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2-16 02:34:57| 人氣10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禁忌電影繫列-01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禁忌的刀锋划伤电影的脸

禁忌,是欲说还休欲理还乱的不寻常思绪,是边缘人的边缘前尘与今昔的交错与轮回,是赤裸的肉体遇上了浓烈的火与凝固的冰之时错乱的感觉,而把这些充满伤口与疼痛的细节,磨砺成锐利的刀锋,势必会造成更深的伤害。被伤害的人,是戏中一一晃过闪过的角色,他们在各自的世界中体会彼此纠缠彼此,他们所经历的伤痛,同样是我们的伤痛,那张被划伤的脸,分明是我们各自的镜子中,似曾相认的影象......














片名: Bad Education
译名: 不良教育
导演: Pedro Almodovar(佩德罗·阿莫多瓦)
演员: Gael Garcia Bernal,Fele Martinez,Javier Camara
地区: 西班牙
片长: 105Mins
年份: 2004年
获奖: 入围第62届金球奖最佳外语片等

阿莫多瓦的电影总是笼罩着暧昧难辨的独特气质,蛊惑着人试图推敲出某些情景或细节的含义,并从中得到一些隐蔽的乐趣。近作《不良教育》也毫不例外,一层一层的故事紧紧缠绕,形成了宽窄不一的通道,俨如迷宫所设下的迷障,一步走错将离出口越来越远,最终,拼尽全力也未必能找到出口。

阿莫多瓦所展现的故事总是涉及凶杀、同性恋、色情、精神变异等充满禁忌的边缘题材,尖锐的表现力度总是直指人心,会突然戳痛神经。而这部《不良教育》再度义无返顾地把这些元素归纳其中。这部影片中大部分的角色都是以同志身份出现,但他们的性取向在影片的叙述中只是一个不显眼的标签,阿莫多瓦更多地把关注的重心放在对人性正负两极的思考与所谓教会信仰和教条的讽刺与反思。在他以电影胶片所构成的世界里面,没有绝对的善类,也没有绝对的邪类,邪恶与善的交锋一直潜藏在人的意识里面,随着事件的发展而互相更替互相侵蚀难分难解,真相混淆,最终,邪恶与善殊途同归。

首先,是导演恩里达与演员安琪儿·伊格纳西奥的故事。这个故事贯穿了影片的始终。一个面临创作灵感枯竭窘境的导演,遇上了一个到公司毛遂自荐的演员。两人竟是失去联系多年、关系非同寻常的旧同学,于是,掀出了16年前的故事。而阿莫多瓦对俩人的这一段童年时光的描写是通过安琪儿为恩里达所带来的小说《旅程》进行再现。这个旅程,是充满禁忌与伤口的,它有关两个孩子童年时瓷器班细致而脆弱的感情,有关教会信仰表面的圣洁和内里的污垢,还有关成长所带来的疼痛与折磨。

恩里达在把《旅程》拍成电影的过程中,发现安琪儿其实只是旧同学伊格纳西奥的弟弟胡安,而伊格纳西奥已经于四年前死于非命。恩里达并没有揭破安琪儿的这个谎言,直到电影拍至最后一组镜头。随着当年狠狠拆散他们情谊的莫罗牧师的出现,真相才浮出水面。

阿莫多瓦要表达的同样是一个“旅程”,这个旅程从开始到结束,是十几年的光景,有过教人留连往返的愉悦时光,比如,恩里达和伊格纳西奥在电影院里那段隐晦而不动声色的爱抚;亦有过教人难以启齿的龌龊片段,比如,伊格纳西奥为了让牧师对恩里达网开一面而在圣器室里出卖了自己幼小的身体;还有过教人反思与沉淀的过程,比如胡安出于复杂的动机,联同牧师把亲哥伊格纳西奥毒死,然后冒充他来亲近恩里达,里面充斥着许多复杂的因素,包括人性的贪婪,毒品对个人生命的摧残对家庭的毁坏……

这个充满悲剧性的旅程可以说是阿莫多瓦一段带着自传性质的心路历程,它并不坦荡,沿路的风光一直多变,时而树木繁茂时而鲜花似锦,时而倾盆大雨时而阳光明媚。有妖冶的色彩艳丽的罂粟花开满路的两旁,看着它们的盛放而久久无法把目光收回,终于按捺不住,走下车去采择,走到跟前细看,才发现它们只是永不凋零的人造花……这个旅程的意义因此暧昧难明,而最终,我们都将踏上归途。












压抑

片名: La Pianiste
译名: 钢琴教师
导演: Michael Haneke(迈克尔·哈内克)
演员: Isabelle Huppert,Annie Girardot,Benoit Magimel
地区: 法国/奥地利
片长: 130Mins
年份: 2001年
获奖: 第54届戛纳电影节最佳男、女主角奖等

