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11-21 02:31:41| 人氣2,62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日本武士刀收藏者的最愛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千錘百煉始成好刀

日本刀以造型和長度,分成太刀、打刀、肋差及短刀。太刀及打刀長在六十公分以上平安時代(十二世紀)末期到室町時代初期,流行佩帶太刀於馬上或儀仗典禮;室町時代中期(十五世紀後半)到江戶時代末期(十九世紀中葉),則開始使用打刀,刀長在三十公分於六十公分之間者則稱做肋差;三十公分以下則稱做短刀。

成就一把好刀需要經過不斷地冶煉高溫加熱反復折疊、錘平,尤其為使刃口更為堅銳,還需使用兩種以上的鋼材,並將之錘煉如剃刀般鋒利,如此反復的錘煉,使武士刀的鍛造成為日本工藝的極致代表之一。

如何鋻賞一把好刀?首先曲度必須優雅,也就是所謂的刀資,同時造型勻稱、刃紋講究,就連與之匹配的刀鞘的質感與圖案、纏繞刀柄回旋繩線的特殊設計,都極盡考究,所以盡管鍛造方法人人皆知,但隻有極少數名家精心冶煉的刀,纔會被武士真心接納為肢體的一部分,並為其後世子孫代代相傳。

階級與身份地位的像征

平安時代,單刃的武士刀雛形已成,歷經鐮倉時代一些卓越的鍛刀師不斷試驗改良,使得武士刀的光芒越來越耀眼。在這三百年間,刀是戰鬥中主要使用的武器,但十六世紀中葉槍炮的大量使用,使得武士刀越來越少用於戰爭中,反倒是經常用在儀仗的典禮裡。一直到公元1868年,明治下令禁止配戴刀劍,武士刀終於成了博物館或私人的收藏對像。

日本江戶時代的人們,將配刀當作武士道與儒教結合的像征。隻有高階層的武士纔可配刀,而其他的務實,或一般人民則不能配刀,所以武士刀其實是分明社會階層的標志。

寶刀配英雄,任何武士無不以擁有好刀為畢生夢想,並希望將之如武士爵位般世代傳承給兒子、孫子 ,但這種令武士驕傲的傳統精神與儀式卻已逐漸式微,尤其二次大戰後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盟軍規定所有武器充公,武士刀更走上日漸凋零的命運。

圖片鋻賞二:日本現代武士刀
總長度:110公分,刃長:76公分。

作者:水野正範,日本大阪界市人(已故),是日本近代關西地區有名刀工。他的作品屢次獲獎,並受到國際廣泛肯定,作品規整精密,握把的長度與粗細恰倒好處,手感與穩定性特佳,在日本是上流社會及劍道愛好者所追求的上品,極具升值潛力。 此刀開血槽,氣勢雄渾,刀資優雅,作於昭和五十一年(1976年),是作者一生中創作水平高峰期,制作態度嚴謹,技法工整,是日本現代名刀典範作品。鍛造工序完全遵古法制作,不論造型或水波紋藝術均超過古刀水平。
浮世繪與武士刀

根據歷史的記載,葡萄牙人在日本戰國時代(注:自西元一四七0年[應仁之亂]起,至一五七三年豐臣秀吉統一日本為止)初期,首先將西洋文明傳至日本。相反的,日本文化卻因江戶時期(注:指由德川家康所創的德川幕府時代,從西元一六0三年到一八六八年止)德川幕府實施[鎖國政策]的影響,遲至十九世紀初纔被介紹到歐洲。當時最令歐洲人訝異與感興趣的乃是浮世繪(即風俗畫)和日本刀(即武士刀),因為這兩樣東西的藝術韻味及制作技法,均遠遠逾越西洋人的想像領域。浮世繪因對日後在法國興起的印像畫派,產生了相當大的影響而廣為人知,可是武士刀卻在人們先入為主的偏差觀念下,一直被視做單純的殺人工具而被冷落一旁,甚至延至今日,一般人仍對它持有一股莫名的畏懼感。

實際上,在西元一八七六年明治天皇頒布[廢刀令]以前,武士刀除被用做護身的武器外,同時還被日本人視為像征民族傳統精神的一項靈器。現在,雖然它已不再具備實用的價值,但不可否認,它在日本民族美的意識演變過程中,仍居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如果單以現代科學的眼光來評估,武士刀僅是一種純粹由碳鋼冶煉打造出來的銳利刃物似乎並沒有什麼藝術價值。可是由另一個角度來看,卻又不難窺出它在歷史發展的經緯裡,不僅凝聚了外國人所不易理解的武士道精神,同時也充分地展現出日本人在克服自然環境方面所下的苦心。有人說:[若欲了解日本這個民族,就應先窺知其對美的認定標準;若要洞悉日本人對美的認定標準,則必須先從武士刀著手。]乍聽之下,這句話仿佛略顯誇大,可是當我們明白武士刀的整個歷史後,就會發覺它乃是一針見血的灼見。

