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08-28 21:56:04| 人氣24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失業情形只會越來越嚴重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2003.08.26 中國時報
議失業
龔鵬程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0,3546,110514+112003082600192,00.html

失業率越來越高,大學畢業生謀職困難,失業家庭有待社會救助,自殺比例也隨之增加,這一連串的問題,已不必再陳述了。近兩年,大家對於此類消息,可謂早已耳熟能詳,只是不曉得下一個失業機會何時會降臨自己頭上罷了。

在失業的年代,有許多事是會改變的,例如貧富差距反而擴張,社會階層流動加速等都是。工作形態也會改變,例如非典型就業形式(atypical forma of employment)逐漸盛行,以小型公司及自我就業(small firms and self-employment)為主。比起過去的就業方式,以此為主的創意產業更具彈性與機動性,亦有短期、季節性及自願或報酬低等特徵,擁有的員工也比較少。這也可視為在失業年代中,掙扎度過難關的方法之一。

但無論用什麼方法來應變,就像許多人寄望明年大選變天後,新的執政者可以改善就業環境那樣,恐怕都不切實際。我的看法比較悲觀,我認為失業的問題可能無法改善,情況或許還要惡化。縱或換人執政,維持失業率緩幅上升,就很了不起了,想解決這個問題,戛戛乎難哉!

為什麼呢?讓我們看一下數字。二○○○年,新加坡失業率即達4.4%、坎培拉4.5%、雪梨4.7%、漢城4.8%、香港4.9%、渥太華及福岡5.6%、溫哥華5.9%、釜山6.4%、胡志明6.48%、倫敦6.9%、維也納7.4%、漢堡7.6%、大阪9%、馬德里11.7%、利馬12%、雅加達12.08%、聖保羅16%、開普敦18%。可見失業為各大城市普遍現象,歐洲情況則普遍更糟。自二○○○年以來,這個情況也毫無起色,越來越嚴重。或謂此乃景氣循環所致,一旦景氣復甦,自然能獲改善。但問題不如此簡單。因為歐洲失業問題非此一二景氣循環所能解釋,歷有年所,皆無力解決。而經濟發展好的地區,失業率一樣偏高。像大陸經濟成長率如此之高,廣州失業率3.15%,重慶上海3.5%,都比台北市的2.71%還高。而且城市貧困人口急遽增加,迄今約達城市人口10%左右,足證失業為現今都市之普遍問題,非單一國家執政狀況,或經濟發展良窳所能解釋,為整個現代化以來生產關係及生產方式的結構性原因。只要如此發展,必然出現失業問題。

可是現今我們又無法逆轉現代化進程,不參與全球經濟發展,那又將怎麼辦呢?

這就可能該調整生活型態和觀念了。譬如大家都覺得在農村沒發展沒機會,所以青壯年全跑到城裡來,即便失業了也不肯回鄉,寧願在城中游乞、游娼或成為游手,東探探西問問,找工作機會,交換工作訊息。城市中的信息、傳播、服務業即生於此種脈絡中。失業者無以為業,遂以此無業為業,調口舌、伺顏色、媒說兜合以營生,古稱為「浮末」,雖亦有業,實乃失業人爨弄出來的買賣。而就算是真失業,如前所說,也少有人流入鄉村,以致鄉村儘是老弱婦孺。為什麼會如此呢?這是因為鄉居的價值不再被重視,所以也少有人願用在城市中掙扎謀生以創造出事業來的精神去營造鄉村生活。

然而,鄉居或務農的經濟價值,例如糧食生產、農產品貿易的價值雖已減褪,農業的倫理價值卻愈來愈應予以重視。鄉居者的人際關係,與土地及自然的親和感,敦厚樸實的倫理態度,都會是治療都市失業者的良藥。因此,重提鄉居、務農的倫理生活,號召在城市中遊蕩的靈魂歸返田園,未來應成為社會政策之主要導向,城市失業問題也才能因此而得以調節。

台長: 威利
人氣(24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