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07-29 01:11:55| 人氣4,97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公視人生劇展--我的爸爸是流氓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今天到高雄電影館去看了索票影展的《我的爸爸是流氓》,雖然網路上搜尋已經可以看得見這部電視電影,但我還蠻慶幸是在這樣一個完整的時間與空間靜下來看這部片,感受才能如此地深刻與清晰。


        影片中的大樂是個小學四年級、品學兼優、乖巧貼心的孩子,但卻有一個不務正業、遊手好閒、家庭暴力的流氓爸爸——忠臣;爸爸的角色跟形象,可有公式與學習法則?而一個父親做的好與壞或對與錯的價值判斷,真的是需要依照社會那一套既定的價值標準,去檢視每個人的心裡頭的那個父親形象嗎?


        除了瞿友寧導演掌鏡的因素外,我其實是受到上面這樣的簡介吸引而對這部片產生興趣的,我永遠記得小時候眼中的爸爸,那是一幅又高大、又強壯、又厲害的圖像,但隨著年紀的增長,我們的視線逐漸長高,這樣的成長所帶來的視角轉變,卻也讓我們發現父親原來不是無所不能的無敵鐵金剛,他是很普通的人,也有著缺點與限制,有些瞭解帶來世界的信仰崩壞,但也因此帶來認知的衝突,就跟片中的大樂一樣,我們沒辦法選擇父母,我們很愛他,但為什麼有時他又討厭地讓我們懼怕?

 


        就像大樂一開始說的——「我爸爸很喜歡交朋友,只是有時說話比較大聲……我爸爸很愛我,但是有時候我還是很怕他……」——這是一種很複雜的心情,我們在認識他們是什麼樣的人之前,我們先認識了他們作為父親的樣子,所以我們無條件地愛他,在我們心中賦予了很多對於父親這個角色的信賴與仰慕。雖然大樂對於父親也有很多問號,但在母親要離開時,他卻向母親坦承了父親又不在的膽怯。

 
        我們是這樣倚仗著他們成長,但往往卻是我們被迫在他們的軟弱中自行成長。當我看到母親離家後、父親又不管的大樂獨自前往購物、煮菜、照顧大喜,甚至因為大喜把衣服弄髒而打了大喜,我眼淚忍不住掉了下來,我覺得我似乎懂得大樂的感受,那是一種成長中的茫然與憤怒,就像在大海中希冀能抓到浮枝,然後在不斷地盼望中卻又不時透出的害怕與絕望,本該是被好好照顧的孩子啊!照顧另一個小孩的責任不應是在他身上的,他已經被迫提早學會成熟、學會懂事,學會在爸媽打架而去勸架而被打時不能哭、只能幫媽媽撿回打架掉的拖鞋後默默跟在父母身後回家,但除此之外他居然還要負擔父母原有的照顧責任,他心裡其實一直害怕著,害怕母親是否從此就要拋棄自己、不再回家,但他卻不能哭,因為他還得照顧弟弟,如果他們不照顧自己就沒有人能幫他們了!那真的是一種打從心底卻無從宣洩的無力,也因此,當大喜弄髒了衣服,他想到了媽媽不在、等等自己還要洗衣服時,所有的情緒都湧了出來。


        我想起自己的成長歷程,我的父母雖然並非不負責任,但他們一直很忙碌,為工作忙碌、為生活忙碌,我在獨自玩了八年後盼來了第一位手足,但年齡的差距與父母的忙碌促使我開始要為自己與另一個人負責任,因為我常得照顧弟弟,但從此舉凡與弟弟相關的問題我一概會先被問罪——「為什麼沒顧好弟弟?」、「為什麼沒作好弟弟的榜樣?」、「妳是姐姐,不會幫一下弟弟嗎?」、「弟弟比較小,妳是姐姐不會讓他嗎?連這個都要計較!」——久而久之,照顧大弟的責任延續到小弟出生後,再隨著我上大學搬離家,偶爾回家時聽見父母個別的抱怨與祈願,習慣性地,我背上了這個家庭裡每一步的責任,我得負責指導弟弟們課業與生活常規,甚至當弟弟出了狀況、養成壞習慣、成績退步、交了壞朋友,遠在另一個城市的我是父親口中造成這一切的原因之一,只因「我不在家,不能幫忙指導與關心弟弟、開導他」;住在同一個屋簷下的他們,一但溝通出現問題,我還必須要個別打電話協助調解。


