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08-07 15:04:23| 人氣27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轉載:面向轉業的年代!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數位時代雙週刊

面向轉業的年代!
http://www.bnext.com.tw/mag/2003_08_01/2003_08_01_1227.html
http://magazines.sina.com.tw/bnext/contents/20030801/20030801-001_1.html
不回頭的趨勢平常心的應變‧低風險的策略

在過去,「轉業」被看做是少數天才的異常舉動--義大利詩人但丁到了40歲才去寫《神曲》,法國人高更則是離開股票交易員的工作後,才跑到大溪地去當畫家。但現在,全球和台灣的工作者,都一起躍入了「轉業年代」--不管你的IQ,更不管你的意願;所以--我們都應該立即來了解、積極作準備!

看看你自己曾擁有過的名片種類數量、回憶一下更改同事、夥伴、朋友電子郵件地址的次數,當知這個現象澎湃而來,只是沒有聲音而已。

三年前,台灣惠普董事長黃河明離開工作十數載的老東家,改到財團法人資策會上班;就在這個月,他又遞出了辭呈,打算開起顧問公司,活用這幾年攻讀台大商研所博士班的研究心得,來輔導台灣中小企業進軍自創品牌。

半年前,在機具廠作行政滿三年的連毓君,決定揮別賞識他的老闆,闖蕩e化業務員的新生涯,半年下來,雖然她的第一個客戶遲遲無法上門,讓她僅能領著前份工作一半薪水的底薪度日,但紅著眼框的她仍表示:不後悔當初的決定。

34歲的安捷倫科技(Agilent Technologies)電子儀器事業群專案經理謝文憲,轉業經驗更是豐富,進這家以量測儀器知名的美商科技公司之前,他待過華信銀行與信義房屋,在過往決定轉行當口的兩個當下,他都是組織裡最頂尖的top sales。

在過去,轉業的字眼常常與「跳槽」同義,變換「人生跑道」並非真正地換跑道,而是在同一條跑道上換上了「鍍金」「鍍銀」的新鞋,賺錢的速度可以更快,成就感的積累可以更巨大,廣告公司的創意總監和歌手藝人就是例子。

職場新現象/「轉業潮」的興起,和「轉業者」的新價值觀

但現在不同,愈來愈多轉業的故事都是貨真價實的更換跑道,許多新選擇是加速性更高的「賽車道」,能給予工作者遠大於「跳槽」的報酬與成就感;而有的新選擇則不再是跑道,而是「走道」或「田邊小徑」,跑道的終點線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沿途的景致和歷練;而有的選擇,甚至也不要了「跑」這種競爭性、成長性的動作,不少工作者在更年輕的年紀就煞車轉彎,安於當個競爭社會或功利世界的「局外人」。

當然,也有更多的轉業出自無奈的選擇。他們工作所在的企業或產業失去了競爭力,在外移或關廠的兩難處境下,工作者被迫學習新技能、轉入新行業。

但我們還是要問:為什麼「轉業」會在今天成為普遍的職場新現象?「轉業潮」的興起,和「轉業者」的新價值觀,分別揭露了社會中的哪些重大變化?

企業新規則/促使工作者思考「工作」與「個人」的交集和平衡

一個主要的答案,是美國柏克萊大學教授卡斯提爾(ManuelCastells)所說:世界正由傳統的「工業社會」,向「網絡社會」(network society)全面轉型,企業和組織的運作方法,已出現根本的典範轉移。

原先公司或企業那種「一條鞭式、穩定、和工作者簽訂長期契約以換取終身效忠」的僱傭方式,開始被各式的「外包/轉包」(subcontract)、「外購勞務」(outsour-cing)、「外移」(offshoring)、「諮詢」(consulting)、「瘦身」(downsizing)、「客製化」(customizing)等新經營模式所取代,在企業進行此種「精瘦生產」(leanproduction)的轉型過程中,工作者要不得大幅擴充自己的技能,就得接受可能脫勾裁員的風險;而即使有幸升級的工作者,也必須接受「更長的工時」「更彈性的任務指派」「更頻繁的地理移動」,誠如卡斯提爾所說:「人類歷史裡,勞動從來沒有如此接近價值創造過程的核心;但是--工作者(不論技能多寡)也從來沒有如此容易遭受組織的傷害。」

