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8-15 14:31:33| 人氣14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老師,加油!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一個台語系的誕生

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台灣語文學系籌備處主任
洪惟仁
如果有人問你的兒子讀的是什麼系,你回答說:「台語系。」對方可能會
有什麼反應呢?可以想像,第一種反應可能嚇一跳,因為我們只聽過「中文系」、「英語系」、「日語系」……等,哪來什麼「台語系」?其次的反應可能是,口唸著:「噢!台語系?」心裡想著:「這大概是民進黨本土化政策下勉強創立的系啦,大概不會有什麼學術吧?」這是在長久以來國民黨大中華文化政策,台灣本土研究與教育被壓制、忽視的歷史環境下正常的反應。
【台語系的成立】
事實上,「台語系」正雨後春筍般的設立,下個學年度,也就是九十三學年度開始,台灣已經有四個台語系,分別是真理大學台灣語言學系、中山醫學大學台灣語文學系、國立聯合大學台灣語文學系,以及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台灣語文學系,前二者是私立大學,後二者是國立大學,但中師台語系是唯一在師範體系的大專校院中正式以培養母語師資為主要目的設立的學系,意義更加不尋常。幾個月以前,我聽說台中師範學院要新設一個「台灣語文學系」,心裡著實高興,因為我們做了一輩子台語研究,台語文化運動奮鬥了十幾年,為的就是這個。現在終於實現了願望,要正式在師範體系中設立一個培養台灣語文師資的學系了,怎麼不高興呢?但當中師賴清標校長請我去參與開籌備會,並表示希望禮聘我去當系主任時,我反
而猶豫了。理由是我在元智大學已經安定下來,也在大學附近買了房子,而且元智的待遇很高,研究環境很好,一旦離開元智,高額的元智津貼、元智績效獎金全部泡湯,設備齊全的語音實驗室也沒有了;在元智是無官一身輕,若是答應去了,還要承擔新系成敗的責任……,雖然是由私立大學轉到國立大學,但對個人而言並沒有什麼好處。種種現實的考慮,不禁令人猶豫。
【上前線的心情】
幾經朋友的鼓勵、心理的掙扎,我終於決定把台語系的擔子承擔下來。我的想法是:台語系的設立是我長久以來的理想,過去我們一直批評教育部沒有母語教育的政策作為,而現在台語系真的要成立了,並且要請自己去規畫,如果只為了待遇不好而拒絕,這樣說得過去嗎?還有,如賴校長所言,對這個位子有興趣的多著呢?關說者早就絡繹於途。如果我拒絕了,一旦由一個非專業的,或不理想的人來主政,若不幸台語系一成立就失敗了,不正證明台語沒有人才,台語沒有學術,台語系不值得成立,台語系是一個泡沫系嗎?就這樣,我好像奉調上前線的心情一樣,答應了賴校長的禮聘。
【思考系的發展方向】
一接下台語系籌備主任的責任,首先要做的是成立教評會,並且要構想這個系將來的發展方向。和校長商量之後,確定在中師校內聘請兩位關心台語文化的資深教授(蔡志展教授、張炫文教授),再由校外聘請兩位台語學資深教授擔任教評會委員(曹逢甫教授、陳弘昌教授),組成教評會。而後所有的政策方向,課程規畫,人事聘任,完全由教評會合議通過執行,這是建立制度的第一步。在申請籌備期間,教育部的指示有許多要求,可是有些是做不到的,如果完全按照教育部的要求,這個系就會變成「雜菜麵」,沒有重點,沒有特色,沒有格調,也就是說什麼都要的結果是什麼都得不到。所以我們認為一個系的課程可以多元化,但是應該有一個主軸,一個發展方向。基於這個創系理念,我們為這個系訂了四點教育方針:
一、課程領域:以語言教育為主軸,教育台灣語言的口語知識、能力,旁及文學(包括民間文學與作家文學),與歷史、地理、民俗、音樂、戲曲等文化知識。二、語言領域:以閩南語為主,但客語、南島語之基本知識亦列為學生修習課程。英語、日語也要有相當的駕馭能力。三、人才出路:以培養台灣語文教學師資為主要目的,兼及語言學文學研究、鄉土文化研究、社區文化建設、觀光導遊人才等之培育。四、應用與理論兼顧:教學目的以實用為主,但有相當的理論課程,任何應用課程都同時兼顧理論。
