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降冰雪南熱浪
(中央社記者張之晴雪梨特稿)
地球公轉,南北半球四季相反
北半球到處傳出暴風雪肆虐的災情
但南半球時值盛夏的澳洲、紐西蘭,卻熱浪襲人
民眾對地球暖化的現象感受特別強烈。
這個地球到底怎麼了?
最近受到強烈東北季風及冷氣團的影響
台灣終於有了冬天的感覺。
但是沒幾天,氣溫卻又開始回升
厚重的冬衣現在都只能在衣櫃裡「冬眠」了。
台灣的天氣型態原本就不屬於四季分明型
但暖冬的現象近幾年來日趨明顯。
根據氣象局的統計資料顯示,百餘年來(1897-2008年)
台灣平均氣溫上升了攝氏0.8度,平地上升1.2度
都會地區的最低氣溫平均增加了2.1度
難怪人們感覺到「冬天越來越溫暖」
在冬至或農曆新年時,穿短袖吃湯圓、闔家團聚圍爐的情況也越來越常見。
全球的氣候真的明顯的劇變了。
以這個冬季為例,許多國家和地區因天候變化所產生的災情不斷。
如果以台灣為起點向北方移動
以東北亞的南韓為例:新年伊始
降了近70年以來罕見的大雪,癱瘓了全國主要的陸空交通
政府甚至動員軍方和公務員們一起鏟雪除冰,只求路況儘快恢復正常。
再往東邊看,美國西岸的加州除了遇上罕見的暴風襲擊
還因為暴雨成災,甚至可能引發土石流,數百戶民眾被迫遷離。
美國中部數州也因為暴風雪而導致交通受阻
電纜故障導致大停電。部分地區氣溫更一度降到攝氏零下45度
即使平時難得下雪的一些州也罕見地飄下大雪。
大家印象中充滿陽光、海灘、衝浪、比基尼女郎的佛羅里達州
也出現歷史低溫
以往遊客、泳客擠滿海灘的情況不復見。
歐洲也飽受氣候異常之苦。
以英國為例,去年11月先是滂沱大雨而發生史上最嚴重的水患
橋樑、防洪設施遭洪水沖垮
一名警察救災時殉職
部分地區淹水甚至達2.5公尺。
隨著時節進入隆冬,1月份
英國人經歷了近30年來最寒冷的冬天
許多地區厚雪覆蓋,白天氣溫更下探攝氏零下10度以下。
往來於英國、法國以及比利時之間的歐洲之星列車
在耶誕節前因風雪以及酷寒而故障停駛三天
許多急著返鄉過節的民眾被困在車站內又冷又心急
不知何時列車才恢復行駛。
時隔三週,1月初再次發生列車故障卡在英法海底隧道的意外
不排除又是因為氣溫過低所致。
儘管北半球到處傳出暴風雪肆虐的災情
但位處南半球的澳洲、紐西蘭時值盛夏
對暖化現象的感受特別強烈。
以澳洲為例,9月至11月應為春季
卻已經有好幾天氣溫上衝攝氏40度。
當時的氣象專家警告
依據目前的天氣狀況研判
澳洲今年的夏天將會異常乾燥、炎熱。
自此之後澳洲各地森林大火、高溫特報不斷
南澳洲的森林大火一度相當危急
火舌四竄進逼住宅區,許多人被迫棄守家園以保生命安全。
去年初發生於維多利亞州的「黑色星期六」森林大火
更奪走將近180條人命,燒毀四個城鎮
為澳洲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一場森林大火。
當時也是因為高溫酷熱使得火勢一發不可收拾。
今年夏季雖然大小火警依然不斷,幸未再釀成巨禍。
不過,氣溫屢創新高已經讓澳洲人受不了。
首都墨爾本1月更出現了近108年以來最燠熱的一個晚上
當天晚上的氣溫竟高達43度,民眾熱得沒辦法睡覺
只好外出散步乘涼,有些人乾脆直接躺在海邊納涼
醫護人員則忙著照顧不敵高溫而送醫的民眾。
澳洲氣象局的報告指出,2000年到2009年間
是澳洲歷來最熱的10年
連一向涼爽的塔斯馬尼亞州(Tasmania)也出現了42.2度的高溫。
去年8月更是澳洲有氣象紀錄以來最溫暖的冬季。
可怕的是,暖化並不是唯一的氣候異常現象。
去年9月,雪梨遭沙塵暴侵襲
紅色沙塵漫天覆蓋整座城市,空氣品質大受影響。
新南威爾斯州(NewSouth Wales)東北部自耶誕節以來連下暴雨10天
雖然舒緩了當地長期的旱象,但也導致河水暴漲,淹沒了公路、橋樑和民宅。
1月中,當墨爾本出現百年以來最高溫的夜晚時
新南威爾斯州南部的特瑞坡﹝Thredbo﹞卻突然飄起了奇特的「夏雪」
氣溫僅有零下3.9度
而一週前當地氣溫還曾一度飆升至40度。
根據資料顯示,特瑞坡降下1月雪的紀錄僅有八次。
當地雖是滑雪勝地,不過氣溫變化如此劇烈,實在相當不尋常。
在雷聲大、雨點小的哥本哈根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上
各國代表雖然都承認氣候的確在改變
不過卻無法達成具體共識,難以有效防止情況繼續惡化。
全球暖化與氣候異常所造成的影響其實距離人們不遠。
歐洲之星因為酷寒而故障停駛,墨爾本火車則因高溫頻出狀況
暴風雪導致各地航空交通大亂、
行車安全大受影響
學校停課
極冷或極熱的天氣都會導致電力、瓦斯的使用量暴增
恐加速能源危機
乾旱或暴雨嚴重影響農作物的收成,糧食價格日漸攀高。
澳洲警方甚至表示,由於高溫的日子越來越頻繁
民眾為消暑而增加了如啤酒之類酒品的飲用量
使得酒後暴力攻擊事件日增。
有識之士對暖化的現象無不憂心忡忡
他們大聲疾呼
氣候暖化對人類社會的影響廣泛而深遠
從現在起將無人能置身事外
人類應該有所作為,共同遏止情況的惡化。
990126~網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