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這麼一幕。
大學同學夫婦送我回家,我坐後座。前座的妻子,向駕車的丈夫說:「老公,其實你今日打得很好(他們都是高爾夫球人),那樹邊洞的球雖然失了,但我覺得你很出色,沒有人能救到這麼一球……」語調誇張,但丈夫很受落的繼續駕車。
當年我想,死啦,乜咁假鮋說話都講得出,好似同客開會咁,我問其他女友:「美滿婚姻是否需要這種假假地,但討人喜歡的說話維持?」眾人笑。
專家說,如果你不想你的關係只是「生存」,而是「盛放」,你就要將另一半放到最前。在工作環境中,如果我們鬧情緒,很清楚後果就是不受歡迎,甚至因此而失掉工作,所以我們盡量不會在工作環境肆無忌憚流露自己的情緒。若要講一些困難的真話,例如批評下屬或提醒上司的錯誤,我們會諗過度過先講,務求將傷害性減到最低。
但回到家,我們變了另一個人,我們的行為不再「專業」,鍾意黑面就黑面,不瞅不睬就不說話。如果在工作環境中被「勸喻」、「批評」,我們很容易明白是對事不對人,但若在家中被「勸喻」、「批評」,我們就覺得事情是衝著「我」而來,有針對成份,因為另一半和家人認識我們、我們的過去、我們的秘密,令我們感到脆弱,於是乎,有問題出現時,很多人選擇不面對,因為風險太大。
那風險是甚麼?是受到傷害。
了解關係的融合期
一段關係開始時是融合期,二人極需多些一起相處了解、認識對方。但若果你繼續事無大小只向密友說,而將新識的另一半保持距離,關係當然不會開花。
融合期間,兩個人如孖公仔般黐到實,是很正常的,但融合期過後,就會返回「自我肯定」的階段,例如認識你之前我是每個周末出海的,熱戀期間可以放棄自己的習慣,感情穩定下來之後重拾自己的興趣和生活是很自然,但若不小心處理和交代,很容易令習慣了孖公仔的另一半覺得你在冷落他/她。
我就試過這種滋味,因為完全不認知感情關係是有融合期和自我肯定的階段。
然後,小孩子是另一個最困難又對關係影響最大的因素。研究顯示小孩0至1歲是離婚高峰期,二人壓力因翻天覆地的轉變而大增,很多女性將所有的愛和注意力轉去BB,而男性則感到被冷落但同時責任又增加,很容易陷入各有各的局面,但小孩子其實不想偏幫父母任何一方,他們只會學習父母如何相處,如果父母相處出問題,小孩潛移默化,自然有樣學樣,如果父母不再溝通,小孩也不會知道原來溝通是這麼重要的!所以不要以小孩來作逃避建立關係的藉口。
換句話說,如果你將工作、朋友、自己時間、小孩子放在另一半的前面,你有可能不太重視這段關係,但更大可能是你不想面對和處理這段關係。我們必須明白自己的恐懼,接受「親密關係是會令人感到脆弱」這個事實,因為親密的人最能傷害我們,但「怕」是要處理的。
NLP原創人John Grinder曾教我一個簡單的方法,畫個餅分圖(Pie Chart),你如何使用你的時間,例如工作、見朋友、看電視等……然後再畫另一個你的理想時間分配圖,你就知道自己生活可以如何改進。你知道大城市夫婦一星期平均相處時間是幾多?拿走睡眠、工作、看電視,一星期只有3 1/2小時,這3 1/2小時包括做愛、閒聊、吃飯及舉家外出。平均一天只有24分鐘!
文︰黎堅惠
節錄自第56期
From 28/5/07 頭條新聞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