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四面環海,有口褔大啖海鮮。不過,你或許知道怎麼挑最新鮮,怎麼煮最美味,但對於海鮮的營養價值,就少有人真正了解,更存在許多迷思及偏見。
在各式海鮮中,魚類是最常食用,相關研究也最多的一種。「遍查文獻及研究報告,都肯定吃魚比吃肉健康。」新光醫院腎臟科醫師江守山表示,魚可以減少心血管疾病、癌症,並有益於胎兒、幼兒腦部發育。
為什麼吃魚有這麼多好處?得從它的營養特色來分析。
優良蛋白質來源
魚類是很好的蛋白質來源。
蛋白質Protein源自希臘文,意思是「第一」、「重要」。蛋白質是維持身體健康不可或缺的營養素,成年人每天每公斤體重需要0.8~1.2公克的蛋白質,成長中的青少年、運動員、孕婦哺乳婦、病人…,則需要更多的蛋白質。
蛋白質由多種胺基酸組成,其中人體不能自行合成或含量不足,需由食物中攝取的有8種(小孩9種),稱為「必需胺基酸」。食物含有足夠的必需胺基酸,就是完全蛋白質,或稱優質蛋白質。依蛋白質效率(Protein Efficiency Ratio, 簡稱PER)來看,PER值愈高,品質愈佳,在優質蛋白質中,魚類的PER值(PER=3.6)僅次於蛋(PER=4)。
肉類也是優良蛋白質,但以魚類為主要蛋白質來源,還有其他好處。
首先,魚肉較少結締組織,口感細緻,容易消化。台大醫院營養師賴聖如表示,「所以幼兒添加副食品時,常從魚類開始。」另外,手術後的病人吃魚也有助復元。
另外,魚的熱量通常比肉類低。以1兩 (約30公克)的肉和魚類相比,熱量相差約30~45卡左右(以油脂量較少的魚肉計算)。不只魚,其他海鮮如有殼的蝦、貝類;頭足類的花枝、軟絲…,也是低熱量,高蛋白的食物。
此外,根據《循環》期刊上發表的一篇研究顯示,多吃魚的人,體內瘦體素(leptin)含量較低,研究人員認為,瘦體素分泌太多時,身體會忽略它所發出「停止進食」的訊息。
所以,多吃魚也有助控制體重。
獨特的脂肪酸組成
「魚和肉最大的差異,在於脂肪。」賴聖如指出。
脂肪只是總稱,其中包含多種不同的脂肪酸,可分為飽和脂肪酸及不飽和脂肪酸(又分單元及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簡單的說,飽和脂肪酸就是放在冰箱會凝固的油,例如豬油、椰子油、植物奶油(乳瑪琳)…等。飽和脂肪酸會刺激血膽固醇上升,但不飽和脂肪酸卻能降低血膽固醇──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俗稱壞的膽固醇),減少血栓形成及中風機率。海鮮的飽和脂肪酸含量極低,並以不飽和脂肪酸為主,2000年美國心臟醫學會便建議心臟病人多吃魚,至少一周2次,一次2盎司。
更進一步分析,多元不飽和脂肪酸以ω-3和ω-6最重要,都是人體無法自行製造,必需從食物中攝取。ω-3和ω-6應維持一定比率,現代人飲食中ω-6偏高(來源包括肉類、植物油等),被認為是許多病變的原因。
根據美國RDAs(Recommended Daily Allowances)每日推薦攝取量,ω-6為總熱能攝取量的5%,ω-3則為1%,一般建議ω-6與ω-3的比率為4:1~10:1,但目前美國平均ω-6與ω-3的比率約為8~9:1,甚至有調查高達20:1。因此美國國家學院、美國心臟協會、國際脂肪酸研究學會等,均建議限制含大量ω-6的食物,如葵花油、花生油、玉米油;並補充富含ω-3的食物,如深海魚類。
賴聖如指出,ω-3以DHA、EPA為主,除了有助視力保健及幼兒腦部發育,最近更有研究發現ω-3能降低乳癌、結腸癌、攝護腺癌…等癌症的機率;並能與體內前列腺素前驅物競爭,降低發炎反應,例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症狀。特別是關節炎用藥COX-2抑製劑連續出現心血管副作用,更讓人對ω-3的效果充滿期待。
並不是油脂多的魚,就含有豐富的ω-3。
像鯖魚、鮭魚、秋刀魚、鰹魚、沙丁魚、鯡魚…,油脂豐富,ω-3含量也高;但虱目魚、烏魚雖然油脂多,ω-3卻不高。
完整的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雖然需要量極低,卻是體內多種生化反應的催化劑,也是人體細胞組織與酵素組成的關鍵物質。
例如鋅,與細胞分裂及生長發育有關,有助傷口癒合、精子製造及自由基的排除。
碘是甲狀腺素的主要成分,缺乏時將導致甲狀腺腫,即俗稱「大脖子」。早期新竹、南投、宜花山區住民曾有許多人因為缺碘造成大脖子,直到食鹽加碘才改善。
鉻與血糖調控及兒童視力保健有關;銅與骨骼及結締組織的構成、酵素反應及熱量代謝有關,缺銅也會造成貧血。
近年來深受重視的硒,是天然抗氧化劑,能活化glutathione peroxidase酵素(抗氧化酵素,為體內自由基清除系統的一員),硒因此被認為能降低攝護腺癌、大腸癌、肺癌,及預防心血管疾病。
賴聖如表示,隨著飲食精緻化,開始有微量元素缺乏的問題。而海洋食物堪稱微量元素大本營,例如富含有鉻、鈷、鋅…的牡蠣,微量元素含量最高,只要6顆能達到1天鋅需要量的1.5倍;藻類則能補充碘、鐵、銅;鮭魚、鮪魚則含有硒。另外,如吻仔魚、蜆含有豐富鈣質;秋刀魚、沙丁魚富含維他命D,可幫助骨骼及牙齒生長,預防軟骨症及骨質疏鬆的發生。
海鮮膽固醇高?
很多人認為海鮮膽固醇高,尤其是蝦、蟹、花枝。
賴聖如說,食物對膽固醇的影響,其實要看升膽固醇指數(飽和指肪酸/膽固醇,稱為CSI值),事實上,海鮮的飽和脂肪酸極低,換算下來,任何一種海鮮的CSI值都比肉類(包括雞肉)更低;看似不含膽固醇的椰子油、棕櫚油等,CSI值卻超高。
而且,海鮮的膽固醇集中在內臟、卵黃中,去除這些部分,就是低膽固醇食物,熱量甚至比去皮雞肉還低!
所以,中老年人也可以放心食用海鮮,當然,需嚴格控制膽固醇的人仍需有限度攝取。
花枝、軟絲等頭足類海鮮,其實熱量低,不必擔心膽固醇,而且較沒有污染疑慮。
吃海鮮容易過敏?
常聽到吃海鮮容易過敏的說法,其實,幾乎都是因為吃了不新鮮海產,因細菌分解蛋白質產生過量組織胺,而引起的不適反應,雖然症狀一樣,但並非真正的過敏。
少數人天生缺少分解組織胺的酵素,即使是吃現撈的新鮮海產,也會因為少量的組織胺而引起過敏。
反過來說,想減輕過敏的症狀,尤其是患有過敏性鼻炎、氣喘等疾病的人,還應該減少攝取含較高ω-6的肉類及植物油等食物,並適度增加含有ω-3的魚類才對呢!
《轉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