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骨神經痛是指坐骨神經病變所引起其分佈範圍的疼痛。坐骨神經來自腰椎,經臀部、大腿後側,再往下至後小腿及足部。坐骨神經痛是相當常見的後腰毛病,在這自腰背部延伸到腿部的坐骨神經中,只要其中任何一個部分受到異常的壓力,都有可能引起坐骨神經痛,而這些壓力的來源,通常是因為脊柱出現椎間盤突出而引起的。每一個椎間盤都有一個液化中心,被可伸縮的纖維組織圍繞著;當椎間盤出現脫落情況時,纖維組織就會產生類似「溢出」的狀態,就好像車子的輪胎變形,有一個小東西從表面突出來一般。而視椎間盤脫出的位置,有可能直接壓迫到坐骨神經並引起劇烈的疼痛。
坐骨神經痛患者的症狀是因人而異的,坐骨神經痛的位置可能發生在下背部、大腿後側,小腿下端以及足部的疼痛;患者會有包括疼痛、麻痺、灼熱或刺刺的感覺,一般來說只在身體的一側,而根據神經根的壓迫點不同,疼痛的類型也不盡相同;有些患者覺得疼痛是斷斷續續的,仍在可以忍受的範圍內,但有些人卻完全不同,症狀一發不可收拾,同時也把生活坐息完全擾亂了。
坐骨神經痛並不是一發生就必須立刻接受手術治療,通常患者在第一次發作時,都會先採用比較保守的方式來因應,例如是臥床休息及活動限制、服用抗炎藥物、骨盆牽引及物理治療等,特別是鍛煉方式,它對坐骨神經痛患者完全恢復活動能力是很有幫助的。採用上述的方式持續一段時間後,大部分患者的症狀應該都會得到改善;但如果沒有得到改善時,才會有必要接受進一步的檢查,並考慮接受手術治療,而如果患者出現比較嚴重的情況,如發生肌肉萎縮或大小便困難等,則必須儘快接受手術治療。
坐骨神經痛的手術治療並不困難,其中又以顯微椎間板切除術效果最普遍,大多數的專科醫師對這項手術也相當熟悉,因此在安全性上會相對的比較高;手術時間大約是在一個小時以內,術後住院約三到七天即可,而有一些坐骨神經痛的患者在採受手術前,會很擔心手術可能導致下肢麻痹或半身不遂等後遺症的問題,這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在實務經驗上,只要在手術進行時小心的避開神經,通常後遺症的的機率是相當低的。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