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美歌劇團《青春美夢》十週年版並非傳統歌仔戲,而是以兼容胡撇仔戲和歌仔戲特色的方式來詮釋有「臺灣新劇第一人」美譽的傳奇人物張維賢年輕時候經歷。整齣劇顯然有意打破歌仔戲和新劇各自框架(頗有打造「台灣寶塚」的企圖心),不但找了一位年輕演員(謝幕時才知道這位唱腔很不錯的新生代小生原來是郭春美的女兒孫凱琳)擔任說書人時不時用唱的方式交待劇情,所唱曲調有傳統有新創(尤其編曲和演奏方式),張維賢所主演的數場劇中劇(劇初假借排練之名向美智子告白,劇末公演劇碼則反映了他與美智子的苦戀)更是與他現實中的四角愛情困境遙相呼應,簡單但充滿變化的舞台陳設以及投影畫面的運用,自有用一種劇來解構另一種劇的巧思與趣味性。
張維賢之所以投身新劇甚至參與地下抗日運動,就是為了想要實踐理想、用藝術改變社會,然而他終究無法以一己之力抵擋政治環境與人生現實。他醉心新劇創作和演出,不想繼承家業從商,然而身為日本殖民地子民,他無法確保自己的創作自由;他不願從父母之名與青梅竹馬金花結婚,卻因國籍階級地位的差距,注定了他與心上人美智子的有緣無份。
這齣戲最後以張維賢不願配合日本人皇民化政策演出而流亡上海經商作結,然而《青春美夢》沒有演出的是,張維賢在二二八事件期間曾與待在上海的同鄉們包機返台欲了解情況,但遭原機遣返,1948年總算成功返台,曾開過西餐廳、投資火柴製造業、開養雞場皆失利,台語片鼎盛期間還曾與人合夥拍攝台語片《一念之差》(1958年),無奈太過曲高和寡賣座不佳而成絕響。他晚年居住於西園街,1977年因口腔癌去世。張維賢的一生其實是蠻悲傷的故事,所謂的新劇創作,所謂的愛與夢想的追求,原來竟是空笑夢一場,然而春美歌劇團的《青春美夢》卻在二戰開始前即宣告劇終,顯然這齣戲希望我們記住的,不是後來落魄的新劇大師,而是那個新劇蓬勃發展、充滿無限可能的黃金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