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3-21 07:59:46| 人氣259| 回應3 | 上一篇 | 下一篇

Paul’s Breaking Symmetry: 回應 《分成兩半的子爵》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子爵」一書與台長此文係「對稱破缺/系統求合」此陰陽性質的示例化。吾人常對十二因緣無明以下的流轉不明究裡,對無明以上(以外?本明?)卻有永恆的揣想懷念。此一「無明/本明」的剖半即是中陰身「執娑婆」之所為。為了聊慰對本明的鄉愁,只需創意地句讀《金剛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一句即可達。一般解「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都是逗號置於其中,讀成「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但為避免墮空,偏執一端,吾人亦可讀成「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此「無」可以是「無為真如」,「應」此處就不作規範副詞「應該」來解,而作動詞「契應」的意思。在娑婆世界修行,吾人透過體會無明而肯認「本明」(有真心、真如、一如、法性、涅槃等異名)的存在具足。在生活的信、解、行中,我們不順著五蘊往下滾,而應慈悲喜捨地憶持契應本明,此「無」就會自然朗現。此「契應」的作意,不算是「呼應」,因後者還得先「呼」,對方才「應」,還有一來一往;「契應」是「遍計所執」的當下就是「圓成實」,無須臾間隔的。若能「應無」就不怕失落,因為隨時都在。

步驟二,要「所住」。「所住」也就是「住所」,要暫住於我們所要了解的相上面,經過一番內斂尋思後,對該相才能有如實的理解與知識。身兼科學家與哲學家的博蘭尼(Michael Polanyi)指出,吾人在感知此世界及學習新事物時,同時運用兩層意識:支援意識(subsidiary awareness)及焦點意識 (focal awareness)。求知者必須從支援意識上「轉」(from)和在焦點意識上「悟」(to, 或at)方能掌握對象的意義。暫住於我們所要了解的相並不會影響吾人「攝心內證」,因為「無」一直存在於我們的支援意識中(或之上)。舉例來說,達賴喇嘛在渠著禪修地圖一書中就明確表達,修習奢摩他要按「九心住」的次第逐漸往上昇進;九心住即九住心,為成就奢摩他前的九個階段: 一、內住;二、續住;三、安住;四、近住;五、調伏;六、寂靜;七、最極寂靜;八、專注一境;九、平等住。練習時,不應讓心離開所緣境,否則易散逸。同理可推,「應無」的當下,吾人一個曲折進入無明的區宇,即應好好運用無明以下所給我們的與料,好好地「住所」,學百千樣種娑婆世界的知識,修六度萬行,自渡覺他,而毫無礙於「應無」。此亦即「理則頓悟,乘悟併銷,事非頓除,因次第盡」的道理。

台長: Yvette
人氣(259) | 回應(3)| 推薦 (0)| 收藏 (0)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Paul |
此分類下一篇:黃金雨花樹
此分類上一篇:豹變--保羅的讀書小筆記

倚薇特
感謝保羅給我們這樣思緒縝密、文字精練、解說清楚的讀書分享!
一貼上來立刻有八人次點閱!
讓人覺得----識字真好!
2007-03-21 17:23:25
版主回應
Yvette 一事不明:

[即應好好運用無明以下所給我們的與料]
與料...是什麼?
2007-03-21 20:26:55
Paul
與料泛指自我及世界所給予的 「感觸及思想的原料」. I think it is the translation of &quotdatum&quot.
2007-03-21 19:24:03
Yvette
Thank you very much!

突然覺得自己變得透明而且輕盈!
真奇怪的好感覺!
2007-03-21 19:56:28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