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4-11 22:50:03| 人氣69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書】白石的微光

 

今晚在家中,把白石一文的"草上的微光"很快地翻了一下。

之所以會知道白石一文這人,主要也是基於這一本書:草上的微光。這本書在我這一份工作前的受訓期間,上門的客人所詢問的。而當時同期一起在櫃台服務的同事她知道這一本書,原因是這位作者的書她平日便有在涉獵。於是我便對此書和這一位作者產生了興趣,並把它留意上心,而終於在前幾天把它借了回來。而今天才把這一本書給翻過。

就我個人的感想:白石這人除了用細膩的筆觸及心思之外,可以說他是一個很擅長在看似微不足道及微小的主題上面,去發揮或是追求他心目中美好及光明的那一面特質。

當然生活在人世中,往往會隨著年齡的漸長,愈來愈身不由己,或是在外在及內在的自己扭曲了。白石沒有忽略掉這一點,同時也把這一點仔細地寫下來,而在文章的最後,他會讓文中的主角去發現或是醒悟到自己當初之時的膚淺及幼稚。同時在體悟到這一點時,主角的人格也從舊時,過去的自己揮別,蛻變到另一個心境之中,去進行自己彷彿重生似的人生。這樣講一講好像有俄國小說"復活"的感覺,可是白石的處理方式是更著眼於微小及更為細小的事物及微妙的心理層面。

以"復活"來說,西方的罪惡似乎都會涉及到法律公義,或是宗教,並在這種公開一來一往的激烈論戰之中去刺激讀者的神經,進而到一個"公定"的公理及道德規律。相較之下,白石的這一部"草上的微光"若被當作東方的"罪惡及人性之反思"的代表的話,那它是更為內斂。對於公理及道德之標準,通常都在個人的內心世界中默默地展開,再默默地落幕。而經過此一心役的結束,那種心境上的變化,由內而外,並對於外表產生的影響也是很微妙的。

不過就以這樣子就把"東方及西方"的文學作品做成如此粗糙的分野,也許很不應該。一來這很可能只是作者個人喜好的藝術或寫作表現手法,二來西方的作品也許在內心部分進行反思的也不少,像卡夫卡的"變形記",由一個人的"變化",來看外在世界的顛覆及混亂,和種種的看似必然的脆弱性,也是很有意思的。只能說,東西方的作者在處理自己所關心的主題時所運用的手法及表現方式,通常有外放及內斂這兩種比較明顯的分別,當然也會有介於這兩者之間的方式,而在如何去處理自己的主題方面,則會面對到公/私領域這部分。而端看作者在主題的範圍掌握上,選擇了外放至整個社會或國家,又或是內斂到個人的心境及生活,並在這種種的衝突及碰撞之下所產生及萌發的事物。

白石的衝擊很自然地被我歸納為"內斂派",但是他的企圖不僅僅是如此。我覺得,乍看來他把自己對於良善及美好的期望寄託在主角一人身上,然後讓主角在故事當中經過了一些事件的洗禮,之後才有所體悟和提昇。可是在主角身邊所發生的種種事件,事實上也是作者身處的這個現代社會或是國家的種種浮世繪,故作者在處理文中主角內心世界的反思之外,也說明了他本身個人對於這個世界的道德感及公義意識。

白石的內斂雖是細膩,卻不微小。就像此書的名字:草上的微光,看似平常和微不足道。可是又包含了這個世界的公理,及美好清新的想像。這是我在看過白石的這一本書之後,小小的心得及看法。

圖片的出處: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88467





台長: 夏虫
人氣(69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新】 |
此分類下一篇:【電影】墜落的理由,或藉口:門徒
此分類上一篇:【影】三個白癡:人生操作手冊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