同時學習的;我學的畫是西畫中的油畫。做油畫,材料、畫布、畫框都很花錢;畫畫時花的時間也較多,又得有固定的空間,對一向忙碌的我來說,無法長期專注的經營,但兩者我都喜歡,始終不離不棄。不過,我現在的畫,已不限在油畫,尤其我近年做“撕貼畫”,已經揚棄了過去做畫的想法,根本不再使用任何原料了!
趙:您在談到撕貼畫時曾說,由撕貼而產生的“特別的想像空間”,正如同您“寫詩時一直追求、捕捉的感覺”。您能談談在您看來,繪畫與詩歌(尤其是兒童詩)創作的一些相通處嗎?
林:嚴格來說,我只出過一本詩畫集《飛翔之歌》(少年詩,配壓克力原料做的畫.1987.04. 臺北. 幼獅版) 。詩和繪畫創作過程是否有相通之處?我不知道別人怎麼想,但我個人確實覺得有相通的微妙之處;有時也許是明顯的,有時可能是模糊的;有時是直接的,有時是間接的。“創作的行為”,其實很難掌握,不論寫詩還是畫畫,都很難說得清楚。因此,我只能說這兩樣東西,在我的任何一樣創作過程中,在我的思維、我的感覺裏,它們都是同時存在的。如果我想表現詩中有更多的想像空間,我就會想到繪畫中的留白;如果我想追求繪畫中有更多的省略,我就會想到詩中應有的想像空間。這兩樣東西的感覺,在你的腦海中,越飽滿越好!
趙:目前,圖畫書在臺灣和大陸都是一個十分引人注目的童書門類,但是能夠同時兼文字和插圖作者于一身的圖畫書作家卻不多。您有沒有考慮過以您的詩和畫,來創作和結構一些圖畫書呢?
林:自己寫自己畫,我已經在準備;要出版嘛,得看出版家要不要在我身上花錢了!
播撒詩與兒童文學的種子
趙:作為兩岸兒童文學交流破冰之旅的帶隊人,許多年來,您為兩岸的兒童文學交流事業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貢獻。您能談談近幾十年來您所親身經歷的兩岸兒童文學交流中發生的一些重大事件嗎?
林:很慚愧,沒有做出什麼,畢竟個人能力太有限!交流和研究,除了有心還要有資源、時間和能力。
這個問題很大,我只能大要概述一下;有很多事必須靠史料才能做答,我現在辦不到。二十年前,我和我的朋友們:謝武彰、杜榮琛、陳木城、方素珍等,雖然沒什麼資源,但那時候,時間、體力和現實的負擔,都沒有現在的重;志同道合,聚在一起就能做出些事情。以兩岸兒童文學交流來說,我們先後成立大陸兒童文學研究會,出版會刊,設立“楊喚兒童文學獎”;之後擴大為中國海峽兩岸兒童文學研究會,我又獨力創辦《兒童文學家》雜誌(後來捐給“兒研會”當會刊,由季刊變成半年刊) ,年年組團訪問大陸,在合肥、上海、北京、天津、廣州、長沙、海口、金華等地都辦過或大或小的研討會,並於1994年五月底,首度邀請大陸兒童文學界學者、作家和工作者:洪汛濤、蔣風、樊發稼、金波、孫幼軍、韋葦、馬聯玉、何群英、李光綺、詹岱爾、金振林、劉先平、王泉根、班馬等十四位來台,在臺北舉行為期兩天的大型研討會,編印《童詩童話比較研究論文特刊》(兒研會1994.05.29版),接待他們環島旅遊一周,在台東、高雄、台中與當地作家、學者座談交流;同年九月,我們在臺北成立了世界華文兒童文學資料館……
從1989年8月11日到合肥舉行“皖台兒童文學交流會”的“破冰之旅”起,至世界華文兒童文學資料館成立,這五六年間,我們可以說是率先在關鍵時刻做了一些開創性、階段性的工作,是值得欣慰的。接下來,桂文亞小姐、林文寶教授等就做了更多學術性的研究和交流,我無法詳述,只好從略。但1998年10月我在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理事長任內,編印《兩岸兒童文學交流回顧與展望專輯》一書(限於人力、精力,無法進行大陸發表的相關資料搜集),是以“臺灣觀點”針對第一個階段(1987-1998)兩岸兒童文學交流做了一次相當完備的整理,還是值得參考和回顧的。
趙:您本人也從事過大陸新時期兒童文學的研究並出版了相應的學術著作,您能談談您對於目前大陸兒童文學發展現狀的一些看法嗎?
