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周刊 2007-02-19/賀先蕙
直升機父母要學放手
婆羅洲雨林的夜晚,會有很多動物出來,充滿生機。新竹荷蘭國際學校美籍老師剛貝(Gumbay)帶著學生在雨林中安靜的行走。「現在請你們排成一列,坐下來,把手電筒關掉。」這十個從台灣來的孩子,居然統統躺在泥土地上,安靜的看著星空、聽著雨林裡熱鬧的聲音,約莫一個小時。
這段時間,遠在台灣的台積電文教基金會執行長郭珊珊,和任教台灣師範大學物理系的先生張嘉泓,卻爆發結婚十五年來最嚴重的一次爭吵。兩個人彼此追究,當初究竟是誰決定讓女兒去的。
回憶此事,郭珊珊笑著表示,本來以為行程中有一站可以用 e-mail(電子郵件)報平安,誰知網路不通,八天內杳無訊息。全部家長亂成一團,只能互打電話探聽消息。最後飛機降落桃園機場,他們和女兒的手機才通上話。
「沒想到女兒跟我們說的第一句話竟然是:『媽媽,好好玩,我下次還要去非洲!』」郭珊珊笑自己:「也許女兒的學習,還沒有我多。」
郭珊珊的女兒張采璇,今年十四歲,是新竹荷蘭國際學校八年級學生。她七年級的時候,剛貝老師決定帶學生到婆羅洲「戶外教學」。他知道對台灣家長來說,孩子到這麼「蠻荒」的地方旅行,是件很恐怖的事。所以他舉辦了好幾次說明會,準備了照片、計畫書,談他過去帶學生到哥斯大黎加、東非的經驗。
考驗:讓孩子出遠門 父母要學的,也許比兒女多
說明會上,郭珊珊的第一個反應是:「我可不可以跟著去?」張嘉泓則提問:「距離最近的醫院在哪?」
「在這方面,台灣父母比美國父母來得更小心。台灣父母非常保守,傾向於對孩子非常保護!」剛貝說。
「答應她出遠門,真是對自己一樁巨大的考驗。」郭珊珊記得自己在國一時,也是第一次離開台北的家,跟老師、同學到高雄澄清湖露營。結果才抵達沒多久,就看到爸媽也到了。原來他們藉口來看親戚,就坐了飛機來看她。露營活動有烹飪比賽,要煎一條魚,適時趕到的媽媽還成了求救的對象。「那個時代,上了大學,只要晚一點回家,爸爸就會站在路口等。」她笑說,後來能出國念書,也是因為男朋友要去。「從媽媽手上交到另一個人手上,從沒真正獨立過。」
也要讓自己的女兒這樣嗎?郭珊珊掙扎猶豫多日,有一天突然想到大一英文課讀過的麥克阿瑟(Douglas MacArthur)將軍「為子祈禱文」:Build me a son, O Lord, who will be strong enough to know when he is weak, and brave enough to face himself when he is afraid.(主啊!求塑造我的兒子,使他夠堅強到能認識自己的軟弱,夠勇敢到能面對懼怕。)
當時她覺得很感動:人生若能有一求,應該就是「勇氣」了。於是轉念一想,孩子都有這樣的勇氣挑戰自己,作父母的經過基本評估,也得有勇氣讓她接受挑戰。「母女兩代,在同一個時間點離家,突破的程度卻很不一樣。」郭珊珊說,她和先生一方面很高興孩子成長過程接受不同的刺激,一方面又很失落,父母是如此一廂情願的想守著孩子。
也正因為父母的無私,張采璇在婆羅洲的雨林裡親近紅毛猩猩、蝙蝠、野生大象、鱷魚;看到工人採燕窩,吃了獨角仙的幼蟲,到瀑布游泳,還把水蛭拿在手上,帶著牠走路。太陽太大,沒有戴大帽子,老師剪了姑婆芋的葉子讓她們遮陽。她第一次學著用手洗自己的衣服,自己學會清晨五點準時起床。在大自然裡找回人類本能的她,玩得不亦樂乎。
「感謝父母讓我去,讓我經歷很不一樣的體驗。」張采璇打開她的筆記型電腦,秀完她拍的照片,然後,非常認真的轉頭對著身旁的媽媽道謝。
俗話說:「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香港全人發展中心顧問團主席黃重光醫生表示,過分擔憂下一代,經常像災區上空的直升機,「盤旋」在子女左右的「直升機父母」(helicopter parents),在華人社會特別普遍。
除了民族性之外,家庭形態的轉變,也造就了直升機父母。香港家庭及事業發展服務機構訓練總監司徒漢明指出,上一代的家庭往往育有六、七名子女,父母的關注及照顧較為分散。如今小家庭是主流,對子女是「一個都不能有差錯」。
藝術評論家蔣勳在東海大學教書時,大約長達十五年,他為大一「藝術概論」課所出的寒假作業,都是「自己背一個背包,離開家,到一個地方住三天,然後寫一封信給他」。但是後來,這個作業越來越難完成。許多家長打電話抗議:「你這樣做,讓小孩子很危險。」不只是女生,男生家長也是如此。
蔣勳記得,有一個很強悍的媽媽,跟他說:「我兒子從小就在金門街長大。我決定陪他到淡水住三天,寫一封信給你。」他感慨,「我們的文化,沒有鼓勵小孩子出走。他永遠都長不大。」
這個問題,在一胎化的對岸更為嚴重。二○○六年九月在南京召開的「中國青少年發展論壇」上,天津社會科學院研究員關穎嚴重警告,父母對孩子「過度保護」,實際上是對未成年人「正當權利」的剝奪。
她指出,孩子缺乏獨立探索的機會,會降低其內驅力和勇氣,甚至弱化他們在社會上發展的能力,而無法成為一個完整獨立的個人。這是家庭教育的最大失敗。
上海社會科學院青少所研究員徐浙寧最近在香港出版的著作《優質成長》,提出了類似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相對論的 E=mc2 教育方程式。M是內驅力(Motivation),兩個 C 分別是認知力(Cognition)與創造力(Creation),三者結合,便是成功的教育(Education)。在這方程式中,學校教育著重認知力的培養,創造力最近也開始被強調,但如何啟動孩子的內驅力,卻仍受父母忽略。
鼓勵:讓孩子挑戰自我 要信任他,循序漸進放手
家長該如何適當的放手呢?西方人在這方面的經驗,比我們豐富得多。哈佛大學二年級學生楊程鈞,小時候參加童子軍當義工,挨家推銷耶誕花圈時,母親林玉葉像美國孩子的媽媽一樣,偷偷躲在後面跟著,確定小不點兒懂得安全過馬路、敢按人家門鈴,才慢慢放手。
蔣勳在法國留學,老師把他丟在往義大利的半路上,強迫他去壯遊時,其實也躲在前面不遠處,確定他搭上便車,才離開。
英國皇家預防事故學會專家大衛‧耶利建議,應該先讓孩子體驗一些「可控制的」冒險活動。在英國的自然博物館中,設有專門教育兒童如何探險的區域,教孩子用小錘擊打樹幹,分辨什麼樣的樹幹是中空的、不能攀爬,什麼樣的樹幹沒有問題。等到孩子經驗豐富了,再慢慢放遠。
孩子的自信,是在成人的信任中逐漸建立起來的。而成人的信任,表現在對孩子的放手上。一步步放開手,讓孩子帶著壯遊的雄情壯志走自己的人生,是這一代華人父母最該學習的功課吧!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