        原生家庭是造就我們的地方、我們愛的起源,它教我們愛,也教我們為它負責任,因為這樣的責任才能使家庭關係是緊密、穩固的,但有時我真的也會懷疑,我們該怎麼會度量這樣的責任界線是否合宜呢?片中大樂的爸爸在酒肉朋友們來訪時,逼迫大樂在朋友面前陪著喝酒,也不顧大樂的意願硬是帶他去刺青;我的爸爸則是曾將他人生的希望感放在我的成績為他帶來的榮耀感上,因為我考差了大學而嚷嚷著我毀了他的人生。我們從小到大都被教著要「聽話」,所以面對這些被要求的責任都接受得太理所當然,卻忘了他們在父親的角色之外也是平凡人,他們不只不是無所不能,他們也不會是說的都對,我花了很長的時間才開始懂得這個道理,所以才逐漸學會分辨與拒絕;面對大樂朝大喜揮出的拳頭,聽著週遭其他觀眾的驚呼,我有的是更深的憐惜,憐惜那麼一個身上好多重擔、不知所措的孩子。

 




        忘了曾經聽誰說過,父母都是當了父母才開始學習如何去當父母,他們其實也一直都還在學習與調整,他們並不是不愛我們,只是不會愛。就像片中的忠臣帶了大樂與大喜去賭博,後來忽然發現他們不見時的著急,也像忠臣被要債不成而被打到送醫時,在診療間邊接受醫生的縫針,還邊記得提醒素芬如果自己去世要好好扶養兩個兒子成人,父親的心中其實是愛惜著孩子的,只是他們愛得太笨拙,在他們父親的身份外又有著太多的角色與個人特質,因此身為平凡人,他們免不了就會是這樣在處理每一件事,包括家庭、包括孩子。


        這部片真的是很現實的社會縮影,必須稱讚陳文彬、劉曉憶、汪政緯、余昱緯這一家四個人真的都演得很好。陳文彬完全演活了土根性的社會底層父親,從片頭到片尾幾乎從不離口的髒話,只會空口說大話卻沒有理想與動力,抽煙、喝酒、賭博、嚼檳榔、數日不回家……等社會價值觀下所有壞習慣他幾乎都有,平時只會跟家裡要錢去賭博,要不到錢還要砸家裡出氣、與老婆吵架打架,你絕對不會說他是位理想的父親,但卻又不能說他不愛孩子,當孩子被欺負時他會想幫孩子出氣,當孩子需要徹夜觀察月全蝕時他也會陪孩子一起完成……,陳文彬的演出會讓人覺得他真的就是這麼一位社會底層的真實父親。

 


        劉曉憶所飾演的素芬則是台灣現實社會中常見的一種女人類型,她認命又不服,在忠臣這樣的老公身邊,她一邊靠著家庭理髮賺錢,一邊要照顧兩個小孩,除此之外還需應付老公層出不窮的要錢與意外事件,老公錯誤對待孩子的方式讓她又氣又急,但她卻又無能為力,就像她離家後關公對無助的大樂所說的——「媽媽不是不要你們,她是想帶你們離開,但她辦不到」——她對於老公與這個家其實也還是有期待的,她很好滿足,只是看到忠臣轉性似地租了計程車說要工作還要帶全家出遊,她的態度與眼神馬上就轉為溫柔似水,只可惜她的溫柔在這個家庭中太無用,絕大部分時候,她只能張牙舞爪地面對老公與生活。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素芬與忠臣在酒肉朋友面前大打出手後的那一幕,坐在地上、倚著理髮椅的素芬將頭往椅子的那一撞,劉曉憶詮釋出了當下最深層的無奈與氣憤,2010年金鐘獎最佳女配角當之無愧。

 


        汪政緯和余昱緯兩位童星的演出更是不用多說,余昱緯畢竟年紀還好,偶爾還是會流露出背詞的痕跡;但汪政緯的演技自然到身為觀眾的我都會忍不住替他擔心,害怕小小年紀的他會受到片中入戲的陰影而影響了成長,也讓我很好奇離影片拍攝已過了兩三年,經歷了影片的洗禮、2010年金鐘獎最佳男配角的加身,現在的他不知是什麼模樣。

 


        影片全程都是用類似紀錄片的拍攝視角,而影片最後果然如我所預期的,並沒有什麼父親改過回頭的灑狗血結局,因為這本來就是一個寫實的社會故事,它並不是童話故事,爸爸的不完美並不是一時半刻造就的,或許也是另一個社會故事下所形成的,並非輕鬆容易就能獲得改變。但是片末忠臣與大樂父子的相依,那樣緊緊靠著的溫度也許才是最真實的,雖然我們不能大喊我有全世界最好的爸爸,甚至像大樂說的——「我只要一拿爸爸出來比我就輸了」,但能摸得到溫暖的擁有,也許已經勝過一切。父親節就快到了,有空就回家看看爸爸吧!雖然他們的愛只能意會不能言傳,也或許他們帶給我們的情緒是複雜的,但只要擁有,就值得珍惜——只要我們記得父母其實都是再平凡不過的普通人。

 

 

※圖片來源&延伸閱讀:導演的話
http://blog.sina.com.tw/tbspts/article.php?pbgid=38401&entryid=594394


 

台長: Nancy Liu
人氣(4,972)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 個人分類: 勘~電影 |
此分類下一篇:驢得水
此分類上一篇:聽說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