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祕魯』位於南美洲大陸的西側中部,西臨太平洋,東與巴西及玻利維亞領土相接,目前是中南美第三大國,全境位於熱帶內。土地總面積超過128萬平方公里,但人口只有二千多萬。
從地理環境而言,祕魯大致可分為三個主要區域:狹長的海岸地帶、寬闊的安地斯山脈和亞馬遜雨林區。其中山脈、湖泊、河流、綠洲、沙漠等地形遍佈,海岸又有溫暖海潮經過,帶給祕魯極為豐富的自然資源。 祕魯或許不夠富庶、先進,但它卻擁有地球上極珍貴的文化及自然遺產--廣大的亞馬遜雨林及古印加帝國遺跡。這也是為何祕魯在總總交通和氣候的不利條件阻礙下,仍然為探險家們所嚮往的緣故。
除了各國家級的自然保護區外,祕魯最值得探訪的便是探尋失落的印加帝國。印加帝國據說在西班牙人佔領印加首都--卡加馬卡後,從此消失,雖然在馬丘比丘發現類似的印加遺跡,由於沒有任何文字記錄,這個謎仍然成為考古學者最熱門的研究方向。
祕魯從西班牙手中獨立成功之後,於19世紀建立共和國。尤其在經歷剛下台的日裔總統藤森統治之下,已大步邁向現代化。
由於受到西班牙殖民的影響,90%的南美洲人至少是名義上的天主教徒。
祕魯的印地安人占總人口1/2以上,1/3的梅斯蒂索人(西班牙人和印地安人的混血),12%的白人,還有2%的黑人、亞洲人及其他人種。
前陶器時代 祕魯最早的居民居住在洞窟或海岸地區,初以狩獵、採集、捕魚維生,或許是因為自然環境優越(穩定的海潮及風),之後則逐漸轉變成以農業為中心的生活型態。大約在西元前4000年,人們開始以簡單的方式種植穀物。他們也使用獸骨、貝殼等工具,但還不知道金屬及陶器。 初期 約西元前2000年到1000年,陶器已經開始發展,從未經裝飾到簡單上色及雕花的陶瓶都有。此時的編織、捕魚、園藝等生活技術都有進步,也開始有一些簡單的喪葬儀式。
近年來的考古也發現了這個時期所建造的大型祭祀宮殿。 前期 這段時期約為西元前1000到300年,當時的Chavin、Mochica等王國也在建築、工程、宗教及藝術上有高度輝煌的表現。 中期 安地斯地區第一個帝國是Wari(西元600∼1000年左右),他們驍勇善戰,在祕魯大部分的地區都建造了崗哨。另一方面,Wari的文化發展對祕魯在藝術、技術和建築上的影響非常顯著。 後中期 接下來的4世紀內,好幾個區域性的國家興起,最著名的是Chimu。另有幾個小部落居住在的的喀喀湖(Lake Titicaca)附近,經常彼此攻伐。他們所遺留下的圓形墓塔,今日成為Sillustani最佳景點。 印加帝國 15世紀初,崛起於庫斯科山谷的Tupac Yupanqui將其王國以武力征佔的方式急速拓展,範圍包括祕魯中部、哥倫比亞、土庫曼甚至到達今日阿根廷及智利的境內。
1525年該王朝內戰爆發,西班牙人坐收漁翁之利征服了印加帝國。燦爛一時的印加帝國也在百年之內歷經了王朝的興盛至衰亡。 殖民地時期 1532年西班牙人Francisco Pizarro帶著他的士兵抵達祕魯,同時領軍攻入印加帝國的心臟地區卡加馬卡(Cajamarca),結束了印加帝國的輝煌。1535年Pizarro建立了海岸城市利馬,成為今日祕魯的首府。 獨立 18世紀初,拉丁美洲殖民地因極度缺乏自由和受不了西班牙的重稅開始醞釀獨立。1866年祕魯戰勝了西班牙,卻在後來的戰爭(1879-83)中敗給智利。20世紀以來,祕魯和智利之間的邊境問題一直是兩國衝突的爭端。
