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應該先稍微解釋一下,國會中的工作環境比較特別一些,所謂的「同事」通常不侷限在同一個辦公室中,大多是泛指「同在這個工作環境中、彼此認識、相熟,也可能是因為各種因素而在工作上彼此支援的國會助理們」
我們最堂聽見的,就是許多人在抱怨政治,認為政治「很糟、很爛、很討厭」,可是近一步請問各位是怎麼個爛法、或者你認為怎麼做才對?如果碰到哪些問題你會怎麼做?
大家的回答幾乎就是「唉呀,我不想談政治」。
政治工作其實有很大一塊,是為了要「分配眾人的利益」。尤其是當道了總統、行政院長、地方縣市長...這樣的角色,「如何公平地分配利益」就成了最重要的工作。
既是分配眾人的利益,當然也是管理眾人的事情。你如果在這個過程中間說話越大聲,你重視的利益就會被越加重視;而我說的不是在街頭或是BBS上大聲而已,你必須實際接觸國會、透過體制去進行改變。
洪仲丘案件雖然引起25萬人上凱道,但是最後軍審法應該改革的配套卻全部都遭到軍系藍委利用KMT多數的優勢,擋在程序委員會外、排進不了議程。這樣的結果,我想請問上街的25萬公民們:你們知道嗎?事實上,不管是電子或是紙媒都有相關報導;或許報導的幅度沒有圓仔從棲架上摔下來來得多。
但本質上還是只有一個重點:大家關心這件事後續要推動的工作嗎?大家知道該怎麼做嗎?大家訴求軍終審判制度改革,但倘若只將軍法體系移交給一般司法體系就足夠了嗎?會衍伸出哪些問題亟待解決?如果配套法案都被卡住了,會產生甚麼樣的結果與衝擊?
因此,縱使是號稱有史以來台灣最多自發性公民所參與的活動,但可能真的就只是「發洩一下」而已;其用心程度比起一夜情來說不會太多。
倘若真是如此,又有哪個立委或行政官員會感到壓力或是害怕?換句話說:立委的怠惰、官員的昏悖,還不都是握有投票權卻每次投票都搞不清楚狀況的公民們自己搞出來的?
政治是必須親身參與的,否則無法改變現狀。而上街頭遊行或是上BBS打打嘴砲頂多是「撼動」一下現況而已,一旦後續的監督和關助消失之後,你在乎的利益在政治角力場上就會被聲音更大的給蓋過去。
你說不公平、你說不客觀、你說骯髒、你說紊亂?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