擁有230年經營歷史的大英百科全書公司(British Encyclopaedia Inc.)轉型就是例子。《大英百科全書》始終是全世界最搶手的工具書,但它在90年代中卻將旗下2300名業務員全部解僱,理由很簡單:「如果大部份資訊網路上找得到,誰還會想花1250美金買32大冊的書?」美國布蘭迪斯(Brandis)大學經濟系教授萊奇(RobertReich)分析,同樣的例子也出現在美國最愛護勞工的李維牛仔褲(Levi's)身上,李維曾在1930年的大蕭條時代堅持「不裁員」政策,僱用不必做事的勞工以維持社區的穩定而知名,但到了1990年,李維還是關掉部份的美國工廠、裁掉一半員工,雖然它仍然給付高額資遣費、幫裁員者進行轉業教育訓練,但還是得接受「網絡社會」的新企業規則。

企業的經營面變動,深深牽動個人的生涯抉擇。「工作不僅盤據你大部份清醒的時間,連睡覺時也不放過,」萊奇指出:激烈的工作調整、碩大無朋的績效壓力,促使員工和工作者不得不更早(相較於父母輩那一代)去思考「工作價值」與「個人價值」的交集和平衡。

轉業前自我檢驗/每週工作超過50小時,能否樂此不疲

對於那些希望在收入和事業都持續成長的工作者來說,必須考慮「哪一種工作」能吸引你投資一週超過50小時的工作時數,而且還能樂此不疲,因為轉業到此一新工作上,將獲得較好的身心平衡的報酬。聯華電子前執行長宣明智就曾提出「熱衷度x能力=績效」的新等式,他指出:現代高競爭性企業判斷人才的標準,「能力」只是起碼的第一個條件,第二個條件--「熱衷度」才最重要,對專業有熱情的工作者,會帶來更大的能力槓桿績效;而沒熱情的工作者,往往使組織對他當初「卓越能力」的判斷大失所望。

而對於那些無法忍受現有工作壓力的人來說,「哪一種工作」能使你心甘情願承受它所帶來的壓力,而又可主觀上把它視之為「遊戲」而非「壓力」,就變成你轉業的新方向,畢竟當今所有企業和非營利企業都捲入了「精瘦生產」的洪流中,每一種工作都需要參予者的全力投入。

而無論這兩種形式的思考如何進行--英國企管學家韓第(Charles Hendy)教授在他的《適當的自私》一書中指出:「最終的答案」,都是一趟「發現自我」的過程--我是誰?我從何而來?我想往何處去?

這趟發現自我的過程十分漫長,而且也往往難以立竿見影,需要不斷的摸索、嘗試,並不斷地與週遭家人、同事、新行業互動,甚至「需要受一次驚嚇才會啟程,經歷那種與死神擦身而過、離婚或是成為邊緣人的震撼」,但即使痛苦萬分,在現代社會中,任何人都無法逃避此一選擇的折磨--「如果我們不能做自己,至少不要變成『完全不是自己』的人,」他說。韓第自己的人生抉擇就是例子,在他五十幾歲的盛年辭去大學教授的職位,韓第決定專心做個寫書的作者,但剛開始他仍不斷後悔猶豫、時時懷疑達一年之久,「我深恐自己沒有什麼可以形容自己的頭銜後,變得一無所有。」

然而,「發現自我」的過程如何開始,轉業的實踐過程要如何展開?

出發去找尋自我/在試驗過程中,小心控制風險

歐洲排名第一的法國INSEAD商學院教授依芭娜(Herminia Ibarra),對39位法國、英國、美國的轉業和「準」(尚未成功過渡)轉業工作者進行深度研究,寫出了《轉業聖經》一書,書中她歸納出同心圓式的「成功轉業轉型過程與作法」,意味十分深長(見左圖),在她的觀察中,現代工作者要成功轉業,就先得要扭轉「一定要三思而後行」的傳統邏輯,因為不立刻行動為轉業作準備,就永遠無法真正開始出發去找尋自我;但是在試驗過程中,轉業者也必須透過各種方法小心控制風險,例如在舊有工作上試驗不同工作方法;容許自己在戀棧與釋懷之間猶豫不決;接一些業外專案或臨時工作,在試驗中慢慢確立自己永久的價值觀和偏好等。而即使轉業過程出現失敗,也不必氣餒,因為通常在下一次或下下次的經驗中,成功就會與你擁抱。

要成功的轉業,不僅是工作的性質改變、所得數量和生活方式的重組,更是對自我人生的重新「定錨」(anchoring),在網絡社會裡,這即將、或已經成為你的必要功課,還記得前面提及的萊奇教授嗎,他本身就是名滿全美國的另一個轉業人物--他在美國勞工部長任內做得最精采的時候,辭職去當大學教授,理由只為了「每天能有4小時參與孩子的長大過程」,他指出:「真正的選擇不是在工作和生活之間,而是在不同型態的忙碌之間。」

我們應該都有同樣的幸運,只要及早、果敢地行動!

(轉載自《數位時代雙週》第63期)

台長: 威利
人氣(27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