『智利』是一個狹長的國家,從北邊祕魯的交界地經安地斯山脈一路延伸到麥哲倫海峽,海岸線共綿延4300公里,盤據住南美洲的西南海岸,另外智利的屬地還包含南太平洋的小島,如著名的復活島(Easter Island)及胡安•費爾南德斯群島(Juan Fernandez Islands)等,國土的面積有756950平方公里,大約是台灣的21倍大。
智利的自然地理景觀相當豐富,在北部有片貧瘠的阿他加馬沙漠(Atacama Desert),這裡是全世界最乾燥的區域之一;南部的合恩角(Cape Horn)則是美洲大陸的最尾端,再加上接近南極,氣候明顯的較為冷冽,地形上也被冰河、峽灣所取代;而中部地區則是南美著名的安地斯山脈,丘陵、森林、湖泊……環布整個山區,另外還有著名的蓬第亞古多火山(Puntiagudo Volcano),都是安地斯山區著名的景觀。
在工業發展方面,智利可以說是南美工業教發達的國家之一,不過因前幾年經濟不穩定,導致一些較小型的企業陸續關閉,即便如此,目前智利仍是世界最大的銅輸出國,而銅礦主要產地在北部的阿他加馬沙漠(Atacama Desert)區,也因出產大量銅礦的關係,而吸引了相當多的歐洲移民者。在漁業方面,智利有廣闊的海域,漁獲產量豐富,已經是世界上主要的漁業國之一。在農業方面,起步的晚,再加上地理環境的因素限制,全國可耕地只佔國土面積的1/5,雖然近幾年已經極力發展農業,不過還是必須大量進口糧食,才夠全國人民食用。
智利曾被喻為「世界的盡頭」,只要你深入了解智利,你一定會覺得這個稱呼頗為貼切,不管是在貧瘠的沙漠區、或是貼近南極的合恩角、更或是美麗的安地斯山脈,都容易讓你有這種心情的產生。在國人的心中,中南美洲還是一塊神秘的處女地,美麗多變的風景及傳奇的歷史文明,都等你來心神領略。
89﹪的智利人是信仰羅馬天主教,其它還有10﹪的新教及1﹪的猶太教。
目前智利約有150萬的人口,其中90﹪是mestizo(拉丁人與印地安人的混血)、5﹪是印地安人、5﹪是歐洲人。大約有三分之一的人居住在首都聖地牙哥(Santiago),南部的比歐比歐(Biobio)人口也逐漸增加中。
『巴西』這個地名的來源很有意思,是來自一種可提煉紅色原料的樹名,這種樹是16世紀時最具經濟價值的植物之一。 向來有「南美巨人」稱號的巴西,不論以國土或人口來看,都當之無愧,但經濟發展卻不是很順利。
從1980年代起,經濟才開始快速發展,但經濟的發展卻不見得代表每個人都得到好處,嚴重的財富分配不均,導致社會問題叢生,都市治安惡化,也嚇走了一些觀光客。不過,迷人的自然景觀、帶著殖民特色的建築,以及熱情的巴西人,每年仍吸引了成千上萬的觀光客。
天主教是最主要的信仰,所以聖誕節、復活節、主顯節等都是成為國定節日。著名的嘉年華會的起源,也是非常宗教性的的:天主教徒抓住住四旬節齋戒前最後的狂歡機會,盡情熱鬧慶祝。里約熱內盧 (Rio de Janeiro)的嘉年華,更進而演變成世界級的慶典活動。 北部的亞馬遜流域遼閣,具獨特的自然景觀。除了有令人難以接近的熱帶叢林,加上神秘的印地安原住民文化,交織成冒險族不可不探的秘境聖地。
以天主教為主,全國天主教信徒數量也居世界之冠。不過,巴西的宗教信仰並不只限於天主教,還有許多來自當地當地的印地安信仰,以及由非洲黑奴所帶進來的非洲宗教。而且這些宗教對於天主教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形成今天特殊的巴西天主教,和正統天主教有點不同。
