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科技的文明讓人身體自然運動的機會越來越少,更由於科技的進步讓人類的工作不斷的集中於腦力而不再是單純的體力工作,因此運動風氣的熱潮也悄悄的在各個階層裡不斷的被引爆開來,現在可以看到在任何的時間段裡都有一群人為了自己的健康在從事各種不同類型的運動鍛練,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然而你的運動方式如果是在違反人體工學的情況下進行,那建議你需重新的來考量你的運動方式,更需要重新的去選擇適合你人體工學的運動工具.
大多數人的運動方式常常會被流行熱潮所導引,這些熱門中的運動方式不見得是最適合你的年紀與身體狀況來從事它,當你所選擇的運動工具如果無法與你的人體工學尺寸相符合時更會造成二次的人體傷害,因此當你在做運動項目選擇時最好能先了解你的人體工學然後再去選擇你的正確工具.
有很多人的運動是在盲目下進行的,有更多的人是不清楚他運動的真正目的在哪哩,他們只是跟著流行走,聽別人說每天需要運動才有益身心,聽別人說哪種運動方式很好就跟著流行去從事它,很少有人會去考慮這些運動是否適合你的年齡層,也很少人會去注意到這些運動工具是否與你的人體工學尺寸相當,這樣的運動反而比不運動來得嚴重,當醫生宣布你得到運動傷害時你是很難再去修復這些已經受到傷害的部位.
以目前最為流行的單車運動來說,你在路上所看到的單車有80%以上是不符合該騎者的人體工學,也許你很難去相信這個比分比,我們隨後會有詳細的分析讓你去印證你的單車尺寸是否適合你使用,因為這些你所看到的單車都是以國外的高大體型來做設計藍圖,目前還很少見到真正以國人的體型來設計的人體工學單車銷售到市面去,大多數的單車設計人員都直接抄襲國外的設計藍圖,並以它來修改拼裝成國內的銷售車款,因此除非你去訂做你的專屬車款,否則很難找到真正適合你人體工學的車子,再加上大部分人的騎者姿勢是錯誤的,因此單車騎者的運動傷害就不斷的在醫院裡上演著.
有更多人的運動心態是不正確的,他們不清楚運動的真正目的在哪裡?只是一味的做比較,就如我所騎的kickbike滑板車,我常常在路上碰到他人的詢問與批評,這款車無法騎得太遠,無法騎上坡,騎這個車會很累,而言下之意他們的自行車可以騎得很遠與很快,所以才會做如此的批評,其實在我心裡想著這些人也真的是可憐,他不清楚騎車的目的在哪裡,是為了運動身體還是做為長途交通工具使用?有時我也會反問他們同樣是運動,慢跑者的速度也不快,游泳者的速度更慢,也許應該去向那些慢跑或游泳的人說他們的速度太慢了,而且他們無法跑步50km或游泳20km,所以這些運動都是無意義的,但是他們不敢去與這些運動做比較而只會在類似的工具裡面做比較來滿足自己,其實自行車再快也比不上摩托車,自行車再好爬坡力也比不上汽車,因此我說運動需要有正確的運動心態,不要盲目的在做比較來自己滿足自己.
我個人從事自行車工作30年,也喜愛騎自行車,對於單車的騎車姿勢與車款選購提供幾個基本觀念供熱愛這項運動的朋友們參考:
首先你需要去了解疼痛與痠痛的原因是怎麼造成的?因這是造成你運動傷害的起因,一般疼痛都來自臀部,痠痛就會發生在各個部位,包含手腕,肩膀,背部,腿部等等,臀部的疼痛是因為人體的地心引力體重以及臀部骨盆無法與坐墊完全的接觸所引起的,尤其女子的疼痛會比男子來得嚴重,因為先天結構男子與女子有所不同(可以參考人類骨頭的男女結構圖),痠痛的起因絕大部份是工學尺寸不搭配以及坐姿不正確所造成,這些錯誤的尺寸與坐姿會造成肌肉的負荷過大或無事可做,不止負荷過大會累積痠痛,無事可做的肌肉也會造成背痛,可印證久坐辦公室的人所造成的背痛就是肌肉長期處於休息狀況下所造成的.
以下圖示是其單車的錯誤坐姿:
脊椎彎曲,背部彎曲,臀部骨盆只有單點與坐墊接觸以及手臂與身體的工作角度大於或小於90度,此是造成手腕,背部痠痛以及臀部疼痛的主要原因.
正確的坐姿:
![](https://photox.pchome.com.tw/s12/kbterry/2/131796903760/)
脊椎呈自然的雙S形,臀部骨盆緊貼坐墊,利用脊椎底部前凸腹肌撐起上半身,手臂與身體呈90度的正確工作角度,此為除公路車之外的正確人體工學坐姿,可避免各種疼痛與痠痛.
單車騎乘除了要有正確的人體工學坐姿之外還要有正確的人體工學尺寸搭配,以下幾個圖示是標準的工學尺寸要求.
錯誤的測量方式與錯誤的施力位置.
正確的測量高度方式與施力位置.
