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9-10 10:28:03| 人氣31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小李敖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余杰,現年31歲,北京大學中文系碩士,被稱為中國大陸的「小李敖」。這個人於2001年寫了一篇批判文章〈李敖的墮落〉,深得張老師所喜,經由他力薦閱讀其撰著且熱情主動借我四本,算是初步、小小的認識了這個人的文字及思想。

 余杰評論關懷的層面極廣,以我第一本閱讀的《拒絕謊言》為例,內容分為三大部分:政治觀察、文化思考及中國與世界。其中〈李敖的墮落〉是列在「文化思考」此一部分。從此文的脈絡來看,余杰原是佩服喜歡李敖的;也或許因為如此,他是以某種高道德標準檢視李敖的言行,而使得他對李敖失望了。此文的精采不在他批判李敖言行失當之處,而是看到余杰赤忱的「義憤」,看到他對民主推崇至極的理想性格,也看到此人捍衛所謂「知識份子」人格的尖銳。

 他細數李敖「參與總統選舉」、「利用諾貝爾文學獎炒作自己」等,最讓余杰氣憤的是「他居然在大陸中央電視台頻頻露面」。末段這麼寫著:「那麼,就是李敖在有意地說謊──他已然喪失了一個知識份子基本的人格。為了利益,他不惜悄悄地出賣自己。這種聰明人的虛偽和無恥,比愚昧更讓我感到悲哀。」以如此嚴厲的文字進行批判,少有。不過,我覺得他的文字功力還是比不上李敖。

 從此篇文章,便可看出余杰批判角度之尖銳與力道之猛烈。通過《拒絕謊言》,通過余杰的觀察,可以更進一步的看到我所不了解的中國。他強烈的批判毛澤東,讓僅知由西方世界塑造出「毛澤東神話」的我可以從另一種「真實」角度看毛澤東這個人。他也揭顯了幾件在中國大陸極為重大卻不為外界所知的社會慘案,算是對現在過度包裝的中國的某種平衡吧。

 整本《拒絕謊言》讓我深覺余杰確是敢於挑戰主流價值,光看篇名就可以感覺到:〈朱總理,請您尊重民主〉、〈奧運肥皂泡越吹越大〉、〈中國足球:在愚昧中狂歡〉、〈余華的奴性〉、〈中國大地上的毛幽靈〉、〈一個臭氣薰天的文學院〉(指湖南省新成立的「毛澤東文學院」)、〈「瀑布模式」的新聞壟斷〉…。殺氣陣陣,非常精采;更難得的是,此人目前居住中國,而他的書也不完全都在中國以外的地方出版。當然,他的文章並非全然完美無缺,每篇文章在某些段落予人意象式批判之感,可能是罵得極順,而有模糊、淺燥之憾;而他對民主價值的唯一認定與完全肯定的崇高之感,亦有值得再思考之處。

 這是余杰外顯的批判面,近兩日開始閱讀他紀錄美國訪問之行的《光與影》,展現出此人思想深度與柔情。開卷第一章〈瓦爾登湖:大地的眸子〉,寫他拜訪梭羅生前曾居住兩年多的瓦爾登湖畔,梭羅在此處寫出了《論公民的不服從》。此文可以看到他與其妻同奉梭羅為精神導師的虔敬,他倆之間共患難的深情,文末更寫道他在梭羅居處盡情咀嚼梭羅的思想,浸淫於瓦爾登湖的「靈氣」之後,想買一本印刷精美的《瓦爾登湖》送給妻子,卻因為預算有限不得不放棄,之後後悔不已的心情。

 這是已經出版了19本評論書籍的余杰,今年31歲,也是一位令人期待的「異議份子」。

******************

紐約時報批評大陸將余杰消音
                        商士隱/報導

《紐約時報》23日發表文章指出,因批判余秋雨而「走紅」大陸的青年作家余杰,在出版五本書之後,被大陸高層消音。不但工作泡湯,連在北京的住處都可能沒著落了。稍早,有大陸「小李敖」之稱的余杰曾與余世存、摩羅、笑蜀、瘦竹等大陸作家發表公開賀信,祝賀高行健獲得今年諾貝爾文學獎。

根據《紐約時報》報導,余杰原本在完成北大中國文學碩士課程後,受聘到中國作家協會所屬的中國現代文學館擔任研究員,但在今秋報到時,中國現代文學館的處長表示,由於中國作家協會的堅持,協議已經取消。《紐約時報》認為,這項決議當然是來自大陸高層,儘管沒有人說誰的命令或為什麼?至於余杰,他不但得不到工作和微薄的工資,甚至連一份有給職的學者工作也找不著。除此之外,余杰的作品據聞已被當局禁止再版。

屋漏偏逢連夜雨的是,如果余杰畢業了還在北京找不到工作,他連在北京居住的資格都沒有。《紐約時報》同時指出,有部分學者的遭遇和余杰類似。此舉證明今年大陸對很多活躍的思想家加以嚴控。他們雖不是被送進監獄,但也因作品鼓吹自由,譴責大陸官方的文化空洞,指出大陸的缺點,而導致職業生涯受挫。