人口總數約一億五千五百萬人,居世界第六。不過,因為地域寬廣,平均每平方公里只有15個人。2/3的人口聚居於沿海一帶和大城市,第一大城聖保羅(Sao Paulo) 人口超過1900萬,而里約(Rio)人口也超過1000萬。 目前巴西人口大多數的人口,都是葡萄牙人和印第安或非洲人的通婚的後裔。其實巴西一直鼓勵通婚政策,是美洲大陸實行種族聯姻最成功的國家。但這同時也表示印地安原住民文化延續的危機。在葡萄牙人進駐巴西之前,巴西一地的所有印地安人總數最少有七百萬人之譜,目前僅存二十萬左右,大多分布在亞馬遜流域。
歐洲人抵達前
巴西這一帶的印地安人並沒有發展出安地斯山區般的大型政府組織,文字資料又都記載於易腐爛的材質,所以史學家很難探索巴西原住民的文化。大部份印地安部落以漁獵為生,少數以農耕為生,形成村落。音樂、舞蹈則是生活中很重要的東西。
葡萄牙殖民地時期
哥倫布前後共四次遠航美洲,卻從未到過巴西,這是一件讓人不解的事。至於誰是最早登陸巴西的人?一般認為是葡萄牙航海家卡布羅 (Pedro Cabral),其實這個發現也是很意外的。1500年,他從葡萄牙的里斯本 (Lison) 出發往南,沿著非洲海岸,計劃前往印度,卻不知為何偏離航道,沒有繞過好望角,而是向西越過大西洋,在今天的Porto Seguro上岸,將這裡命名為聖十字架島 (Terra da Vera Cruz),後來才發現,這裡根本不是一個島,而是美洲大陸的一部份。 葡萄牙人相繼來到此地,卻有點失望,因為印地安人原始的工藝技巧,在當時並沒有引起16世紀初歐洲人的興趣。唯一令他們感興趣的,是一種名為 “pau do brasil” 的珍貴紅木,除了是上等木材原料之外,木質中還可提煉紅色染料,而當時的歐洲正好風行紅色服裝。“pau do brasil” 被大量進口到葡萄牙,大家也因此漸漸地稱這地方為Brazil。 葡萄牙人很快就發現巴西的氣候很適合種植甘蔗,但種植甘蔗需大量人力,印地安人因此淪為蔗園奴隸,而販賣印地安人奴隸也成為一種貿易。主要從事奴隸販賣的都是葡萄牙人和原住民的混血人士,稱為Bandeirantes,他們甚至遠至安地斯山區尋找奴隸來源。耶穌會成員同情印地安人的處境,在靠近巴拉圭及阿根廷邊境一帶,建立堡壘抵抗Bandeirantes 的野蠻行為,但終究不敵葡、西聯軍,耶穌會甚至從此被趕出巴西。 十七世紀時,非洲的黑奴大量取代印地安奴隸在殖民地的地位,他們的工作態度較好,也比較不易被歐洲疾病傳染,但卻不甘處於奴隸的地位,許多逃走的奴隸在深山叢林裡重新開始生活,有的甚至還建立國號,從事農耕,自給自足,但終究不敵實力較強的葡萄牙軍隊而告終亡。1690年,南部的密納斯赫洛斯 (Minas Gerais) 發現金礦,巴西人和葡萄牙人蜂湧而至,開始淘金的黃金歲月。但是巴西的經濟並沒有因此得到改善,真正得到好處的只有葡萄牙王室及貿易商。
巴西共和國
1807年,拿破崙軍隊進軍里斯本 (Lisbon) 前夕,葡萄牙王子若奧六世 (Dom Joao VI) 逃往巴西,宣布里約熱內盧 (Rio de Janeiro)成為葡萄牙殖民帝國的統治中心,並大舉建設巴西,給予巴西和葡萄牙一樣的地位。1821年若奧六世的兒子佩德羅一世 (Don Pedro I) 繼位。1822年,葡萄牙國會決議撤銷巴西的中央管理機構,將巴西再度降為殖民地的地位,佩德羅一世為保留在巴西的權力,於同年9月7日發出「不自由、毋寧死」的口號,正式與葡萄牙決裂,這一天也成為巴西的獨立日和國慶日。1825年8月29日,葡萄牙被迫承認巴西的獨立地位。 十九世紀,咖啡取代蔗糖,成為巴西最主要的輸出品,產量曾佔全世界咖啡總產量的3/4。1889年,巴西王室被軍閥放逐,其實軍閥的背後有咖啡財團的大力支持。新的巴西共和國採用美式憲法,但有四十多年的時間,總統一直受到軍方的控制。