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11-11 18:43:07| 人氣14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敢省也敢花 身價破千萬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敢省也敢花 身價破千萬




有些人,經手的錢很多,卻留不住錢,一生不曾富裕過。有些人,薪水不算高,卻能存下更多錢,還能經歷多采多姿的人生,這樣的人,才是真富人。

華人首富李嘉誠就分享過致富祕訣,他說:「再有錢,也不能浪費,再花錢,也要花到實處,要我馬上拿出一個億投資,我會面不改色,但誰要在地下丟1元錢,我會立刻撿起來的。」

從電視台小助理,爬升到知名主播的岑永康,正是該省的錢,一毛也不浪費,當花的錢,花了上百萬也不覺得可惜的新富上班族。

母親兼父職辛苦拉拔 體會有錢重要性

27歲那年,岑永康就買進當時市價750萬元的第1間房子,34歲花費180萬元帶全家4口到紐西蘭Long Stay一年,去年,他37歲,又買進市價上千萬的第2間房子。未滿40歲,身價已經破千萬。

一個普通的上班族,岑永康憑什麼能在40歲之前,有這麼多錢可以花?是富爸爸的庇蔭嗎?沒有,他是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靠母親辛苦拉拔長大。那,他是怎麼做到的?

岑永康坦言,這一路走來,沒有一件事是在財務寬裕的情形下完成。可是為什麼他敢做、能做?「我沒有比別人勇敢,但是我相信做了就會有錢。你沒有錢,就去找錢。肯吃苦,苦一陣子;不肯吃苦,苦一輩子。」岑永康說。

在岑永康還很小的時候,父母即已離異,母親身兼父職還得獨力扶養小孩,讓岑永康深刻體會到母親的辛苦,以及有錢的重要性,「那個時候代收一份保單才2元,我媽媽為了養家每天不怕風吹雨淋騎著摩托車到處代收,平常又要帶小孩,所以我從小學就發誓,以後一定要賺很多錢。」

擁有強烈動機與行動力 將賺錢當作興趣

岑永康不諱言自己愛賺錢,也認為有強烈的賺錢動機才會驅使人變成有錢人。因此儘管愛錢的個性遭妻子張珮珊取笑說:「我發現你每天最快樂的時候,就是在家裡按計算機的時候。」岑永康還是不改本性,積極尋找賺錢的機會,甚至以此激勵自己。

像他最近積極看地,就是為了激勵自己賺錢動機。岑永康說:「我現在還沒能力買,可是我看的那塊地一直在我腦海裡,我現在的工作比以前累,休假時間也排滿了活動,幾乎沒時間休息,有時候很想推掉活動,可是為了達到目標,再累我都要接。」

對於自己一路走來的致富之路,岑永康強調,「『投資理財』4個字,我只做後面兩個字,沒有太大方法,就是努力去做。」錢不會從天上掉下來,態度隨興的人,永遠存不到錢,因為他們容易把找錢的機會視而不見,或者只會在腦海裡盤算如何投資理財,卻懶得行動。

有行動力,有賺錢的動機,才容易存到錢,賺少不可恥,花比賺多,才真無可救藥。大家不妨將賺錢當成一種興趣,訂下目標堅持到底,跟岑永康一樣從生活習慣與態度開始做起,逐步累積財富,畢竟千萬成就來自千萬辛苦,可是目標達成後,一切都值得。岑永康累積財富的方法,主要有4招:

1.開拓財源》兼差打工,創造額外收入

打從高一起,岑永康即開始利用下課時間打工,第一份工作是在餐廳當服務生,他專挑冷門時段,例如選一大早或接近打烊時段上班,因為時薪是正常時段的2倍。除了餐廳,岑永康也嘗試其他的打工工作,甚至差點去洗大體,雖然洗一具可以獲得4,000元高薪,但是因為聽過太多鬼故事,八字又輕,後來想想還是作罷。

上了大學之後,岑永康打工的內容更加五花八門,包括救生員、游泳隊教練、家教、美語補習班老師、擺路邊攤、賣靈骨塔、演戲等都做過。而每個月打工收入近2萬元,也足以滿足岑永康日常開銷,不必向家裡拿錢。

這麼多打工兼差經驗裡,讓岑永康最有成就感的竟然是擺地攤,因為他認為這個賺錢的機會可說是從無到有、完全是自己製造出來的。

「一開始我不知道要賣什麼,後來去IKEA看到相框,決定買回來加工,找同學畫插畫,完成了就拿去路邊攤賣,沒想到竟然有人會買,而且還賣的不錯。」岑永康開心的說,這件事讓他體會到原來賺錢的機會,除了找來的外,也能創造出來,創造的方法,就是幫商品加值,成為一個品牌。

2.打造品牌》有特色,機會自動上門

販賣獨家商品的成功經驗,讓岑永康體會品牌的好處,後來擔任電視台主播後,岑永康在不涉及商業代言、不會跟公司利益衝突、以及公司核准同意的原則下,就靠著個人在主播台建立的專業形象,接下學術、政府部門的活動,並常接受演講邀約或擔任評審的工作。並開始寫書、出書,至今已經出了3本書。無論主持或出書,岑永康與妻子張珮珊活潑、靈活的風格,均是最大特色,這樣的風格形成無疑成為他們個人品牌魅力的來源。