據了解,《紐約時報》所指控的事,10月初即在大陸網站的BBS炒的沸沸揚揚。10月8日,下午3時23分左右,一封署名〈余杰致中國作家協會的公開信〉,被轉貼在大陸最大的網路書店─當當網上書店網友討論區。署名余杰者指稱,他被以「莫須有」的罪名剝奪工作的權利。「這樣的事情發生在巴金老人擔任主席的中國作家協會,讓人更是莫名驚詫。」

署名余杰者並指稱,在他與文學館處長交談時,周圍幾間辦公室還衝出若干工人乍人員,將他們團團圍住。其中兩名年輕力壯的男子,還對他們進行粗暴的辱罵。其中一人甚至計畫打人。

署名余杰者同時表示,知情人士告訴他,他被作協据於門外,是因為某些文章惹的禍。

當天晚上8時21分左右,亦有一署名「中國作家協會致余杰的公開信」,駁斥上述的說法。並嚴詞批評余杰是假「工作權利被剝奪為名」,「對作協進行污蔑和誹謗」。署名作協者表示,余杰所提出的問題,依據的事件基本屬實,但他對此事的解釋無比荒謬,簡直不堪入目。

余杰1998年發表第一本散文集《火與冰》之時,被視為大陸重要的新聲(new voice)。後因寫了《余秋雨,你為何不懺悔》而名噪一時,外界稱他為「小李敖」。但余杰對這個稱號表示完全不能接受,認為是書商的炒作。對於自己的好辯,他解釋是因為以他所就讀的北大為代表的大陸知識界、學術界,跟大陸的底層社會越來越疏離了,很少有人出來做溝通、播種的工作。所以余杰自認責無旁貸。

當旁人問到他批評余秋雨的文章和王朔批評金庸的文章,如何相較時?余杰的回答很乾脆。王朔的文章是一种沒有思想和精神涵量的商業炒作,而他純粹是就問題的討論。(10/23/2000 博客來)

***********************

紐約時報批評大陸將余杰消音

商士隱/報導

《紐約時報》23日發表文章指出,因批判余秋雨而「走紅」大陸的青年作家余杰,在出版五本書之後,被大陸高層消音。不但工作泡湯,連在北京的住處都可能沒著落了。稍早,有大陸「小李敖」之稱的余杰曾與余世存、摩羅、笑蜀、瘦竹等大陸作家發表公開賀信,祝賀高行健獲得今年諾貝爾文學獎。

根據《紐約時報》報導,余杰原本在完成北大中國文學碩士課程後,受聘到中國作家協會所屬的中國現代文學館擔任研究員,但在今秋報到時,中國現代文學館的處長表示,由於中國作家協會的堅持,協議已經取消。《紐約時報》認為,這項決議當然是來自大陸高層,儘管沒有人說誰的命令或為什麼?至於余杰,他不但得不到工作和微薄的工資,甚至連一份有給職的學者工作也找不著。除此之外,余杰的作品據聞已被當局禁止再版。

屋漏偏逢連夜雨的是,如果余杰畢業了還在北京找不到工作,他連在北京居住的資格都沒有。《紐約時報》同時指出,有部分學者的遭遇和余杰類似。此舉證明今年大陸對很多活躍的思想家加以嚴控。他們雖不是被送進監獄,但也因作品鼓吹自由,譴責大陸官方的文化空洞,指出大陸的缺點,而導致職業生涯受挫。

據了解,《紐約時報》所指控的事,10月初即在大陸網站的BBS炒的沸沸揚揚。10月8日,下午3時23分左右,一封署名〈余杰致中國作家協會的公開信〉,被轉貼在大陸最大的網路書店─當當網上書店網友討論區。署名余杰者指稱,他被以「莫須有」的罪名剝奪工作的權利。「這樣的事情發生在巴金老人擔任主席的中國作家協會,讓人更是莫名驚詫。」

署名余杰者並指稱,在他與文學館處長交談時,周圍幾間辦公室還衝出若干工人乍人員,將他們團團圍住。其中兩名年輕力壯的男子,還對他們進行粗暴的辱罵。其中一人甚至計畫打人。署名余杰者同時表示,知情人士告訴他,他被作協据於門外,是因為某些文章惹的禍。

當天晚上8時21分左右,亦有一署名「中國作家協會致余杰的公開信」,駁斥上述的說法。並嚴詞批評余杰是假「工作權利被剝奪為名」,「對作協進行污蔑和誹謗」。署名作協者表示,余杰所提出的問題,依據的事件基本屬實,但他對此事的解釋無比荒謬,簡直不堪入目。

余杰1998年發表第一本散文集《火與冰》之時,被視為大陸重要的新聲(new voice)。後因寫了《余秋雨,你為何不懺悔》而名噪一時,外界稱他為「小李敖」。但余杰對這個稱號表示完全不能接受,認為是書商的炒作。對於自己的好辯,他解釋是因為以他所就讀的北大為代表的大陸知識界、學術界,跟大陸的底層社會越來越疏離了,很少有人出來做溝通、播種的工作。所以余杰自認責無旁貸。

當旁人問到他批評余秋雨的文章和王朔批評金庸的文章,如何相較時?余杰的回答很乾脆。王朔的文章是一种沒有思想和精神涵量的商業炒作,而他純粹是就問題的討論。(10/23/2000 博客來)

台長: Jill
人氣(31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偶像後援(藝人、後援會) | 個人分類: |
此分類下一篇:弔詭的年代
此分類上一篇:台灣人不懂「衡外情、量己力」?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