藉著統計(班上同學)出席率,說明學生出席率與老師教學品質的關係(以及學校通常的審核標準)
來切入
1.理想性/精神性 的目標
2.一個助人者,「如何幫助?」「以何為本的助人?」便由他所採取的助人方式(EX會談方向/用語)反應出了他背後所本的思維價值/專業脈絡 然而,種種皆可能來自工作者的成長經驗/從小到大養成的脈絡。
迴響:老師一開始提及這個「統計議題」的時候,我大概猜想到/可以理解--老師可能想表達的是說「數字的盲點」--但我沒思考過「由我們上課的同學出席率」切入,這樣符合日常的舉例,對我來說有「異常」深刻/真實(或說是歷歷)的感受性。一來是逼得自己不得不重新思考這個關於數字的議題,二來是第一次感受到「理論與日常(實務現象)的深切結合(或說應用)」。
文本的互相分享
1.還好只是小組內的互相分享
我一開始好擔心。因為我沒想過「文本會被當成老師的教材」要對其他同學的公開。我想,在我知情(文本會公開)的形況下,以及我不知情的情況下,我所寫出來的東西應該會不同吧!(雖然我不是不能接受公開觀摩文字的人)
然後是對小組成員的互相分享--那我就不擔心了,或許是因為跟小組的同學比較熟識,所以當需要被分享我寫的東西/我思考的事情/我的情緒等等,我不會覺得難為情。
2.幫對方畫重點。當重點重覆畫到?如果想表達的重點沒有被畫到?反映了什麼?
當重點重覆到:哇!很高興我想表達的事情我有完整表達到!(所以是認為自己的表達能力/主要指的是文字書寫能力/用字精確度/敘事脈絡能力佳等等)很高興我的夥伴和我有一樣的看法/想法!很高興我的夥伴「懂」我。
當重點沒有重覆到:其實不會覺得感傷--代表的是一種…重新檢視自己的語表能力/或許是其他人的脈絡中,不會覺得這個事情是特別的(而對我來說是在意的/重要的,一種重新認識自己的感覺,是愉快的)相對的,夥伴自己認為重要的,我卻沒有畫到線的地方,則是我更認識夥伴:「原來這件事情的發生對你是有特別意義的!」可以增加彼此的適配性,這個經驗對我來說也是愉快的!
3.我注意到每個人寫的文本形式的不同。
有的人認真的記下課堂中一一發生的事件(雖然有點像流水帳的形式)我感覺到他是一個很認真的同學,對於課堂中的進行,一一的記下來。並且著重於比較會談「技巧」方面的事情。有的人從以為的課堂形式去比對老師實際上的授課方式,來描寫,讓我覺得挺有意思的。而我自己單純的就「我記得的事情」「有印象的事情」來描寫。
[敘事]
同學分享了畫線,以及該組的反思。
老師問說有沒有同學要來嘗試說說「反映了什麼?」
我OS:他們可能認為…
同學A:他們認為…
我覺得同學A的解釋根本精闢!分析/統整的抓綱要很精準。
經過老師的說法,對我產生了一些省思。如下:
「懂」
1.「聽」是理性的過程
當「只有」一個命題(假設)出現,就不要先把(對方的結論當結論,且注意自己接下來的回應方式會不會造成同等效果,並注意(盡量)避免此效果的發生。)
「人要不是走投無路,是不會被放到工作者(社工)手上的」
這兩句話給我的震撼好大!!有一種當頭棒喝的感覺。是一種…好準唷!突然深刻地意識到自己的迷思存在,而且常常用這樣的方式在做(我理解中的)會談(或者說和朋友/家人聊天)可以說是整堂課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兩句話。
2.「只是聽懂了」cf「發自內心的感同身受」?「聽懂一定要真的感同身受嗎?」cf「同理是真的感同身受嗎?」
還沒有認真地思考(沉思?)這些問題,但這是我從老師的發問中聯想出來的其他問題。是自己的(刻意)不去思考還是真的無暇思考?疲於思考?又或者是「不願意去碰觸,深怕推翻自己原有的理解/認知?」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