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1-03-24 20:29:52| 人氣8,19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6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親情救贖》高橋和巳

★家庭內的暴力是有系統的。憤怒總是會在特定的「心理狀態」下爆發。雖然引發憤怒的「心理狀態」因家庭而異,但施暴的孩子都會覺得「我為父母做到這個地步,他們為什麼還不懂呢?」一直以來都為父母而活的情緒越強烈,父母越缺乏理解,暴力行為就會越激烈。

★因為是親子,所以孩子依賴父母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反過來說,也因為是親子,所以父母依賴孩子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親子之間擁有這種雙向往來,才能建立良好的關係。但如果為父母一直以來承受的痛苦,導致依賴變成單一方向,孩子的痛苦就會擴大。

★父母對孩子的期待,是過去自己求而不得的生活模式。

★任何人都曾自問「活著的意義」吧?但受虐兒(者)的自問,更日常、更迫切、也更冰冷。受虐兒(者)確認自己存在的唯一方法,就是自我壓抑。自己「會忍耐嗎?」如果會忍就沒問題,自己就會是「存在」的。如果不忍耐就不行,自己就「沒資格存在、不存在」。「普通」的孩子透過滿足欲望,確認自己的存在。「受虐」的孩子則透過忍耐欲望,確認自己的存在。這種反轉的存在感,將建立不同的心理系統。如果只有忍耐才能得到「存在」的「實際感受」,就無法產生「活著的喜悅」。因為只有在自己的欲望得到承認、獲得滿足時,人才為有喜悅的感覺。

★父母如果肯定自己,就不會否定孩子。父母如果肯定孩子,也不會否定自己。

★我們在人生中追求的事物是建立心理系統的基礎,也是生活的動力。所以這樣的事物也反而單純。心理系統的第一層是「安心」。第二層是「愛情」「金錢」與「讚賞」。

★你的母親與普通母親不太一樣。所以我覺得你吃的苦也與別人不同。......雖然獲得食衣住的照顧,卻完全沒有得到精神方面的照拂。換句話說,得到稱讚、遭到責罵、對母親撒嬌、受到嚴格教導、一起想辦法......之類的親子交流,他從未體驗過。這點使他留下心靈成長的致命「傷」。「不懂母親」,所以也「未曾當過孩子」。不知道該如何複製母親生活型態的她,就無法建立「普通的」心理系統。

★孩子品嘗到美味的食物時,能夠與母親分享喜悅,這樣的體驗是與他人產生共鳴的原點,將成為他們建立人際關係的基礎。

★「輕度發展障礙」最主要的障礙,就是無法充分理解人際關係。這樣的人沒有能力推測他人的想法,所以也看不見孩子的心情。

★「活著」需要追求愛情、金錢、讚賞,需要與他人連結,但「存在」只需要自己一個人就能圓滿。「存在」需要的不是連結,而是需要能力去感知其實在心底深處已經串聯在一起的事物。這樣的狀態「並沒有」生活在社會的關係中,所以自己不會受到限制,當然也不是死去,只是「存在」而已;也因此能夠超越社會,與人、與事物、與自然、與所有的一切連結。

★長久以來相信的「生(善)建立在「普通的」心理系統上。.......如果想要接受死的事實,就必須從根本重新質疑「生=善=活著的真切感受=社會的存在感=心理系統」這樣的作業就是中年危機。

★維繫自己與一直以來珍惜的人的連結是「善」。破壞這樣的連結是「惡」。因為有善惡,「這個世界」的存在感才得以維持。平等接受善惡,就是「社會存在感」的相對化。

台長: Camille
人氣(8,191) | 回應(0)| 推薦 (6)|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文字玉 |
此分類下一篇:10倍速影像閱讀法
此分類上一篇:《此刻最美好》高愛倫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