總而言之,這個系是以閩南語的語言教育為主軸,但是做為一個閩南語教師不應該只懂得閩南語,客語、南島語也應該有一定的修養,至於外語能力,英語、日語都需要在中等程度以上。學生必須通過台語、英語、日語的能力檢定才能畢業。還有,一個學生要在四年間學會這麼多語言,如果沒有相當的理論基礎恐怕難以勝任,因此除了實用課程之外,也要有相當的語言學理論課程,譬如語言學概論、比較音韻學、比較語法學、詞彙與語義、修辭學……等。本系特別重視對比語言學的理論訓練,因為台灣是一個多語言、多方言的言語社區,學生應該具備多語言間、多方言間學習轉移的能力。自來台灣的語言教育都是一元的、孤立的,除了標準語教育之外沒有方言的教育;學生的語言知識不能轉移運用,學會華語、英語對於學習日語、閩南語、客語、南島語沒有什麼幫助。這樣,學習的語言越多,干擾越多,越早學習,越早干擾,結果母語、國語說不純正,英語、日語也不標準。沒有對比語言學基礎的,是壞的語言教學。本系的語文教育雖然以閩南語為主,但是客語的課程也不少,因為有相當的理論課程,所以對客語教學有興趣的學生仍然可以從課程中得到基礎訓練,在客語教師的特別指導下進一步研習客語,將來可以兼教客語。需要附帶說明的一點是,客語方言比閩南語複雜,本系依照地緣關係,所教授的客語可能應該以大埔客語為主。大埔客語通行於東勢、大社、神岡、卓蘭、仁愛五鄉鎮,是台中地區最通行的客語。大埔客語分佈區的客家人也都通閩南語,所以閩南語對於台中地區的客家人沒有困難。不過台中鄰縣的苗栗、南投國姓鄉主要通行四縣客語,也有一些海陸客語,我們也可以透過對比訓練,教導學生自由轉移的能力。假定學生的來源以四縣客為多,那我們就必須以四縣客語為主。這第二項是在創造傳統。
【中師台語系會變成泡沫系嗎?】
如前所述,一般社會或甚至學術界對於「台灣語文學系」的成立的確抱著成見,而使得台語系產生了泡沫系的疑慮。面對這個疑慮,我們一方面要透過宣導,使人們相信「台灣語文」的確是一門專業、一種學術,有相當的就業市場,值得成立一個學系來培養這方面的專業人才。一方面,台灣語文學系的掌舵者也要清楚「市場需求」是什麼,了解台灣語文的「學術」在那裏,如何把真正的專業教給學生,使他們畢業之後學以致用,貢獻於社會。必須做到這些,台語系才不會變成泡沫系。中師台語系的主要目的既然是培養小學母語教育的師資,學生的主要出路自然是小學鄉土語言、鄉土文化教師。不過並不是每一個學生都有興趣於教學,他們的可能
出路其實也很廣,現在的電視台記者有一個傾向,就只是學歷高、臉蛋俏,台語則一塌糊塗,就是因為沒有專業的訓練,我們台語系的畢業生正好可以當播音員、記者等。我們的學生因為除了閩南語、客語之外,英語、日語都要好才能畢業,並且我們的課程除了語言之外,還有音樂、歌曲、台灣文史知識等其他各種領域的教學。這樣訓練出來的人才可以說是多才多藝,可以擔任口譯秘書、觀光導遊、社區服務、地方文史研究、本土語言、藝術、戲曲、民俗等學術研究計畫助理或直接參與文獻撰寫計畫、文化建設計畫、台語文學創作、編輯等。此外也可以繼續進修語言學、台語文學、民間文學、民俗學、音樂、戲曲等相關研究所。出路是很廣的。
我記得我唸大學的時候,將近四十年前的事了。當時台師大史惟亮教授正在做民歌的調查,我的老師鍾露昇教授把我介紹給史老師當助理。面談的時候,史老師問我說「你會記譜嗎?」我說「我不會記譜。」史老師又問:「那你會什麼呢?」我說:「記音,我可以用漢字、音標把歌曲的語音記下來。」史老師說:「那不需要,我們隨便記就可以了。」結果我沒有被錄用。當時研究歌謠的學者對於準確紀錄歌謠語音的技術價值沒有深刻的體驗,他們唯一的興趣在音樂,因而,他們所留下的民歌文獻頂多只能還原音樂部分,而不能還原語言部分。然而歌謠是音樂與語言的結晶,只紀錄音樂而不紀錄語言,這樣的紀錄只做了一半。二十年之後,我和許常惠教授談起民族音樂學界的這個問題,許教授承認這樣的民歌紀錄的確有問題,可是他的說辭是「沒有人才嘛。」現在,台語系成立了,紀錄民歌的語言是他們的專長之一,民族音樂學界不能推說「沒有人才」而不做歌詞的語言紀錄了吧?
