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2-26 00:06:11| 人氣994| 回應5 | 上一篇 | 下一篇

Whether it’s an arrow, or a circle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Whether it’s an arrow, or a circle


剛剛我推開Strada的門, 跟前幾天截然不同的景象_____一樓空空
的. “退潮了喔?” 我問嘉英和玨絹. 她們不約而同地點點頭. 嗯,
年要過了, 我想.

其實這樣的場景我這十年來每年都要經歷個一次. 只是今年對我而
言有非常大的不同, 因為今天我剛送走我父親. 今天他化為一縷輕
煙, 跟著清晨那一場沁涼而溫和的雨, 走了. 有一個片刻, 我望著殯
儀館裡的某棵枯樹的樹梢, 覺得好寧靜. 覺得生命在那片刻, 好真實.
因為你知道有一些什麼, 再也不是那麼理所當然的, 再也不會再發
生了.

其實這樣的情景應該是每天都要來個那麼幾次的, 因為生命真的就
是那麼一回事. 只是, 就像剛才啪一聲地一隻蚊子被電死了, 或剛剛
被我喝下肚子的那杯Americano, 或剛剛Eugene問我關於某本書的
一段對話, 我們幾乎從不會花力氣想要去留下一些生命中的片刻, 直
到__生命本身狠狠深深地在你的心刻下那麼個一劃, 到那時就算你
刻意不想留下個什麼恐怕也很難.

所以生命有所謂適當的成長或頓悟的時機嗎? 我想沒有那種東西.
就像沒有冰淇淋是不冰或黑咖啡是不苦的一樣的道理. 成長永遠只
會發生在令人不舒服的時刻. 只有那不舒服能重重地去刺激我們的
麻庳. 而也只有在那樣的片刻, 那刺激會推動我們的心跳我們的呼
吸我們的感受__以至於我們的存在本身, 去感受我們的存在本身.
當我望著那樹梢時, 也許我凝視著的其實是我的生命本身….

我一向不喜歡海德格(M. Heidegger), 但有件事他描述得還真是沒錯:
“當我們記起了遺忘的 遺忘就消失了”. 只是我常試圖著要去捕捉
那遺忘與被遺忘者之間的界面. 我相信那界面是存在的, 而且
它未必必須只能是瞬間的. 而雖然不是每次, 我想我是成功過
幾次的. 因為畢竟我們生命的片片刻刻不就正那樣平平整整地
貼著時間這東西在發生著嗎? 我們怎麼可能失去這些片片刻刻?
怎麼可能有風中的樹梢是不搖擺的? 如果這一切都是真.實.的.

當然人不可能每天都有親人死去, 但如果我說每天我們都正在
死去呢? 會不會於是這樣我們了解了我們的生命到底是怎樣的
一個東西__這一切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每天我們看著多少的客人朋友們在剛才我推開的那扇門進進出
出, 而他們會再回來是理所當然的? 有一扇步道咖啡館的門一直
那裡開開閤閤是理所當然的? 想到這裡, 你一定可以了解到現在
坐在你旁邊無論在幹著什麼豬頭無聊事的朋友或陌生人, 是一個
多麼珍貴的存在. 因為他們見證了我們在這裡, 在這一生, 存在
過, 以及正.存在著.

年過了. 我失去了一位至親的人. 而這些逝去與失去, 卻映照出
了現在這些尚存的, 以及將發生的. 你們說說看, 如果這宇宙, 這
生命是一片大海, 那我們這些一滴一滴的小水滴誰能或缺呢? 我
們的逝者, 將來者, 誰能或缺呢? 無論時間是根箭或是個圓, 年過
了, 新年就在這.

好好珍惜啊, 各位: )



Cain 2007/2/25

台長: lastrada
人氣(994) | 回應(5)|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Cain C. |
此分類下一篇:The Smoke
此分類上一篇:Yes, It’s colder than Seattle

斐鈞
大哥...
我很想你,很久沒和你聊天了,雖然大部份都是我在聽而你在說...
成長很痛...很痛...真的很痛.痛到會流淚.
但我覺得很爽;很感激是我.
這次回高雄沒能遇到你
你來台北有空的話一定要找我
2007-02-26 00:29:37
克倫
大哥
以下是一篇之前看了你的文章之後的發想,一直躊躇著如何去分享,因為有些東西真的無法直接地,立即地用語言分享,有時,我們分享的真的只是一些時間,那天我下南部去參加五專同學的婚宴,宴後,我隨Luisa一同回到高雄小綠,Luisa將一封你給他們的訊息給我看了,請別責怪她為何給我看,或許她認為我是需要知道的,確定,不管她告不告訴,我都持續關心著各位的感受,透過一些過去的,現在的,持續的未來的感受的分享,我們都繫著一些關係,不管我們是要稱之為友誼還是一些不經意的遭遇,如同我並沒有告訴她我要去台南參加婚宴,但坐在她家附近的咖啡廳等待著婚宴的開始時,我就這麼樣地遇見她抱著孩子走過咖啡廳外的街道,我們歡喜的遭遇,分享著沒有說出的生活的喜悅與煩憂,就這麼簡單的數分鐘的遭遇...真實的我們都記得一些時間,遭遇,一些成長不舒服的都在.