表面上,这是一部讲述“性压抑”的影片。一位年届四十的钢琴女教师爱莉卡(Isabelle Huppert 饰),由于自小一直受到控制欲强烈的母亲的严厉管教,而缺乏与男性亲近的机会,因此,把她导向一连串极端的行为。外表严峻不阿、冷静淡定的女人,以到录影带店看色情小电影及到露天电影院偷窥别人做爱而发泄长久遭到禁锢的欲望,直到一位年轻俊朗的金发少年华特(Benoit Maqimel饰)的出现,在他猛烈的追求下,爱莉卡终于彻底地放开束缚,与其展开连串的病态与暴力交织的性冒险。事实上,“性压抑”的确是存在于本片中的一个命题,但似乎仅以此作为理解,对导演Michael Haneke的意图,并未得到充分的诠释。

这还是一部讲述人性冲突与矛盾的影片。其中,有母女之间的矛盾、师生之间的矛盾、社会与个人的矛盾、性欲与爱情的矛盾……这些矛盾的存在从一开始就注定相互缠绕,欲理还乱,并对心灵造成了戕害。所以,哪怕女儿对母亲近乎病态的束缚已到了无法容忍的地步,却并不跟母亲决裂,只能透过病态的偷窥欲望与自毁来发泄愤怒与不满。经年困在笼子里的金丝雀,终于失去了飞翔的能力,于是,终其一生,只好与囚笼相依为命;而老师与学生之
间,从被动到主动的角色互换,一开始,平稳而单纯,继续发展下去,却被爱莉卡内心扭曲的性渴望搅拌得无法向着良性的结局发展,最终,爱情在两性之间疯狂的折磨中消失殆尽,从容自由的性幻想被还原成心灵的苦痛与肉体的创伤。

佩服于导演Michael Haneke对场面调度的处理,富有象征性的白色布景从开篇一直到尾声,白色,是圣洁,是荒芜,是苍凉,也是底色。在这样的颜色中,逐渐加入一些灰,一些蓝,一些紫,一些红,最终,成为丰富而并不浑浊的底图,映衬着一幕接一幕戏的发展。人性的光泽与阴暗在此间流连往返,交织着狂乱的幻想与荒唐的索求。

两位演员的表演亦具有震慑人心的力量,尤其是女主角Isabelle Huppert,她把一个貌似刻板冷静,内心却充满了剧烈起伏的欲望的女人刻画得入木三分。其中的二幕让人印象深刻:其一,是爱莉卡在洗手间以剃刀自虐从而获取快感,其二,在女厕所中,爱莉卡与华特的情欲戏。她只许替他自慰,而不许他进入,试图把自己经年所承受的性压抑在瞬间嫁接到喜欢她的人身上。看着他饱受折磨的表情而产生了别人无法理解的快感。当然,男主角Benoit Maqimel的演技亦毫不示弱,事实上,旗鼓相当的角色,才足以支撑起这样一部戏。

记得有人打过这样的比方:爱人,是一把剪刀的两翼,只有通过配合,才能完成“剪”的动作,而在“剪”的过程中,不知不觉,给对方造成了磨损。以剪刀的两翼来比喻爱莉卡与华特最恰当不过了,只可惜,他们并没有等来打磨成剪刀的一天。







片名: Father and Son
译名: 父子迷情
导演: Alexander Sokurov(亚历山大·苏古诺夫)
演员: Andrej Shetinin,Alexei Nejmyshev
地区: 俄罗斯/法国/德国
片长: 88Mins
年份: 2003年
获奖: 入围第56届戛纳电影节竞赛单元


要是王家卫的《春光乍泄》一开始那段以黑白镜头处理的同性缱绻戏已足够让你目瞪口呆,那么,俄罗斯导演Alexander的这部《父子迷情》开篇处两个赤裸的男子长达4分钟的爱抚,会让你更为震惊。尽管,运镜手法极其诗意化,而画面的处理亦相当唯美,光线柔和得像古典派油画的刻画,但是,这一切,都无法掩饰这两个角色之间的特殊关系所衍生出来的撼动性——他和他并非情侣,而是父子。儿子像刚出生的婴儿那样,被父亲紧裹在怀里,身体在恐惧中微微地颤抖,父亲的手停留在他的肩膀,带着安慰与宽容。这不得不惊叹于导演挑战禁忌的勇气,而难得是,该片自2003年于全球范围公映以来,一直好评如潮。

影片讲述的,是一段父子之间带着桎梏的感情。表面是平和而冷静的,但内心其实是无时不充满着失衡的危机。他们住在圣彼德堡,彼此分享着各自的世界,日子无处不弥漫着阳光的温暖。跟随着父亲过去的脚步,儿子进入了军校,有一个漂亮的女友,但感情却显得疏离,直到有一天,她无法忍受他对父亲那超越了常规的感情而移情别恋。父子之间,都为了生活必然的转变而内心交战,却又并不希望轻易地改写生活的现状,因此,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局面。