林:我和杜榮琛編著的《大陸新時期兒童文學》(臺北. 文建會1996年版) ,看書名大概就知道內容和性質;我們所能做的,大都來自資料,何況資料收集本來就不大容易,根據資料所做的判斷,可看性就不想而知了。這部分有限的觀察結果,只能提供給大陸地區以外的讀者做初步參考罷了。
近十多年,我和大陸兒童文學界的接觸逐漸淡化,主要是時間、精力越來越不夠分配,老朋友的聯繫少了,能知道的事就更有限了!對目前大陸兒童文學界的現況,自然無法提出任何看法,是很抱歉的事。
趙:您在上個世紀70年代初就與同輩詩友一道創辦了“龍族詩社”和《龍族》詩刊,後來又先後創辦了《布穀鳥兒童詩學季刊》和《兒童文學家》雜誌,其影響波及海內外兒童文學界。談到中文兒童文學的閱讀推廣和研討推廣,您最深切的體會是什麼?
林:我是一個寫作者,和“創作”的關係會大於研究;過去我雖然也做了一些“研討”的工作,但畢竟是“跑江湖的那一套”,跟學院裏的“學術研討”顯然不能等同。“學術還是要回歸學術”。但在“學界”還未啟動之前,我們先做了一些開頭的事,現在回過頭來看,我們階段性的工作還是挺重要。這一部分工作,八、九十年代,大都以“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歷年所主辦的研習、研討活動較具規模,尤其早年編印的年度研究叢刊,如《認識兒童文學》《認識少年小說》《認識童話》《認識兒歌》《認識兒童戲劇》《認識兒童詩》《認識兒童期刊》等。
閱讀需要推廣,有閱讀才有希望;但全民閱讀仍存在許多困難。有能力閱讀的人,應該主動幫助別人閱讀,才能逐步改善。任何政府,不能只注意到辦好學校正規的教育(何況都還未普遍辦好) ,更要重視全民的閱讀;做好“全民閱讀”才算真正把教育做好。當然,這不是容易的事,但一個有希望的國家、一個負責的政府,要朝向這個目標去努力。因此,一個社會,凡有人在推動閱讀,都應該給予嘉許、肯定;尤其是民間的、自發性的個人或團體,更應該給予讚揚。這方面,臺灣已經啟動了,有不少企業成立文教基金會,也有民間團體組織,如﹕親子共讀、故事媽媽、閱讀協會、讀書會、讀詩會等等,大大小小、各種形式、各種方式都有,這是好現象。我近年受邀到臺灣很多偏遠地區小學為教師們談閱讀與寫作,就是已故企業家溫世仁先生生前成立的“溫世仁文教基金會”所推動的“書香滿校園”的推動閱讀的工程。
趙:在大陸有沒有給您留下印象較為深刻的兒童文學刊物?
林:我對大陸的兒童刊物接觸不多,普遍印象都不好;字體小,版面不美觀;這是2000年前的觀感,近十年應該有很大的改善吧。
趙:還是有一些改善的吧,現在大陸的個別兒童刊物在形式上也開始比較講究了,大家都在努力把今天的孩子拉回文字閱讀的世界。許多人很關心這樣的話題:在當今電子資訊時代,紙質閱讀是否已經失去其傳統的優勢,是否正在日益走向衰落。您覺得呢?您是如何看待電子媒介時代的紙質閱讀的?