【台語系的學術在那裏?】
台諺有云:「冊,愈讀愈慼(cheh4)。」這句話是諷刺學生學的都是一些不合時宜的理論或知識,學得再多也不實用,光憑學歷自驕,令人討厭。
封建時代的學生儘背些四書五經的文句,這種學生只能考科舉,連做生意記帳都不會。現在也是一樣,中文系的學生知道中國古典文學,但是對於台灣的漢詩文一竅不通,學生可能了解五四以來的現代中文,但是對於台灣華文文學、台語文學一無所知。歷史系的學生對於中國史瞭如指掌,對於台灣史卻茫然無知……。這樣的學生照樣大學畢業,畢業後照樣當中小學教師,教出來的學生怎麼能夠了解台灣,進一步認同台灣呢?為了矯正這個偏差,最近幾年,台灣文學系、台灣語文學系如雨後春筍般紛紛成立,過幾年,說不定台灣歷史系、台灣音樂系、台灣戲劇系、台灣客語系、台灣阿美語系、台灣……系也都要成立了。這樣的趨勢一方面令人安慰,一方面也不免令人憂心。安慰的是台灣研究、本土教育終於受到肯定與重視了,但是憂心的是突然間出現了這麼多本土學系,師資來源,學生出路能夠解決嗎?學術品質能夠保證嗎?依拙見,台灣的本土學系有兩個問題:一是師資問題。過去數十年來,並沒有本土研究的師資培育制度,因為本土研究沒有出路,專業的本土研究學者其實很少,泰半是半路出家的學者。即使是新科博士,也不是真的專業,頂多對本土研究有一點興趣就很好了。突然新設了這麼多本土學系,不免令人擔心教師的專業性、學術性。二是意識型態問題。本土研究過去受到壓制,尤其是受到中國意識的壓制,現在本土學系成立了,有點媳婦熬成婆的味道,乾脆所有的課程都只有台灣,沒有中國,甚至沒有世界,教師的研究也都集中在台灣研究,不理會中國,甚至不理會世界學術潮流。這其實是把本土研究逼進學術的死巷。以上兩點表面上是相反的趨向,其實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不了解學術的專業性和普遍性是一體之兩面。只有一般理論的了解自然談不上所謂的專業,但是沒有普遍性理論基礎的專業也不是真的專業,而是非學術的偏頗。台語系要辦得好,最重要的是人才。隨便聘用一些非專業的學者,這個系將來會越走越偏差,台語系不像台語系,訓練出來的學生可能連台語都講不好,台語文章不會讀,也不會寫,可是中文程度又不如中文系。反之,如果聘用的教師只會讀寫台語文,而不知學術為何,這個系的將來也可以想知一二了。我們將會全心全力為台灣語文學系打拚,也希望社會大眾和學術界為這個新系打氣,呵護、監督、協助這個系的成長。

台長: adore
人氣(14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