影片从儿子所描述的梦开始,从父亲所描述的梦结束。儿子的梦中,弥漫着雾气和水份。他赤裸着站在秋天的荒野之中,浑身被细碎的雨水所笼罩。他能够看见父亲,站在他不远处,像稻草人守护着将要成熟的麦田一般守望着他。而父亲的梦,却是漫天的雪。父亲同样是赤裸着上身,站在铺满积雪的屋顶,雪花飘落在他的身体上,随之被体温所融化。而他环顾四周,却并不能看见儿子的存在。他们所经历的人生阶段已各不相同,梦境也因此天渊之别,当然,这两个梦还可以有别的解释,比如,可以说,儿子在现实生活之中,对父亲的爱已经超越了伦理的界限,他甚至跟女友坦白:难道我就不可以同时爱两个人么?以至于在梦中,他仍然渴望父亲能够陪伴左右,因此,他的梦里会自然地出现了父亲的形象,哪怕只是一个模糊的背影。而父亲的梦,其实是对儿子暧昧的爱的另一种拒绝,虽然,他对儿子的爱亦早已经超出了伦理的极限,但理性告诉他,一切都该在一个特定的时间里划上句号。长大的儿子,总有一天,离开他,走上独立特行的路,所以,在他的梦中,比现实更早地,摈弃了儿子在他世界里的存在。

虽然是一部挑战题材禁忌的电影,但所有的镜头描写都显得异常的朦胧、对白也充满了文学的意味。而点到即止的爱抚,显得暧昧而洁净,让人看不到丝毫的龌龊与猥亵。












片名: 河流
译名: The River
导演: 蔡明亮
演员: 李康生,苗天,陈昭荣,陆筱琳
地区: 中国台湾
片长: 114Mins
年份: 1997年
获奖: 第47届柏林影展银熊奖等

对蔡明亮的电影总是又爱又恨。看他的电影总是需要足够的耐心与坚持,要不然,那些冗长拖沓的剧情,总是会让人无端地生出厌倦与疲惫。没有谁的电影会像蔡明亮的电影这样让人压抑窒息。个人化的叙事冰凉缓慢,几个人物对白很少,在缺乏变化的长镜头支配下,上演着日常的二三事,我们几乎不曾在意的现实细节,在他的镜头下变得前所未有的明显。这部《河流》也并不例外,很少有一个导演,会如此执著于浑浊而灰冷的画面色调,由始至终,充斥在每一个情节之中,似乎鲜艳的颜色在他的故事里,是一个充满悬念的禁忌,并不轻易去触碰。而这部《河流》在脑海中挥之不去的,就是电影一开始那条充满着恶臭意味的污水河,尽管是隔着银幕观看,却似乎有一股腥臭味儿扑面而来。

《河流》与《青少年哪咤》、《爱情万岁》组成了蔡明亮的《水》三部曲。在《青少年哪咤》里,小康只是一个外表青涩的辍学小青年,他与开出租车的父亲的关系平淡疏离,整天开着电单车在城市里游荡,暗恋着异性恋者阿泽,却无从表白,并对自己的性取向感到困惑,而到了《爱情万岁》,李康生勇敢地穿上了女装,爬上阿泽的床,在他熟睡的脸上留下一吻。到了《河流》,角色之间的遭遇似乎并没有改变,却更加地趋于极端。

李康生尽管与女性存在性爱却依然无法转变性取向,生活的压迫,已经让他无力再纠缠与思考这样的问题,为了维持生计,他甚至为一部电影充当替身,演一具污水河上的浮尸。而当他结束了这份临时工作的时候,脖子却得了一种怪病,脖子酸痛的同时,已无法挺直,试用过一切正药与偏方都没有效用,于是,已退休的父亲带着李康生到外地求医。俩父子的关系依然是疏离的,母亲在外头有情妇,而父亲却成了同性恋,流连于街头寻求年轻身体的慰籍,这成了他老年生活中最大的消遣,某次,还勾搭上与李康生年少时一直暗恋的男人阿泽。

全片一直备受争议的一幕,是小康和父亲在一同志聚集场所的暗室里,上演了一场同性恋加乱伦戏。蔡明亮用了自然光来处理这段长达十分钟的戏,我们只能看到隐隐约约的两具人体,在黑暗中,试探,游离,伸展。互不知情的俩人,开始互相爱抚,自慰。长镜头所营造的缓慢与延续的黑暗给人造成一股巨大的压抑。完事后,父亲亮起灯,发现刚才给予对方温存的,竟是血肉相连的父子,父亲一个巴掌,力不从心地掴在小康的脸上,然后转身离开。表情的抽搐与无力,远远大于意外的惊诧。一夜亲密的同性肉体交织与现实生活中关系疏离的父子,在这样逼仄的场景中,形成了极端的冲击。

阴雨连绵的季节,死水沉寂的河流,个体生命中肉体与精神的双重疾病,构成了蔡明亮电影的禁忌符号。如今,他依然乐此不疲地,用电影胶片挑战着我们的承受极限。



台長: 『貓仔』
人氣(10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