有了這樣的招牌特色,很多機會便會自動找上門。例如氣氛輕鬆的校園活動、不希望太過嚴肅的研討會或頒獎典禮,就常指定找岑永康與張珮珊主持。

寫書或主持活動,有些賺得多,有些則少,但他只要排得出時間,盡量都會接下來,長期累積之後,仍能達到積沙成塔的效果,幫岑永康賺更多。因此他常開玩笑說:「投資理財專家常說要有Cash flow(現金流),我只要有cash(現金)就好了。」

3.積極省錢》只花費在值得的地方

光會賺,如果錢留不住,就像漏水的桶子,一樣沒用。岑永康的第1棟房子,幾乎就是省出來的。

1998年,岑永康進入TVBS工作,一開始先擔任助理編輯,3個多月後轉任記者。那時候,岑永康月薪3萬2,000元,比起一般畢業生還算不錯,加上住在家裡開銷很少,上班忙到沒時間花錢,每天又騎著老爺機車上下班,1個月花不到幾千元。於是,岑永康將多數薪水存下來,3年就存到100萬元。

當時已經27歲的岑永康,正計畫搬出家裡獨立,看中了一間總價750萬元的房子,因此向媽媽借了200萬元加上存下的100萬元,湊成300萬元頭期款,然後又向銀行貸款400萬元,買下了人生第一間房子。

儘管買房時岑永康薪水已經調薪到4萬多元,可是在當時利率高達5.5%的情況下,每月房貸本金加上利息得繳3萬6,000元,等於僅剩下1萬多元可供生活所用,結果岑永康為了省錢,竟然足足當了1年晚餐白吃白喝的「食客」,後來還因為吃太好而出現痛風。

原來,岑永康為了省錢,中午吃了公司提供的便當後,連晚餐的錢都想省下來。那時候他主跑社會新聞,幾乎每個晚上都有不同的飯局邀約,他統統都答應,飯後還去KTV唱歌,等於連娛樂費都一併省下。

後來,岑永康與張珮珊結婚,兩人一起省錢力量更大,而且食衣住行樣樣省。例如,兩人買衣服一定到五分埔或夜市採買;上下班不開車而是改騎單車;當公司辦活動有剩餘的便當,他們也會打包回家。勤儉持家的結果,讓他們4年還清400萬元房貸。

跟那時候相比,現在的岑永康身價已經不同,可是省錢的習慣依然照舊,「我不會因為收入增加而改變省錢的生活習慣,錢要花在值得的地方,不該花的一毛錢都不能花。」這樣的堅持,讓岑永康成功守住所賺的每一分錢。

4.仔細記帳》了解消費模式,抓出漏洞

儘管從小家境不算富裕,也沒有太多零用錢可花用,可是岑永康從高中開始時,就會將日常支出記帳,然後進行分類,看看自己的錢大部分花在哪裡,提醒自己下次花錢時要節制一點。

後來辦了信用卡之後,岑永康發現信用卡的對帳單會列出每筆開銷,等於是幫自己的消費記帳,從此之後,岑永康幾乎每筆消費都刷卡,就連幾十塊錢的消費也是,不僅省去記帳的麻煩,還可以利用銀行的軟體進行消費分析,不怕資料遺失。而且很多信用卡銀行到了年底時,會將你這一整年的消費類別進行分析,讓你透過年度分析更清楚自己的消費模式。

例如,旅遊是岑永康最主要支出,很容易成為消費大漏洞,因此他對於怎麼省錢旅遊特別有研究,像網路競標廉價機票、參加「首發團」等,果然省下不少錢。

【延伸閱讀】花大錢Long Stay 賺到獨立與親情

可別看岑永康平常日常生活非常節省,事事力求勤儉持家,遇到該花、值得花錢的事情,他可是眉頭都不皺一下。像他帶著妻小到紐西蘭Long Stay一年,收入因留職停薪而中斷,省吃儉用3年多才存下的180萬元也一毛不剩,但是岑永康至今依然認為花得很值得,不僅完成夢想,還「賺」更多。

1.「賺」到更濃密的親子感情:岑永康與張珮珊結婚不久後,老大、老二即接連出世,為了照顧小孩,夫妻倆還刻意錯開上班時間,一早、一晚,輪流陪伴小孩,假日才有機會一家4口在一起。可是在紐西蘭,兩個小孩整天都和父母膩在一起,感情更加濃密。

2.「賺」到全家異國獨立生活本領:岑永康在當地沒有親友也沒有任何淵源,因此還提前出發到紐西蘭找房、買車,安頓好了才接妻小過來。可是他們夫妻倆很快融入當地生活,捕魚、種菜樣樣來。對於英文一竅不通的兩個小孩,也不怕挫折,在當地幼稚園讀得很愉快,一家人比以前更獨立、自信。當然,岑永康夫妻後來還因此出了生平第一本書,奠下日後出書基礎。這,又賺到了。

小檔案_岑永康 [ 隱藏 ]

出生:1974年
學歷: 美國南伊利諾大學廣電研究所碩士
經歷:TVBS主播、記者
現職: 壹電視編播中心主任、主播、節目主持人


台長: 蔡瑢錡
人氣(14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財經企管(投資、理財、保險、經濟、企管、人資) | 個人分類: 文章分享 |
此分類下一篇:關鍵3張紙能讓小錢滾大
此分類上一篇:節稅4招 合法幫你省荷包!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