以下一篇感受的小文章,祝你新年快樂,健康
2007-03-01 01:40:26
克倫
<至友人---有感新年小訊>

他說:
“人生從純粹邏輯上來說似乎可以有無數的可能
然而一個人身為這個或那個人這樣的事實卻又是那麼膠著固執地存在著”
[…]
“這就是我
我沒有其他的可能”
[…]
“只是還算可喜的是
我並不認為自己需要其他的可能”
***
無數的可能,是被想像的,但卻是真理的過程,純粹的邏輯過程,也就是簡單的真理過程。因此,我們經常是想-像著,一個人因為這個或那個人,那樣或這樣的事實,而那麼樣固執地沾粘著存在著。如何能夠再認識到,我作為我沒有其他可能的有限呢?一種非邏輯的、非真理的頑劣忠誠,對於自己的”在”來說,或許是一種更為固著的真理。如何面對這種可能、且是有限的,如果你還喜歡這詞語的話?

如果我說”可能”是在通過跟遭遇當中呢?我是指那個有限的可能,那種或許不需要其他”可能”的通道與溝壕,僅僅在自身的可能的通道中,不再臆想任一場溝壕的攻略戰,僅僅在自己的、或說存在的通道上的那個自我的可能,如何發生、或是怎麼認識到的?我在通過的道路中,透過遭遇才認識這個”我在”的可能吧!自己有限的遭遇,同時也是遭遇自我的有限,那個根植的頑固而擺脫不掉的真理,如何感到可喜呢?

另一位朋友,他說:「當一切都被剝去了,我是指一切對我來說的”在”,那麼我時常依附著的”在的人、事、物”,如何都”不在了”,但,沒錯,那個我的”在”的頑固依舊”還在”,我”還在”。我還在,但我要如何去面對這個”我還在”,以及那些”不在的”,因為我不可能切斷對他們的想像、追憶、以及就說那種可能吧!追想他們時,如何面對他們”不在”,而””我在”?認識我”還在”時,如果還可以遭遇”我還在”的這個可能的話,如何面對”不在的那些可能?”」

“這就是我,沒有其他可能”,如何可喜?當然,這位朋友在假設的,不是”可能”,而是某種”不可能”,不可能剝去一切那些”曾在的”,且又剝去那些可能”持續在的”,不可能剝去純粹邏輯與真理想像。確實,不可能去問這位朋友的假設,如何可喜?如同如何問”不可能”-可喜一般?我們只是在某種”可能”當中,”可喜”?比如說遭遇自我有限可能的可喜。因此,”這就是我”,這是遭遇,而不是皈依的某種停滯嗎?或說:遭遇不可能的可能,如果我們將簡單的真理與頑固的真理一同思考,而不是區辨的話。

這或許一點也不玄、更不是清談可以認識的:

而是我們無法在單純(簡單純粹)真理的想與思當中,透過推演與運算去認識”我在”,去認識”一個人身為這個或那個人這樣的事實”,或說是無法透過這樣的法則去完全認識吧!,因為它並沒有包含”存在自身”,這個更為簡單的事實,面對這事實,它僅僅是透過”捕捉”去”函索”一部分的自身,”沾粘”,或者我們稱之為”抽象”。

而是我們無法在一切的”不在”當中,僅僅思考自身,如果還有可能的話,但這不可能,進而僅僅在某種直觀當中,不成思考,如果思考是以一種、或任一種詞語形式的在內或在外出現的話。或者我們稱之為”寂靜”或”不可言”。

那麼可喜的契機在遭遇當中嗎? 遭遇不可能的可能;無數可能遭遇自身的有限。此番可喜的澄明,需要勇氣,因為這路不好走:無數的可能經常沾粘著我們去展開一種絕對膠著的攻略戰;不可能的痛苦假設、或純粹的真實遇見,經常進犯著我們,有如一種攻略無法掠奪且賤斥的不潔。

挺著這身子骨的底力,遭遇的勇氣,我們該喜樂知足。

且說,我們虧看了人生一角的全景、地誌一表面的浮現。
關於:電腦前、一首曲、兩、三根煙、一小威士忌,簡單可喜但不忘認真活著。

新年快樂。
2007-03-01 01:41:38
Cain
克倫,

謝謝你的問候
也祝你和你的周遭都平安:)
2007-03-01 19:53:45
Cain
曹老弟啊,

很有氣魄喔
你啊大概還有得苦頭吃勒
不過
相信你一定會強壯起來的
因為你是我們Strada的人吶

其實我常常上去是誰也不找的
因為總覺得自己見到誰也沒什麼特別值得一提的事可說可談
只要大家都好好的就好了

但如果你有什麼事想跟我談
也歡迎你寫信給我(cain_c2002@yahoo.com.tw)
或在這兒留言__如果你不介意的話

對了
上次你寄來的名冊我收到了
很精采
謝謝你


加油:)
2007-03-01 20:10:10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