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記者藍鈞達╱台北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2012年11月13日 上午5:30
工商時報【記者藍鈞達╱台北報導】
台股出頭天,外資終結連四賣,上周在新台幣升值效應下,回補台股2.09億美元,買超僅次印度;今年來外資對印度股市鍾愛有加,上周再加碼3.13億美元,連15周買超,今年合計買超金額已突破186億美元,傲視亞洲諸國。
台股10月遭外資大賣逾千億美元,但11月以來則僅有2個交易日出現賣超。
摩根JF台灣金磚基金經理人葉鴻儒表示,新台幣上周升值0.51%,匯價更創下14個月新高,顯見在美國大選後,瞄準亞洲的國際熱錢又開始蠢動,已有搶入股匯市布局的現象。
葉鴻儒認為,中美兩大經濟體政權底定,在不確定因素大幅消除下,台股已見築底態勢,雖然年底前市場仍受美國財政懸崖與歐債危機等困擾,台股上周呈現逆勢反彈走勢並收復月線,量能更有逐步增溫的態勢,搭配近1個月來融資減幅幾乎是大盤跌幅的兩倍,將有機會延續反彈格局。
富蘭克林華美投信副總經理暨第一富基金經理人黃世洽表示,面對明年開徵的證所稅以及目前政治議題紛擾,投資人信心不足,讓進場資金受限,但台股第3季獲利成長及台灣景氣谷底翻揚融資大減,將有助支撐台股守住整數關卡。
他認為,台股後市再大幅下跌的機會不大,但大幅反彈上漲機會也不大,可能將進行整理築底一段時間,操作上可保持審慎樂觀。
德盛安聯台灣好息富基金經理人李俊毅認為,相較於其他亞洲國家,10月台股跌幅較大、賣壓重,因此進入11月後,外資回籠,籌碼也初步沉澱;台灣電子權值大廠10月營收表現亮眼,也是吸引資金的主要原因。
印度方面,JF印度基金經理人施樂富(Rukhshad Shroff)指出,今年來印度可說經濟冷、股市熱,IMF10月甚至下調今年GDP成長率至4.9%,但在外資穩定流入下,印股今年來已上漲逾2成,可說是唯一沒砸招牌的金磚。
施樂富指出,印度是以內需為主的經濟體,但隨著全球景氣走出谷底,印度的出口表現也可望回溫,對整體經濟具有加分效果。
李俊毅分析,市場普遍認為美國政府寬鬆態度依舊會延續,特別是在然經濟基本面轉趨良好且兩黨達成短期協議機率高的情況下,美股有蘊釀反彈的契機,預料將帶動亞股另一波反彈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