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前,當我乘著307公車,在汹湧的車流中駛向員山仔時,像桃花江上的武陵人般,面對的雖不是空無一人的遍地桃花,心中卻漲滿相似的好奇與驚疑。
從小在赤熱炎炎的南台灣長大,繁華台北一直是夢幻中的天堂。從軍後十餘年的遷調,山間海濱外島馬不停蹄地流奔,進入大城是少有的特殊經驗。更絞人心胃的是,獲准參加一場進修考試,有機會歇歇腳,在知識的殿堂中汲取一瓢之飲,此時心中的忐忑也如震天價響的喧囂般起伏波動。
順著司機先生的指引,我在一個紅綠燈旁下車,走進彷彿市集般的民安街,林立的攤販彷如桃樹,熙嚷的人群像繽紛的落英,我茫然了。何處是我尋覓的源頭呢?同學叮嚀我,一直向前走就對了。我照著行。一直走到路的盡頭,看到了熟悉的拒馬、營門和衛兵,這才放下心來,尋得我期待中的洞天—國防管理學院。
於是我報名,參加考試、口試,幾番波折後,終於入學,在這裏安頓下來。
規律嚴明的軍旅生活於我並不陌生,但一個坐落於熱鬧市場中的軍事學校,卻是難以想像的經驗。每當騎車從中山路到板橋後火車站搭車,橫衝直撞的車陣總讓人驚悸,經常焦急地四處尋找停車的位置,深怕錯過了南下的火車。車站周邊的人潮汹湧,進入其中,只能無奈的順著人流過馬路、上天橋,擁擠到月台上候車。有時搭307公車走員山路、連城路、景平路上華中橋到台北,沿途的車流直如萬馬奔騰。當在中正路與下交流道的另一路車馬相遇時,那漫長的等待彷彿要到地老天荒,紅綠燈已輪番亮了數回,怎地車子還是蝸牛般的爬動幾下又停了?台北的約會要遲到了呀!這時,拖著疲憊的身子返回民安街底的學校時,有著武陵人重新溯溪追尋桃花源的渴望和喜悅。
營區的作息總是井然有序地進行著。晨光曦微中,學生已跑完步朗朗地誦讀;朝陽中雄壯的學生部隊昂然行進,呼吼著震天迴盪的軍歌和答數聲;上課期間,所有人進入教室學習統計、會計、法律等專業課程,整個營區陷入一片死寂;威武的營舍上飄揚著獵獵軍旗,花木扶疏,齊整地沿路站列,大王椰招展著硬朗的掌葉拂風,橡膠樹圈籠一路的濃蔭;直到夕陽西斜,學子們才又湧入操場運動,在一天將盡時蓄積明日的體力。牆裏牆外兩種生活步調截然不同。
漸漸地,我安然過渡於這種熱鬧繁囂與井然有序中。而當坐困統計算式與研究報告的愁城而神傷時,我也學著步上街市遊逛,沾沾熱鬧的人氣,醒醒打了結的腦筋和思緒。
民安街上最令人期待的就是小吃了。小吃便宜而多樣化,可以讓人連續品嚐多種不同的風味。大家最愛積穗國中旁精巧的水煎包和冰涼爽口的豆花、蒟蒻冰,有時在巷弄中等待老闆娘超慢動作調理的特製拉麵和香噴噴的生煎包。當跑完五千公尺氣喘噓噓時,當然就要叫一大杯珍珠奶茶或7-11的思樂冰,用清涼來逼除全身的躁熱。時間充裕時,我們好整以暇沿街搜尋美味,有時來一份廣式炒麵,時而叫一盤八方雲集的泡菜水餃,有時拎著像潮水般出現的蛋塔、紅豆餅、香鷄排、滷味,邊走邊吃,享受遊逛的街趣;有時佇留在廟口小吃攤上點一客炒米粉,或到對面吃一碗加滷蛋的滷肉飯配燙青菜、貢丸湯,吃地肚腹粗飽踏實。捧著肚子前行,紅綠燈前右轉,到大陸眼鏡行配眼鏡,到中影相館洗照片,在世紀麵包店買包地瓜或椰子土司當消夜,到對街的體育用品社買羽球,在何進利超商採購日用品。當球隊贏球時,就到員山路上的必勝客買pizza和可樂慶祝。豐盛富足的街景充滿了鄉情,它們不再是繁囂和髒亂,而是手足相連的街坊鄰居了。
