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表演藝術中心主辦
2020年亞太表演藝術中心協會年會
臺北試演場修繕完工 5月開放租借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北藝中心)是臺北巿政府文化局興建中的全新展演空間,核心精神是「Play Different Together」,秉持藝術共樂、多元創新的理念,從「翻轉觀看表演的形式」、「表演藝術的再詮釋」、「突破表演場地的限制」三個方式,致力將藝術帶入群眾的日常生活,企圖打造一座全民劇場。北藝中心不僅要成為藝術呈現的場域,也要打造一座屬於藝術家的中心,並以成為亞洲共製中心為目標,企圖凝聚臺灣及國際藝術的創意能量,結合在地與國際藝術社群,激發臺北這座城市的文化活力。
籌備中的北藝中心,現行運作機制包含幾個面向,一是開館前的籌備作業,並設置一籌備委員會;二是建築硬體工程,進駐工地,執行各項工程的協調作業,預計在2021年竣工,再經驗收、測試、試營運等階段後開幕;三是藝術推廣,以人才培育、在地連結、國際交流為發展方向,積極串聯臺灣及各國藝術家、場館與藝術節夥伴,舉辦臺北藝術節、臺北兒童藝術節、臺北藝穗節、亞當計畫、音樂劇人才培訓計畫、Camping Asia等活動,2020年又將主辦亞太表演藝術中心協會年會、協辦國際表演藝術協會年會,並開始進行全新的馬戲棚計畫;四是臺北試演場的維運作業,提供更好的排練場地給藝文團體。
表演藝術國際年會在臺北
北藝中心接下2020年亞太表演藝術中心協會(Association of Asia Pacific Performing Arts Centres,簡稱AAPPAC)年會的主辦權,將於6月1日至6月3日於臺北市中山堂、西門紅樓舉辦。本屆年會主題是「Mind the Gap」,北藝中心總監王孟超表示,在國外捷運、火車等大眾交通設施常聽到這個警語,本意是小心這個縫隙,而未來許多節目會由場館和場館進行共製,在跨越場館和國界的過程中,彼此之間會有許多需要注意和溝通的地方,延伸此警語之意。
亞太表演藝術中心協會成立於1996年,由亞太區域內各城市的藝術中心及劇院組成,目前共有來自20國、78個會員,包含45個亞洲重要場館及其他表演藝術產業單位,是亞太地區表演藝術最重要的國際組織及交流網絡,旨在建立一個有效的網絡與平台,增進亞太表演藝術的交流。
王孟超表示,臺北是個精彩的城巿,絶對可以讓所有與會者有不同的想像;雖然北藝中心的興建工程仍在進行中,無法在中心場館內舉辦會議,但將在臺北巿重要文化地標「中山堂」、「西門紅樓」進行。此外,2020年亞太表演藝術中心協會年會將與國際表演藝術協會(ISPA)年會同時在臺北舉辦,王孟超表示,兩個協會時間接近,讓來自全世界的會員有機會相互認識、交流,藉此擴大場館的國際網絡,促進館際的各種合作,而臺灣或亞洲的作品也能讓全世界看到。
臺北試演場修繕完成 5月啟用
臺北試演場是臺北市最大的排練場地,原為「迪化溫水游泳池」,鄰近迪化汙水處理廠附設休閒運動公園,經活化整理後,室內游泳池搖身一變,成為擁有2間方正、挑高的大小排練空間。臺北試演場挑高6米、無柱空間,不論特殊的大型道具、特技演出、空間走位、打燈都能在試演場排練,變成劇場工作者的夢工廠,也是北藝中心的劇場後台中心。
臺北試演場自2016年5月開放檔期租借以來,持續提供給國內表演團隊專業優質的排練場地,3年多來累計共超過100個表演團隊租借使用,包含四把椅子劇團、瘋戲樂工作室、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拾念劇集、陳錫煌傳統掌中劇團、人力飛行劇團、何曉玫Meimage舞團、台北皇家芭蕾舞團、找我劇場、果陀劇場、春河劇團、創作社劇團、小事製作、安徒生和莫札特的創意劇場及布拉瑞揚舞團等。3年來,大排練場的使用率為52%,使用人數累計1萬1,301人;小排練場的使用率為71%,使用人數累計1萬6,956人。
臺北試演場於2018年起開始辦理敦親睦鄰活動,除了讓更多人了解臺北試演場的功能與作用,並希望拉近民眾和表演藝術之間的距離,如邀請何曉玫Meimage舞團開放排練片段讓大同區民眾免費觀賞,獲得熱烈的好評。
臺北試演場使用三年後,於2019年6月進行修繕工程,新增空調設備、加強隔音、增建貨物電梯等,於2019年12月完工,將於3月2日起開放本年度5月至12月的場地預約,5月1日起對外開放租借使用。
臺北試演場-1
臺北試演場-2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總監王孟超介紹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總監王孟超介紹
臺北試演場的大排練場-1
臺北試演場的大排練場-2
臺北試演場的大排練場-1
臺北試演場的大排練場-2
臺北試演場的大排練場-3
興建中的北藝中心 -1
興建中的北藝中心 -2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建築示意
2020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年度活動簡報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