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0-11-20 19:58:04| 人氣37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東亞隱形殺手--頸椎後縱韌帶骨化症

東亞隱形殺手--頸椎後縱韌帶骨化症

🌍#記者林舒婷台南報導~64歲的許先生曾做過右髖關節置換手術,有次跌倒後四肢無力、無法行走,並有尿滯留的情形而送醫院,電腦斷層檢查發現其頸椎椎體後方有非常厚且骨化的後縱韌帶,磁振造影檢查也顯示有脊髓壓迫損傷,為連續型的後縱韌帶骨化症合併嚴重的脊髓壓迫,因侵犯太多節段,以後位椎板成型手術進行間接減壓治療,後經2個月復健,病人恢復到可拿拐杖行走,並可自行排尿。
有糖尿病、高血壓病史的70 歲陳先生,因雙上肢麻痛併左肩無力,走路變慢且不穩而求診。電腦斷層及磁振造影檢查顯示是節段型的後縱韌帶骨化症,病人2個節段脊髓有壓迫症狀,經前位椎間盤切除減壓融合手術移除骨化的後縱韌帶,病人術後1週出院,其上肢症狀與步態皆有改善。
成大醫院神經外科黃啓振醫師表示,後縱韌帶從頸椎一直到腰椎,位於脊髓前方,直接貼覆在脊髓的硬腦膜上。後縱韌帶為薄薄一片富有彈性的組織,但後縱韌帶骨化症患者的後縱韌帶會逐漸鈣化變厚,甚至會骨化到如骨頭一般堅硬,厚度增加到正常的3倍以上;因此對緊貼其背側的脊髓造成嚴重壓迫,導致脊髓神經損傷,產生肢體無力、軀幹緊繃感、走路不穩,甚至大小便滯留或失禁等嚴重症狀。
頸椎後縱韌帶骨化症的致病因目前不明,主要認為與患者基因變異有關。從流行病學來看,東亞人種發生率較高,尤其日本的盛行率可達2%,而韓國、台灣、中國、香港等地的發生率也高於西方國家;男性的發病率則比女性來得高。
黃啓振醫師指出,有症狀的後縱韌帶骨化症好發於頸椎,可能與頸椎活動性高,長期下來易造成各種退化病變,導致椎體間失穩,後縱韌帶壓力增高,進而促進其骨化的進程。
頸椎後縱韌帶骨化症初期,可能僅有頸部痠痛、頸部緊緊,或偶爾手麻等非特異性症狀,可採用口服消炎止痛藥、戴頸圈、熱敷電療等保守治療。但在不清楚脊髓壓迫程度時,要盡量避免對頸部進行重手法的推拿按摩,以免反而導致脊髓損傷。
黃啓振醫師提醒指出,神經損傷往往是不可逆的,疾病中期後可能產生頸部脊髓壓迫的症狀,如肢體無力、軀幹緊繃感、走路不穩等,就應考慮盡早手術介入,依據病灶的範圍、壓迫的程度、病患的身體條件,選擇傷口位於頸前的前位手術或位於頸後中線的後位手術。
黃啓振醫師指出,前位手術能直接移除病灶,有緩解對脊髓壓迫的減壓效果,但手術技術難度較高、風險較大,也無法處理太多節段的病灶。後位手術則可以處理多節段,手術時間較短、風險較低,但沒有移除骨化的後縱韌帶,僅為間接減壓,減壓效果比前位手術來得稍差。
黃啓振醫師也提醒,不論是前位或是後位頸圈手術,術後都必須佩戴頸圈,且後縱韌帶骨化是體質性的疾病,定期回診追蹤很重要,除了追蹤手術傷口的癒合與植入物的融合外,也有助於早日發現其他節段的問題並給予適當的治療處置。

台長: 事與非人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