林:電子媒體興起,對人類生活影響是無窮的;重點在人類如何正確地認識它、掌握它。新一代的閱讀會受電子媒介的引誘、影響紙質的傳統式的閱讀,是不可否認的;但就我的閱讀感受和經驗,我認為電子媒介的閱讀是“功利的”。紙本的閱讀,在“實用”之外還可以有“閱讀的享受”(閱讀樂趣) ,電子媒介的閱讀恐怕沒辦法做到。有了電子媒介之後,我覺得人類必須認清兩種閱讀的不同取向及其優劣,平心靜氣地接受它們,同時認真體會、比較之後,更應該認識紙本閱讀的重要,重視培養紙本閱讀的習慣。閱讀習慣的培養,必須從小開始,越早越好。嬰孩只要能睜開眼睛、聽到聲音,對他朗讀,讓他看書、翻書、玩書,都會有所幫助;但這些工作都需要父母來做。養育下一代,大人有不可逃避的責任。什麼樣的人該盡什麼樣的責任?有良知的人得好好思考,並盡責地去做。我從小不懂得這些,不懂閱讀,是終身的遺憾。閱讀等於思考,長於閱讀,就善於思考;懂得思考之後,做什麼事都會比較圓滿。經常閱讀,對文字的理解會更敏銳,感受也會更深。
忙碌時靜下來閱讀,讓疲累的身心得到片刻的休息;
失意時靜下來閱讀,讓頹喪的情緒得到振作的機會;
寂寞時靜下來閱讀,讓恐慌的心裏得到安定的力量;
……
讓書做你的好朋友,不論在什麼樣的情況之下,真正的朋友一定可以給予你所需要的東西。
趙:能談談您自己最珍貴的一段讀書時光嗎?
林:只要你肯靜下心來閱讀,任何時刻都是最珍貴的時光。我說不出哪一段閱讀的時光是我最珍貴的時光,我只知道:我能夠閱讀,是天賜的福份。
趙:除了兒童詩,您作為2006年7月1日在泰國曼谷正式成立的“小詩磨坊”的創始人之一,這些年來也一直關注、實踐和推廣著六行以內的華文小詩創作。您能談談是出於什麼樣的創作經驗或思考,使您對六行以內的小詩感到特別的興趣?您能為我們簡要介紹一下“小詩磨坊”的發展歷史、目前為止的主要成果和近期發展方向?
林:2003年元旦我負責泰國、印尼《世界日報》副刊編務,因應報社改版政策規劃新版面,設計刊頭重要版位元時需要一樣短小的、精緻的文學作品,我便決定推出六行以內的小詩,每天刊載一首,並公開徵稿。提倡這種新形式的寫作,我有二點想法﹕一、個人在二十年前出版過一本小詩集《孤獨的時刻》(中英泰文對照.1988.11. 臺北. 蘭亭版;後又被譯成韓、德、馬來、印尼、蒙古、俄等多種外文) ,收錄其中的32首小詩都是六行以內的作品。我認為這類小詩可有五、六十種多樣化的形式靈活表現,它的獨特美學值得建立、致力耕耘和提倡。二、泰印華新詩作者大都受中國大陸五、六十年代以前的詩觀、詩風的影響,篇幅長、語言鬆散、敍述性強、詩質淡薄,缺少現代精神和審美觀念,我希望他們有所改變。
2006年7月1日,我和七位(我稱為“7加1”)泰華詩友在曼谷成立“小詩磨坊”詩社,每年七月出版一本年度《小詩磨坊》作品集(收錄每人30首小詩) 。我試圖建構六行以內小詩的新美學並擴大影響,正在世界華文詩壇東南亞地區建立“九大版塊”,統一以“小詩磨坊”為名,結合志同道合的詩友一起推動;目前,繼泰華之後,馬華、星華已經成立,印華也在籌組中;臺灣、香港、大陸、越南、菲律賓等是未來努力的目標。
趙:到目前為止,您已經三次前來浙江師大與這兒的兒童文學師生進行交流。請談談您對這裏的兒童文學學科和師生們的印象吧?提起1996年在浙江師大召開的海峽兩岸兒童文學研討會,這裏的老師們都認為這是兩岸兒童文學交流史上具有重要意義的一次研討,您怎麼看呢?您對那次會議的印象如何?在您個人的印象裏,您會願意選擇哪些詞來描述浙江師大的兒童文學學科及其在大陸兒童文學發展史上所起的作用?
