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生活感」與「台」味:
所謂的生活感,首先應該是硬體、視覺(畫面)上能帶給觀眾的認同感。記得無論是中視的花系列還是民視、三立的鄉土劇,先別談劇情的荒謬,光從一些布景的擺設,就讓我有一種很真空的虛無感。豪門永遠是那個樣子、貴婦永遠要穿旗袍扎個包包頭、早晨剛睡醒口紅一定是亮閃閃的…,還有,我最無法忍受的是,為什麼在台劇裡,那些演員都不穿脫鞋的,甚至在房間都還蹬著高跟鞋走來走去…。以《王子變青蛙》為例,裡面無論是單家住的豪宅還是觀美旅店,都跟樣板屋一樣缺乏「人」味,《惡魔在身邊》亦然;然後再看看《吐司男之吻》大流氓的豪宅,光擺出一架鋼琴就帶出一段大流氓背後的愛情故事,至於《來我家吧》就更不用說了,小小的同居空間裡,從牆上的《花樣年華》海報到地板上被煙灰燒到的痕跡,都能刻印著愛的記憶。
關於生活感,第二層應該是體現在一種「台」味上。那是一種共鳴、一種與台灣這塊土地的呼吸與頻率休戚與共的存在感。我舉個例子,例如早期王小棣製作的《佳家福》、《母雞帶小鴨》、廣電基金會的《我的這一班》、甚至是民視《親戚不計較》早期,就算很多技術執行面上嫌粗糙,至少有著誠意。
不過,除了公視與大愛以外,台灣的製作人似乎沒興趣去理解《順風婦產科》、《水男孩》這類生活喜劇的格局可以遠遠超越男歡女愛,更有機會去貼近生命的脈動。好的戲劇應該是拋出議題,開拓觀眾視野,而不是這般小格局地勾心鬥角謀算人心吧。可惜鄭文華之流,美其名是把時事編進去,實則強姦議題,麻痺觀眾感官神經,難道我們被王育誠的《社會追緝令》以及陳文茜等政媒人渣操弄得還不夠嗎?請饒了我們吧。或許,探測生命的深度,早在十幾年前就被綁架為「金鐘劇」的專屬權利了。
關於生活感,第三層我把它定位在製作單位對應劇情需要的種種專業素描。日本趨勢劇往往能就一門職業、工作的專業性大做文章,達到寓教於樂的豐富性,至於編造劇中某成員的媽媽可能跟某教練有一腿,某成員差點跟某成員近親相姦上等八卦議題,真的沒那麼重要。當然啦,咱們最紅的三立的「愛與XX」系列偶像劇也都會設定一種主要專業,例如娛樂工業、時尚、觀光,但都很表面很兒戲很不專業,甚至全盤移植自東瀛漫畫或歐洲童話而不願加工「LOCAL」化一下。劇情發展中會遇到的災難都老套猜得出來,場景陽春也就算了,專業性更是有待加強,反正職場危機到最後一定是面臨倒閉什麼的,一定是以小搏大、團結力量大…。
拿同樣談到飯店管理這門專業的《王子變青蛙》跟《海豚愛上貓》來比,就會發現《王》劇的編劇對飯店管理這門學問的研究,甚至比很多俗爛的網路言情小說家還偷懶。假如再對照《來我家吧》的編劇對攝影專業的尊重與嚴謹,編寫《王子變青蛙》的羅彩娟小姐簡直該咬舌自盡向觀眾謝罪。
順便說一下《海豚愛上貓》好了。除了力捧的新人董敏莉表情故作清新讓我很反感,以及避不了的文藝腔偶爾太噁之外,大體來說沒啥嚴重缺點,氣氛、畫面都很清新、很乾淨,努力實踐日本趨勢劇對生活、職場在夢幻中不忘「生活化」的信條以外,也把台灣東部的美麗拍出來了,質感絕對超越所有的「愛與XX」系列偶像劇。最後一集的成績猶佳,無論是彭于晏駕馭海豚的「神聖」畫面還是身著婚紗的陸明君(光憑這場戲她就值得提名金鐘獎)和柯宇綸在海邊道別的高潮戲,都拍出了台製偶像劇難得的真切感情。
另一部企圖Local化、企圖拍出生活感的偶像劇是吳念真與王家衛聯合製作的《偵探物語》。從第一集來看,由於原著漫畫之故,這類日式職場劇要「台灣化」,還得兼顧主、客場演員在戲份上的平衡感與相互協調性,讓觀眾容易插入。君不見《求婚事務所》雖然誠意感人,卻因為主場(事務所)角色的戲份不夠多、FOCUS不夠強而抓不住觀眾。以第一集《偵探物語》為例,客場的素珠、柯宇綸祖孫情拍得蠻感人,但主場幾個偵探除了首次演戲的陶子的新鮮感,及范植偉的「可魯眼神」還算有趣以外,總覺得節奏太鬆太慢而少了點什麼令人振奮的東西,五十分鐘可以結束的戲拖了八十五分鐘,而弘兼憲史原著漫畫裡的社會性,經過「台灣化」後批判性也變薄了,結果最後留下印象的,似乎只是帶著王家衛風格的布景與濾鏡…。陶子總不能只當個串場的、范植偉也不能老跟著徐錦江跑龍套吧?日本拍職場劇之所以好看,就是因為總能帶出某種生命意義上的「啟發性」,不是嗎?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