由日本的文獻考證,可發現武士刀最早出現於古墳時代(注:由西元二00年至七七一年)中期。當時的原料以煉鐵為主,形狀則仿造我國的劍而呈直形,到了平安時代(注:西元七九四年至一一九二年),原料改為略經粗煉過的銑鐵,外觀則依舊保持棒形,及至室町時代(注:西元一三三八年至一五七八年)以後,由於武士階級在政治社會中扮演的角色加重,武士刀也隨之有了革命性的轉變,不但原料由出羽(即島根縣)產生的水鋼和千草(即兵庫縣)產生的火鋼取代了原有的銑鐵,形狀也從直形變成微向後傾。此外,階級的制度化與戰爭形態的改變,亦直接促成了短刀與脅差(注:即武士所佩雙刀中較短的刀)的誕生。
眾所周知,日本是資源貧乏的島國,除去少量鐵砂之外,當時根本采掘不到易生高溫的燃料礦源,自然環境的惡劣,使早期煉鋼隻得使用一種叫做[松炭]的燃料(注:即是把紫薪燃燒至半途予以熄火後所制成的木炭)。松炭燃燒時的最高溫度雖可達攝氏一千二百度(注:鐵的完全熔解溫度為攝氏一千八百度以上),但卻含有燃燒時間不長的缺點,故中期以後的煉鋼改采[佐倉炭],遺憾的是仍非理想。一直到距今約三百餘年前的江戶時代初期,一位住在現在和歌山縣田邊市,名叫備中屋長右衛門的人,發明出一種能長時間保持攝氏八百度左右低溫燃燒的[備長炭]後,這項難題方告解決。



制造過程大費周章


當武士刀於十九世紀末期流入西方時,歐洲國家已能憑恃其優越的科技,將武士刀中所含的各項成份一一解明,唯因限於對其冶煉過程的無知以及對日本風土文化的陌生,反而一直未能制造出堪與武士刀匹美的任何刃物。
經由各項資料顯示 ,武士刀的冶煉打造固然頗費周章,但大致上可分成下列五個階段:
(一)、在鐵砂中摻入適量的石英粉和木炭粉,並以腳踏式風箱(注:後改為手拉式)將其送進熔爐燃燒。經過三晝夜的持續燃燒後,鐵砂即變成半熔解的粘稠狀,這時再除掉浮於表面的一層雜質,並使之冷卻凝固成板條狀的生鐵。
(二)、先以鐵錘將第一階段的成品(即板條狀生鐵)打碎,重新摻入石英粉與木炭粉後,加熱冶煉,經過此一階段所冶煉出來的,乃是含有大量碳成份的[玉鋼]。
(三)、玉鋼質地雖硬但有易脆的缺憾,為彌補其缺失,逐以[淬火冶煉](注:即先把玉鋼燒至適當的溫度再用水漬法增加其彈性)的方法,先以炭火將玉鋼燒成紅軟的狀態,再取出敲打,此時玉鋼中,所含的大量碳,即會隨著敲擊而與火花一並逸出,俟敲打至稍具刀型時,再采瞬間淬火的手法使其冷卻。如此經過反覆的[淬火冶煉],玉鋼即會慢慢變成純度和彈性俱佳的[軟鋼],這就是武士刀原始的刀蕊部份。為何刀蕊部份就得歷經三個階段來打造冶煉呢?其目的乃在:(1)除去玉鋼中所含的雜質以減輕重量,(2)使玉鋼裡含有的碳保持均一,(3)增加玉鋼的韌性以防折斷,(4)可強化日後刀面所呈現的素質美。
(四)、經由第三階段所冶煉出來的刀蕊,雖擁有適切的彈性,但卻大大降低了原有的硬度,因此第四階段時,就先在刀蕊兩側包上了一層硬度較高的玉鋼(稱做皮鐵),再在刀背部份覆上碳含量較多的玉鋼(稍做棟鐵),然後反覆進行[淬火冶煉],以完成武士刀的初步雛型。
(五)、當刀身成型後,即開始進行[黏土冶煉],以使刀鋒部份達到堅硬銳利的境界,由於此時尚需在刀身上雕制出具有深度及美感的刀紋,故所下的功夫要比前四個階段復雜。首先,在刀身全體塗上一層含有砥石粉與碳粉的黏土,同時刀鋒部份要較其他部份為薄,然後再施[淬火冶煉]。俟塗上黏土的刀身燒成紅軟後,其刀鋒部位因附著的黏土較薄故頗易敲打,而且淬火時的收縮作用也較其他部位為快。此時敲打的力量若能維持均勻,則刀鋒很快地就會變得即薄且硬。相反地,黏土附著較厚的刀身兩側與刀背部份,因淬火時的收縮作用較慢,故仍能保持住其原有的彈性。
經過上例五階段的冶煉打造,武士刀尚需通過研磨、雕飾、裝置套柄等細部作業,方算大功告成,由此可知一把武士刀的完成,實是包含了刀匠的無數心血。

台長: what's your name?

您可能對以下文章有興趣

人氣(2,62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