19世紀末,出現短暫的回歸葡萄牙王室運動,活動根據地位於康努多(Canudos) 城,軍方最後殺光全城居民,包括老弱婦孺。雖然全城被殺,但這事件還是被寫成小說,流傳於世。 咖啡一直是巴西最主要的經濟來源,但1929年的全球經濟大恐慌,卻導致咖啡消費的縮減,以種植咖啡為經濟後盾的當權政府,也因此元氣大傷。反對陣營的瓦格斯 (Vargas) 趁機取得政權,運用高明的政治手腕,執政達25年之久。1956年庫柏契克 (Juscelino Kubitschek) 當選總統,他以大手筆建立新首都--巴西利亞 ,此舉卻大大地傷害巴西的經濟成長。60年代,受到世界性經濟衰退的影響,以及對共產黨的恐懼,巴西岌岌可危的民主政治又再度受到摧殘,軍方對政府仍握有強大的影響力。 1989年總統大選,寇勒 (Fernando Collor de Mello) 當選,原本誓言解決貪污和通貨膨脹嚴重的問題,卻諷刺地在1992年12月因賄賂而下台。副總統法朗哥(Itamar Franco) 繼任,他推行的經濟政策有效地穩固了巴西內政,而推行經濟政策有功的首相卡多索 (Fernando Henrique Cardoso) 被選為繼任總統至今,施政廣受好評。卡多索原本是社會學教授,他試圖在經濟成長與社會正義之間求得平衡,然而,這個工作是艱困的。所以目前巴西仍有許多待解決的社會問題。
『阿根廷』提到阿根廷,大部份人都只會聯想到馬拉度那、探戈、和前一陣子瑪丹娜所飾演的前第一夫人—艾薇塔。
其實,阿根廷是個很豐富的國定,在這裡你可以體驗不同的景色、風俗、建築和地理景觀。身為南美第2大國,多樣的自然景觀深深吸引著人:從深受歐洲文化的布宜諾斯愛利斯都會區、荒涼的沙漠、安地斯高地、壯麗的伊瓜蘇瀑布,到最南端的巴塔哥尼亞,以及有小瑞士之稱的冰磧湖,景觀各異,饒富風情。 阿根廷是世界第二大牛肉產國,境內牛隻數目比人口還多,大多產於位於中部的彭巴草原(La Pampa),肥沃的彭巴草原自古有「綠色沙漠」之稱,鮮嫩牧草蘊育成千上萬的牛羊。阿根廷南部的馬島(Las Islas Malvinas)附近是漁獲之倉,據統計,臺灣的魷魚大部分是由阿根廷附近的海域所捕獲的。國境最南方的火地島,則是麥哲倫航渡全球時所發現現,是海豹和企鵝的故鄉。 和其它的南美國家一樣,當地人最喜歡的運動就是足球,想融入當地人的生活,就不能不多看幾場足球比賽,這也才能讓你了解馬拉度那為何在阿根廷人心目中的地位這麼重要。
以羅馬天主教為主要信仰,信眾人數約佔全國80% 。其他宗教還有基督教、回教,以及少數的猶太人。 民間宗教的勢力也不容忽視,他們崇拜靈媒和超能力,死去的名人如艾薇塔裴隆 (Evita Peron)、探戈名角賈岱爾(Carlos Gardel)……等,皆是大家崇拜的對象。
全國3千2百萬人口中,有三分之一住在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如果再加上其郊區居民,則佔全國人口的90%。印地安人是相對弱勢團體,其它還有一些猶太或日本人的社群。
歐洲人約在16世紀初抵達阿根廷,受到印地安原住民的強烈抵抗,所以始終無法在布宜諾斯建城。不過,印地安人雖然成功地阻撓歐洲人入侵,卻無法抵擋歐洲人所帶來的許多致命疾病,人口因此銳減。到了1580年,西班牙人才成功地在布宜諾斯建城。1776年,阿根廷正式納入西班牙版圖,布宜諾斯港開始成為重要的貿易商港。 1816年7月9日,布宜諾斯在馬丁將軍(General Jose de San Martin)的領導下,曾試圖獨立,但最後還是敗於西班牙軍,此後統獨二派爭議不斷。一直到1853年,阿根廷正式獨立,實行憲政。