林:我喜歡浙師大,是因為兒童文學的緣故;浙師大前有蔣風教授、韋葦教授、黃雲生教授等開創全國第一座兒童文學研究所,後有方衛平教授、周曉波教授等承接衣缽,發揚光大,近年乃擴大升格為兒童文化研究院,這是令人敬佩和羡慕的開創性的展現。他們在兒童文學學科的教學、中國新時期以來很多年輕一代優秀的兒童文學研究人才的培育及其本身在兒童文學學術研究方面的貢獻和成就,都是各方所矚目的。
我第一次到浙師大,是1994年吧!校園還相當簡陋;由於是元旦,天氣寒冷,和蔣老師佇立在四周仍然空蕩蕩的校園中的丘嶺上,環顧周圍一片荒草、光凸的黃土,心情不禁有幾分淒涼之感。96年的那次研討會,是繼合肥、長沙、昆明、廣州、北京之後舉辦的,要感謝浙師大的老師們,克服了不少困難才得以辦成;在兩岸兒童文學交流上是相當具有意義的,讓我們臺灣兒童文學界的朋友有機會認識浙師大歷屆培育出來的一批優秀學者,如留校服務的方教授、周教授及吳其南教授、湯素蘭等校友。
在我個人的體認上,浙師大是培育當代中國兒童文學研究人才的搖籃;看到現在的“紅樓”,有豐富的典藏資料及現代化數位管理的設備和清幽的學習環境,學術研究的濃厚氣氛,是令人嚮往的。
趙:林先生,非常感謝您和我們談了這麼多關於詩、關於人生、關於兒童文學的話題。我覺得在您身上,所有這些話題之間都是互相打通的;您所從事著的每一種事業,都讓我們看到了一種單純執著的專注,一種不斷求索的勇氣與熱情,一種將真摯的詩與真切的生命感受相融合的文質之美。您也讓我們看到了,傑出的兒童詩創作所連接著的文學和美學涵養,是與一般詩歌一樣深厚和開闊的。我相信我們每個人都能從您的這些談話中汲取許多珍貴的養料。最後,您能為當前許多正在努力中的年輕的華文兒童文學創作者們提幾點創作建議嗎?
林:不能“功利”,沒有“速成”;只有“吃苦”、下“苦工”,只有“守著孤獨”、“守著寂寞”;只有“無所為而為”,只有“執著”,無怨無悔。培養“興趣”,把寫作當作“志業”,一輩子和真、善、美和諧想處。
最後由衷感謝您,有您辛苦提問,我才有機會對自己所做的事進行一些思考和整理。並深深祝福。
作者簡介:
林煥彰,臺灣著名詩人、兒童文學作家,曾任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第一屆總幹事、第五屆理事長;獲中山文藝創作獎、中興文藝獎、洪建全兒童文學獎、冰心兒童圖書獎、陳伯吹兒童文學獎、宋慶齡兒童文學獎等海峽兩岸多個重要獎項;著有《妹妹的紅雨鞋》《童詩二十五講》等五十餘種詩集、散文集、兒童詩集和詩論集等。2008年擔任香港大學首任駐校作家。
趙霞,女,文學碩士,現在浙江師範大學兒童文化研究院工作。
.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