一般人都只注意到大盤曲柄下死點的尺寸位置而很少會去注意到在上死點的膝蓋工作角度,大腿與小腿之間在上死點位置需有90度以上的工作角度才能避免膝蓋受傷害,如下圖:
個人也熱愛騎自行車,滑板車,爬山以及游泳的運動,相較於這些運動個人還是偏好於游泳以及騎滑板車的運動,因這兩項運動對個人而言較符合人體工學運動,它不因為年齡大小而有所限制,它能讓你在長期的運動中將運動傷害降到最低,所謂運動鍛練它不同於體能的競賽與郊遊活動,郊遊或競賽活動可以讓你欣賞更多的美景以及與他人做體能的比較,但那是比較屬於年輕人的活動,相對於年齡稍長的人或是單存只是在鍛練體能的人還是需要去考慮不適當的運動所帶來的傷害,我們不希望為了健康而造成二次傷害,除非你可以找到你的運動工具與你的人體工學可以相符合,如果無法找得到,在這裡我分享我所騎的kickbike滑板自行車與人體工學之間的關係,為何它是最符合人體工學的運動工具?
人的健康原理只要你每天有持續的運動,每次運動心跳超過每分鐘120次並持需20分鐘,如果你每天可以保持這樣的規律那你的健康指數就可以不斷的增加,你的心肺功能可以得到有效的訓練,如果能再延長運動時間就能呈現出你體能的提升程度,因此運動時間不一定要很長,最主要的是每天要有規律並讓全身的每塊肌肉都可以有充分的工作可做,盡量避免局部的肌肉過度使用而讓某些肌肉處於休息的狀態,因為過度休息的肌肉是造成你痠痛的主要來源,例如很多長期背部肌肉處於休息狀態的工作者如辦公室人員,長期開車者需要去游泳讓全身肌肉與筋骨來做活動一樣,這些人經過500或1000m的游泳後可以很明顯的感覺到全身舒暢,主要原理就是讓全身的每一塊肌肉都可以均勻運動來消除痠痛並提高精神與體力,因此充分的讓全身肌肉運動是你消除疲勞的有效方式而不是累積疲勞的主因,疲勞的累積有大部份的原因是肌肉長期處於休息狀態所造成的,而且只有全身肌肉同時而且均勻的運動才能讓汗水直流來促進新陳代謝功能,如果你的運動不怎麼流汗那應該代表著你的肌肉運動量不夠或是運動不均勻,只要是均勻的肌肉運動哪怕你只是做個簡單的有氧運動都可以讓你全身流汗.
我們的kickbike滑板自行車設計原理在於讓你的全身肌肉可以做最均勻的鍛鍊以及符合最自然的人體工學原理,它利用地心引力的人體重力與肌肉的人體工學出力來相互搭配運動,這可以讓你的運動傷害降到最低並有效的提升身體機能.
Kickbike的全身肌肉運動示意圖:
最明顯不同於單車運動的部位在於背部的肌肉,腹部以及臀部的肌肉,此部份的肌肉如果可以充分的運動就可以有效的消除背痛以及全身的痠痛毛病.
人體工學運動示意圖:
當你全身出力的瞬間在身體的手臂與背部是呈現90度的標準工學角度,膝蓋的位置也處在90-180度的工作角度上.
無論是在休息或高速滑行時人體所呈現的工作角度也全在人體工學的工作範圍內.
人體運動排汗是最有效的促進新陳代謝的方式之一,只有在每塊肌肉做充分的運動才能迅速的排汗,kickbike的滑行運動類似你的游泳動做,它讓你每塊肌肉都充分而且均勻的運動,由於沒有坐墊所以你體重不會完全落在臀部的骨盆上,因此沒有骨盆骨頭的傷害問題存在,並由於人體的自然反應,當你單腳感覺到過負荷時很自然的就會換腳滑行,因此也不會有單腳肌肉負荷過量的情況發生.
Kickbike滑板自行車的運動量介於騎單車與慢跑之間,由於全身肌肉都處於工作狀態,因此只要你時速超過15km/h一般心跳都可以達到每分鐘120以上,因此只要短短的5km滑行就能達到一天的健康運動要求,多於的滑行距離正是呈現你體能提高的訓練結果.
Kickbike並不是最完美的運動工具,但它是一項最符合人體工學的運動工具,它讓你真正體驗運動的好處並把運動傷害降到最低,其實已經很少人去注意到當初Scooter的設計目的在哪裡?在30年前Scooter曾經風行整個歐美,很多人覺得很奇怪,同樣類似自行車但為何不裝坐墊與傳動系統,為何設計者要開發這種沒有多大意義的車款呢?我想這是一般人的初步想法,如果要把Scooter當成交通工具那是很不實際的,如果你對人體工學的運動原理有所了解你就會很清楚的知悉為何要設計出這樣的車款來,你更會很清楚當初設計者的苦心,它是提升全民健康的有效工具,這就是為何在歐美至今還那麼流行的原因,你不一定要買它來做為你的運動工具,因為市面上有很多款不同用途的運動工具,kickbike滑板自行車只是其中一款,最重要的是你要去選擇符合你人體工學的運動方式與工具,千萬不要再去做一些錯誤的選擇來造成二次的運動傷害,這是我們衷心的建議.
Kickbike車款樣式:
產品諮詢方式:
E-mail: kickbiketerry@hotmail.com ; kickbike58@yam.com
Tel: +886-932065379 Terry
部份圖示來自: http://www.junik-hpv.de/assets/download/Bike_Ergonomics_for_All_People.pdf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