在19世紀末發生二個事件,對阿根廷的影響很大。其一是引進新的農業科技,其二是阿根廷加入世界經濟體系。從歐洲來的投資客以及移民,主要是在鐵路和港口的建設,帶動經濟革命的風潮。 阿根廷保守勢力一直當道,一直到1916年,激進黨(Radicals)才在選舉中得勝。激進黨強調公平選舉和制定民主憲法,也為中產階級參政開啟一扇門。1930年,軍隊勢力逼迫激進黨退位,又開始了另一段保守勢力執政時期。這個保守勢力卻在某種程度上,助長了裴隆(Juan Domingo Peron)的勢力,因為當時軍隊新勢力產生,和勞工運動以某種形式結合,造成一股新的政治力量。 1943年,裴隆所屬的軍隊,發動政變,推翻當時政府,領導人物之一的裴隆,當上勞工部長。他更進一步贏得1946年的選舉,登上總統寶座。他努力拉攏勞工階層和工會的支持,於1947年,實施五年國家工業發展計畫,強力支持勞工聯盟(General Confederation of Labor;CGT). 裴隆有一個手腕高超的太太-艾薇塔 (Eva Duarte de Peron, known as Evita, 1919-1952),在政治上對他的幫助很大,替裴隆爭取了許多勞工和婦女團體的支持。阿根廷婦女在1947年首度獲得參政權。 1952年,裴隆再度贏得選舉,但他所屬的軍方勢力卻在1955年背叛了他,裴隆開始流亡生涯,最終定居於西班牙。在1950-1960年間,軍方和人民政府互相交換權力與利益,雖然試圖重整經濟和改善勞工生活,但終究欲振乏力,人民開始懷念裴隆執政的時代。
1973年3月11日,阿根廷重新開始中斷十年的總統大選,裴隆被剝奪參選權利,但他所推出的代理人坎波拉(Dr. Hector J. Campora),贏得大選,而且他的黨人也分別獲得了上下議院的多數席次。1973年7月,坎波拉辭職,為重新選舉總統鋪路,最後裴隆終於重返總統寶座,而他的太太-艾薇塔,則任副總統職。 這段期間,左右派極端份子的恐怖行動嚴重影響公共秩序,裴隆政府因而下令戒嚴。1974年7月1日,裴隆去世,艾薇塔繼任總統,但遭遇嚴重的經濟問題、黨內鬥爭,以及恐怖份子等重大問題,而無法有所作為,所以權力又再度於1976年落入軍方手裡。軍人專政的時期,白色恐怖和人權問題等問題日趨嚴重,加上1982年福克蘭戰役敗於英國,使得人民期望再回到民主制度,軍政府也順應潮流地去除政黨和參政上的限制,使得阿根廷得以平和地回到民主政治。 1983年10月30日,阿根廷同時舉行正副總統,以及全國和地方首長的選舉,選舉過程尚稱公正、公開、和平,最後激進人民聯盟(Radial Civic Union;UCR)的阿方辛(Raul Alfonsin)成為新總統。但由於阿方辛未能有效處理重大議題,例如:白色恐怖失蹤人口賠償、軍隊國家化,以及落實憲政體制等。加上長期和軍方磨擦,無法解決經濟問題,阿方索被迫在任期結束前6個月下台。 下一任選出的總統是裴隆一派的梅南(Carlos Saul Menem),他有效地執行民主政策,實行大規模經濟改革,而且在議會無法決議改革政策時,梅南也豪不猶疑地實行總統最大決定權。但是總統權力後來在1994年的憲政改革中,被對手大幅修減。不過,梅南在1995年的選舉中,還是獲得連任。但這次選舉卻顯示了溫和左派聯盟FREPASO勢力的抬頭,這現象在布宜諾斯艾利斯尤為明顯。1999年,費南多(Fernando de la Rua)執政至今。
這些資料非出自台長,而是從團表上COPY過來的囉~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