當妻子兒女搬來台北與我相會,我停止了常年南北奔波的動線,在學校後門民享街上賃屋而居。樓下就是個巷口,7-11二十四時不斷傳來叮咚的自動門聲音,擁塞的人車在狹窄的街道爭行,喇叭聲轟然不停。附近里辦公事的擴音器正對著我們播放訊息,搬進這樣一個嘈雜的環境,我們進入一個全新的調適期。
不久,當陌生的心情逐漸消失,我們發現了新家的好處。民享街也是以小吃聞名的地方,而我們家剛好在這熱鬧的中心點上。樓下就是7-11,門前一個水菓攤,挺著大肚皮的老闆笑呵呵地照料他五顏六色的水菓。路邊一攤清早開張的小籠包餐車,一雙來自馬祖的姊妹婆媳,寒風中勤勤懇懇地招呼來客。緊鄰7-11的巷內是一爿麵攤,老闆父子敞著洪鐘般的嗓子互開玩笑,常驚動路人。再過去一家當歸鴨麵線的老闆則常吼叫吆喝著老闆娘做東做西,惡劣的態度眾人皆知。他們隔壁的蚵仔麵線和鍋貼是我家小朋友的最愛。隔一條巷口,一位老阿伯慢吞吞地煎著臭豆腐,攤前常排著好長的隊伍,耐心地等著美食,大家尤其喜歡他的泡菜。再過去接近市場的地方,有一對來自大陸溫州的叔姪女在賣水煎包,旁邊的攤販有葱油餅、紅豆餅、挫冰,對面有愛微爾麵包、自助餐、泡沫紅茶,市場內進門賣水餃的夫婦可以替客人送至家門,市場外晚上的燒烤、豆花、燒仙草,附近來自三峽的牛角麵包,讓人目不暇給,成了我們家的取用不盡的「大廚房」。而市場後頭新設立的戶政事務所,它對面的彩券簽注站都使我們的生活機能更加便利。
初到民享街,里長伯成天緊張地廣播要大家注意環境衛生,並如火如荼展開消毒的工作,原來登隔熱疫情蔓延,這條街屬高指數地區,廣播系統就是當時應運而生的產物,一直沿用到現在。鄰居們說,大家過去從沒有這麼彼此關心過,里民間的互動增加了。駭人的登隔熱疫情意外打開了一條溝通管道,衝破了人與人間的隔閡,凝聚了更多的鄉情。從此,每晚聽到里長伯一遍國語,一遍台語叮嚀大家小心門戶安全、注意偷竊、車號×××車子檔到路請儘快移開、×××小朋友趕快回家,你的爸媽在找你、有發現一隻黑色拉布拉多犬的人請送到里辦公室來…時,充耳的不再是噪音和吵鬧,而是漾在心中滿滿的溫馨。而本業是麵包店老闆的里長伯,常帶著我們參加運動會、打桌球、辦猜燈謎提燈籠活動、夜間四處巡邏,弄到店裏生意都停擺了,更是整條街凝聚力的中心。
7-11隔壁文具店的老闆娘是個溫柔婉約的婦人,殷實經營多年,生意一直不錯。但造化弄人,一輛SNG車驚破眾人的好夢。為了替親戚背債,他們竟向地下錢庄借錢,本利相滾,終至淹沒了平實的小店,一家人燒炭自殺了。這慘劇讓當時卡債吃人的社會現象在我們身邊出現了真人實事的版本。感歎唏噓時事之餘,更多的是對厝邊好友的不捨與哀傷。
