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8-24 17:31:03| 人氣12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河南行 - 龍門石窟 (1)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龍門位於河南省洛陽市城南十三公里
香山(龍門東山)和龍門山兩山在此對峙
黃河支流伊水從中穿流而過
遠望猶如一座天然的門闕所以古稱伊闕
香山中香山寺據説是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晚年賦閑隱居的地方
唐朝詩人白居易曾說過:洛陽四郊,山水之勝,龍門首焉
在香山北麓有白居易墓,名為白園
而石窟群就雕鑿在伊水沿岸龍門山崖壁上
 

龍門橋

石窟始建於北魏遷都洛陽(494)前後
歷經東魏、西魏、北齊、隋、唐、北宋
營造時間前後達400多年。
現存窟龕2100多個碑刻題記3600多品佛塔40餘座造像10萬餘身
龍門石窟與甘肅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雲岡石窟
並稱為中國三大石刻藝術寶庫並名列世界珍貴文化遺產

石窟造像因年代不同而有其特徵
北魏時期
臉部瘦長雙肩瘦削胸部平直
衣紋的雕刻使用平直刀法堅勁質樸
因北魏時期人們崇尚以瘦為美
所以佛雕造像也追求秀骨清像式的藝術風格
而唐代人們喜歡以胖為美
所以唐代的佛像的臉部渾圓雙肩寬厚胸部隆起
衣紋的雕刻使用圓刀法自然流暢
判別佛像年代除了用體態胖瘦區分外
北魏佛以釋迦牟尼佛為主唐佛則多為阿隬陀佛
東、西魏造像大都是在北魏始鑿的洞窟壁面上補刻的小龕
北齊多作龕像

賓陽洞
北魏宣武帝爲其父母孝文帝與文昭皇太后做功德而營造的洞窟
西元500~523年歷時23年僅中洞完成
爲北魏後期的代表性洞窟

洞窟高9.3公尺寬10.9公尺題材爲三世佛
正壁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五尊像
主佛釋迦牟尼佛高 8.42公尺
南北壁各雕一主佛二菩薩
北壁為過去佛南壁為未來佛
前壁是已被盜劫國外的著名的浮雕皇帝、皇后禮佛圖

萬佛洞
在賓陽洞南邊
因洞內南北兩壁刻有一萬五千尊小佛而得名
主佛阿彌陀佛一手撫膝一手斜舉胸前
(這種手勢為說法印表示佛在說法)
坐於束腰八角蓮花座上
束腰處有四力士肩托仰蓮
立佛上方雕有五十四枝蓮花
每枝蓮花上坐一菩薩造型別緻姿態生動

洞窟壁頂“大唐永隆元年”及右面壁上小佛


沿口南壁上還有一座觀世音菩薩像高近一公尺
左手拎凈瓶右手揚拂塵
體態圓潤豐滿姿勢優美十分傳神

很可惜的是面部已遭人為破壞

台長: Azur
人氣(12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