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以為導演的工作就是「創作」,創作不就是憑直覺抄一碟色香味俱全的菜就行了?當然不是的,「憑直覺抄菜」只是導演工作中的一小部分,前期還需要大量資料搜集、消化資料、不停地反芻作品要傳遞的核心理念,同時要整理出自己的觀點;然後建構角色、台詞、場景、情節順序、加入音樂、道具、服裝、燈光及其他多媒體元素等,其中要增減、協調各個元素,當中最惱人的莫過於溝通的過程,要指導演員、開技術會議,製作人又會隨時發出超出預算的警告。演出完了又要面對評論人及公眾的批評和意見,整理好這些批評和意見之後,就要開檢討會議,看看有沒有改善空間,以及重演的機會。其中,導演的工作還包括為整個演出向公眾負責,因為評論人和觀眾不會知道、也不理會整個創作過程的來龍去脈,只要他們說一句「這演出真垃圾」,導演就要負全責,之前所付出的一切亦會一筆勾銷。相反,導演亦有可能因大眾的讚譽而揚名立萬。
看來當評論人真容易,隨便為演出套兩句甚麼研究理論之類的觀點,就可以為演出引伸出「弦外之音」,讓讀者產生「言之有物」的感覺。「借題發揮」是評論人的強項,有時候,是借演出來印證理論觀點;更多時候是借演出來替自己詮釋觀點、行銷論述。
而大多數觀眾很喜歡以「消費者」自居,物超所值就最好,物有所值是應該的,否則都是垃圾,我買票入場就是「衣食父母」,我娛樂的選擇多得很呢,擁有娛樂選擇權就是神,而這也是身為「消費者」唯一可以擁有的。
如果去訪問作者,他們可能會說:
「你睇到乜咪係乜囉,最緊要你有所得着。」
如果去訪問評論人,他們可能會說:
「乜嘢現代、當代…乜嘢主義…乜嘢類型不類型……駛乜分得咁清楚呀?你鐘意點寫咪點寫囉。」
如果去訪問觀眾,他們可能會說:
「乜話?!乜春…當代…主義…話?!你嗡乜春啊?我只識分『好睇』同『唔好睇』兩樣嘢!」
我們不妨將「作品」、以及「對作品的評論」,看作是兩個完全獨立的單細胞,兩者有關係,卻是完全分開的,不妨試試把「對作品的評論」獨立看待,試着對評論再作「評論」。
所以很多評論人在標題處會這樣寫:《論XX主義的思想──以XX劇作為例》,這樣寫是公開表明把藝術作品作為印證論述的「例子」。
另一些評論人會相反地寫:《XX劇作──發現城市的病症》,這樣寫是公開表明自己「借題發揮」,評論人是因為XX劇作,而引發他/她發現了城市的病症,重點同樣也不是「藝術作品」本身,而是「作者如何發現城市的病症」。
因為大部分藝術評論都屬於借藝術作品去詮釋別的東西。所以,我們不妨試試把「藝術評論」獨立於「藝術作品」之外來觀看,然後試着對「藝術評論」再作評論。
關於藝術評論:(以下五步驟,是從網路上看到,供參考。)
1
首先是嘗試去界定或暫時去界定哪些東西在哪些條件之下可以成為「藝術品/作品」,然後看看該「藝術品/作品」能引發甚麼樣的回應。
2
這些回應,如果要發展成所謂「有建設性的藝術評論」,就要看看這些回應有否使用特定的「話語」來表達。
3
這些「特定話語」包括:藝術哲學、藝術史、藝術理論等。只有把藝術作品嵌入到更龐大的脈絡中去,方能認識「藝術作品的情景」,才能作出有理據的觀點和回應。
4
另外,亦可應用社會學、心理學、符號學、詮釋學、現象學、認識論等等,應用不同的人文學科切入探討藝術作品的不同面向。但要注意的是,不管是應用女性主義、文化研究等任何學科,每當我們把藝術作品置放在任一範圍裡討論時,都可能會得出特定的結論,這就像是帶着有色眼鏡來看世界。
5
初步的藝術評論,可以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對作品的內容描述。
第二階段:了解作品的歷史或社會背景。
第三階段:了解作者生產/製造作品的目的。
第四階段:根據蒐集的所有資料,提出自己對藝術作品的個人有理據的意見。
帶着有色眼鏡不是問題,因為徹底和絕對的客觀是不可能的。但我們可以探討藝術理論及各式研究理論在藝術評論中到底有何意義?以及,評論人是不自覺地使用了某種理論來思考問題嗎?還是故意使用某種理論來切入,以求獲得自己預設的想法?又還是評論人根本是借評論來行銷自己?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