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語言的「眉角」
【聯合報╱廖玉蕙】
生活當中,經常發生雞同鴨講的狀況:孩子覺得父母難以溝通;老師驚詫學生缺
乏家教;老人家感嘆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當我們用著非常家常的語彙和人溝通
時,有時竟會產生詞不達意的無力感,所以,有很多人因而養成讓人十分厭惡的
口頭禪,在每句話之後,外加:「你懂我的意思嗎?」
前陣子,讀蔣勳《孤獨六講》,對其中的一段話,深表贊同。他說:「當我們用超
出對話的角度去觀察語言,語言就會變成最驚人的人類行為學,遠比任何動物複
雜,這裡還牽涉到很多人際關係。」
蔣勳想要表達的和我閱讀後的體會,也許根本南轅北轍,但我直覺這話便是我們
之所以要強調語文教育的核心重點所在。文字絕不止於白紙黑字上的局限意義,
字典可以幫我們查出字意,卻沒辦法讓我們洞悉由文字串成的一句、或一段話的
多元及深層底蘊;往往必須透過老師的解說、同學的反覆討論及自己的深心體
會,才能逐漸識透其豐富的意涵。這些學習過程,可以幫助我們在溝通時能逐漸
了然看似簡單語言背後的複雜層次。
有時使用素樸簡淨的語言,表達相似的意思,卻見彼此臉紅脖子粗甚至氣急敗
壞!黃春明的〈魚〉裡相互疼惜的祖孫二人為了一條掉落的魚憤而追打、對喊就
是其中的典型。它間接說明了語言的歧義與細膩解讀的重要。譬如:同樣一句帶
著驚嘆號的「死相!」是撒嬌,也可能是嗔怒,如果沒有注意發聲者的肢體語言,
可能就會因錯解而要被控騷擾或被嫌不解風情。
舉個較有趣的例子:孫子問遠道而來的阿嬤:「天氣滿熱,要不要開個冷氣?」
阿嬤可能並不以「要」或「不要」應答,而是說:「無要緊。」那麼,面對「無
要緊。」的回答,孫子到底該不該開冷氣?我曾以此請教年輕一代的學生,大部
分都說:「不要開啦!如果怕熱,她就會直接說啦。」這樣的答案顯然奠基在年
輕世代直言無諱的習性上,但老一輩人的語言延展性可能出乎年輕人意料之外的
枝蔓。「無要緊」三個字裡也許潛藏「沒關係!天氣雖熱,我還能忍耐。」的深
層心意。如果不忍讓阿嬤忍耐炎熱,就應該開個冷氣,讓阿嬤舒適些。這是因為
了解阿嬤節省成性,捨不得讓兒女開冷氣、浪費電。
但是,這樣的詮釋就全然無誤嗎?有無另一種可能 —阿嬤怕吹冷氣,但是揣摩
孫子怕熱、想開冷氣的心情,不好意思殺風景,因為體貼,她情願忍耐的是畏寒
的痛苦。這兩種答案到底何者才是正確,便考驗著孫子對阿嬤身體、個性或思考
的理解程度,是一個測試默契的命題,也是考察孝心的尺規。對一句話的解讀可
以看出你與阿嬤有多親?你真的認識你的阿嬤嗎?
所以,語言的延展性極強,解讀空間大、極多元,與它連結的變數無法勝數!因
此,所謂的「準確度」跟觀察、關心、體貼關係甚密,有時反倒和一般所說的「知
識」關聯較少。閱讀與寫作的練習有一大部分就是讓學生學會掌握這些「眉角」,
看出或聽出所謂的「弦外之音」,它教我們認識牽涉到各項人際關係的「最驚人
的人類行為學」。
(作者為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系教授)
【2010/01/02 聯合報】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