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第66屆威尼斯影展,德國導演韋納.荷索(Werner
Herzog)破記錄以兩部劇情長片《爆裂警官》(Bad Lieutenant: Port of Call New
Orleans)、《親愛吾兒,你幹了什麼好事?》(My Son My Son, What Have Ye
Done?)同時入圍正式競賽單元(註1),前者是美國獨立界重量級導演亞伯.費拉拉(Abel
Ferrara)1992年同名作品的重新翻拍(編劇William
Finkelstein實則取其筋骨後大幅修改劇情血肉,並將故事背景設定在卡崔納颶風過後的紐奧良),後者則荷索改編自聖地牙哥某男子弒母社會案件(令
人免不了聯想起1979年荷索改編劇作家George
Buchner在1836年所寫的殺妻名劇《浮石記》〔Woyzeck〕),由另一位美國獨立電影界耆宿大衛.林區(David
Lynch)擔任本片執行製作。
自從1991年荷索以《泣石》(Scream of
Stone)入圍威尼斯影展正式競賽並榮獲特別表彰其技術與主題的金奧塞拉(Golden
Osella)獎之後,在《爆裂警官》與《親愛吾兒,你幹了什麼好事?》兩部最新劇情長片同一時間問世之前,將近二十年的時間裡荷索僅僅拍了2001年的
《納粹製造》(Invincible)及2006年的《搶救黎明》(Rescue
Dawn)兩部劇情長片,其餘時間則是帶著攝影機遍布世界各大洲甚至南極,數十部紀錄長短片包括《冰旅紀事》(Encounters at the
End of the World, 2007)、《荷索之藍色狂想》(The Wild Blue Yonder,
2005)、《灰熊人》(Grizzly Man, 2005)、《白鑽石》(The White Diamond,
2004)、《時間之輪》(Wheel of Time, 2003)等皆是不斷挑戰╱釁記錄真實與虛構劇情其臨界定義之間的實驗性作品。
事實上,荷索從未將他的紀錄片視為次要的創作,
他曾說過他所有的電影本質上都可歸類為紀錄片,而他的不少紀錄片作品歷經視覺與聽覺的蒙太奇潤飾之後也的確不再只是單純的影像記錄,甚或達到、甚或超越了
劇情片的慣常敘事密度與意義上的多重指涉。根據威廉.范.維特(William van
Wert)的歸納,荷索持續耕耘紀錄片這塊領地,除了紀錄片有著相較之下遠比劇情片更得以「滿足」荷索不願受商業機制與市場遊戲規則束縛的自由度,以及形
式、美學對荷索而言更接近主體生活探索的真實自我投射之外,最主要的理由仍是與發行、資金等經濟條件息息相關。畢竟紀錄片(尤其是短片)的攝製門檻較低,
德國電視工業比電影工業穩定而強大(近年荷索也開始為法、英、美國的電視頻道拍攝紀錄片),在資金供給與發行映演管道的預先保障之下,拍攝耗時費力的劇情
長片往往與劇組班底陷入緊張拉鋸僵局的荷索,顯然更能放鬆自我而享受全心投入創作的過程。
本文為節錄,完整版全長總計七千餘字,刊登於《電影欣賞季刊》No. 140(本期專題為周星星與肥內共同策劃的「法國新浪潮」),有興趣的捧由歡迎前往博客來購買,打九五折還比訂戶便宜喔。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