求學兩年一閃即逝,在員山路、民享街所烙下的情感卻深深印在心底。畢業在即,行將踏入另一場流徙的歲月,心中滿是徬徨與離情依依。在分發之際,因著某些因緣際會和貴人相助,在畢業半年後,我竟能再度回到學校服務,使我的生命道途出現重大轉變,與中和的情緣得以再續,那份情牽,拉地更深遠久長了。
留居中和,我繼續住在民享街上。這時,一雙兒女已達就學年齡,我們所熟悉的版圖,延伸到莒光路上的自強國小。又以國小為核心向外擴張,饅頭山、何家祠堂、民德路的早市與夜市,甚至到五權、廣福、清穗、重慶等公園,都是我們經常流連的地方。
兒子求學過程中,鄉土教學成了親子共同認識這片土地的美好時光。我們首先尋跡發現了中和圖書館,好窄好陡的一條小巷底,有一小片文化沃土,曖曖含光地吸引著地方上愛鄉愛土的人們。於是我們常常帶著孩子在圖書館中看書,享受那片悠靜與豐饒的知識。順道地,我們也在旁邊員山公園休憩遊逛,仰觀高聳的濟公大佛,瞧瞧鄰近墳頭上雋刻的堂號。有一天,當我們細查中和市誌時才知曉,我們所在的位置,是當年中和八景中的「員山遠眺」。旁邊野墳壘壘的那頭,是過去發現史前「員山遺址」的所在。而館前邊坡下面,則是日治時代「海山神社」的地點。我深懾於這地久遠的歷史遺產和深蘊的生命力,對這土地懷著更深更崇高的敬意與愛戀。雖然神社的一堆堆殘椽瓦礫不敵商業化的浪潮而遭淹沒,雖然史前遺址只留下書頁上的記載和現場零亂的墳塋,雖然員山遠眺處已遭一排排高聳的大廈遮去了視野,當年的台北城和夕落不復可見,但我心湧動出更多悠遠的圖像和未來的憧憬。在這連結時空的原點上,過去的歷史風華與我們相遇,未來的進步發展也有了立足曲膝蓄勢飛躍的基點。正如先輩與我在館中的時空交會,好似我與孩子們相濡以沫中的傳承,在這一線情牽中,全抅連在一塊。又像即將迎風而起的風箏,繫著堅實的文化細絃飛向長空。
數年後,我自民享街搬入學校的宿舍,才幾天就遇到921大地震。地殼強烈搖撼中,我們驚懼地縮在牆角,忘了下樓逃命。度過了那個哀淒的中秋,我們不再報怨會漏水的老房子,畢竟它護庇我們通過了這世紀震撼的大考驗,這土地、人們與我們生命的連結更紮實深厚了。後來我們還歷經SARS疫情、經濟不景氣等種種衝擊,卻見JUSCO等高樓商場一棟棟拔地而起,見證了這片土地上的人們不屈不撓的向上意志,見識到浩劫後困頓中的奮鬥成果。
孩子們已從小學進入國中就讀,這地方的一草一木在街頭巷尾的走動和議論中更加熟悉,如莒光路附近以前全是荒地農田,有名的綠大郡過去是一片水澤,那時只要一場大雨就會淹地水深及膝。而今,歷經滄海桑田,盡都成了繁華的住宅商圈。雖然,摩天大樓遮去了遠眺的視線,新墳掩去了古老的遺址,而當初我落腳投靠的國防管理學院竟也搬遷而去,留下一片荒蕪。但這段佔據我近三分之一生命的歲月卻深深牽繫在這片土地上,使我生活中所跨出的每一步都那麼篤定安然,因為,我早已是在地的中和人,這裏已成了我的第二故鄉。
九十六.五.三十一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