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社會裡,新聞自由是種常態,是如同吃三餐般平常的事,是非對錯都在人民心中的一把尺,台灣當然也不例外。但是近來筆者發現,為了搶獨家,許多媒體競相追逐,將事情無限擴大,甚至有些報導是一報再報,沒有查清事情的始末,便未審先判,給了大眾許多錯誤的訊息,讓人產生錯覺,似乎在台灣的社會中,到處充滿了黑暗、恐懼、欺騙、仇恨與陷阱。筆者認為,在新聞的篩選上,用字遣詞方面,媒體需要負起很大的社會責任。
台灣在解嚴後,雖然人民的自由提升了,但人文素養卻始終不升反降,相當值得我們思考與反省。許多國外回來的學者,大談國際觀,歐美的國家如何教育下一代,如何的完善,然後開始猛烈評擊舊的教育體制,將原有的制度說的體無完膚,殊不知,他們又是怎麼成長茁壯的呢?下一代的競爭力真的提升了嗎?
我們都明白,沒有百分百優質的制度,任何的制度都註定會有較優與較差的一面,全盤的改革不但不易成功,更會引起社會的震盪。筆者認為有好的想法和建言,應該集思廣益,擬定近、中、長程的目標,再付諸於行動,如此一來,不但不會引起太大的反彈,而且還能得到多數人的認同,這是為政者應該要思考的方向,而絕非對於反對者猛加批評與嫌惡。
人性是自私的,人又往往缺乏反省的能力,不管是尋仇或報復,下毒手的人,是千萬個不應該了,試問,損失了寶貴的生命和自由,換來了什麼呢?仇真的報了嗎,又如何對得起天地良心呢。而可憐的民眾又何其無辜、何其不幸,每天要在家中的新聞台裡,看到這些血腥的畫面呢,台長在此呼籲,雖然收視率很重要,但是社會的和諧更重要。
現今的台灣社會什麼都不缺,缺乏的是對不同意見的包容與對廣大群眾的關懷,希望不久的將來,有更多的人能明白這種現象,而真正去關心與推動,再造一個有尊嚴、包容、和諧的美麗新社會。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