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身邊朋友們的親朋好友紛紛面臨生命的關卡-生病。
攸關生命是否繼續存在的”病”。
數量之多,情況之相似,讓我不知該如何安慰朋友?如何面對生命的脆弱?
先是同事J的好友T九月間發現乳房硬塊,乳房名醫原說是良性割不割除皆可,
割除後卻說是惡性癌細胞,所幸發現的早現在正在做化療。
然後也是同事的親人,高燒不退檢查後竟是血癌,一個月就過世了。
兩人的遭遇先後衝擊我的生命觀點。
好不容易平靜一陣子,讓我逃離了這陰沉的氣氛。
然後,
昨天又聽見好友M來電說R走了。
我還天真的問M說走了?走去哪裡?
M:過世了。
真的嚇著我了。
R是我前年去美加時認識的,M的學妹,看來健壯開朗十分有自信,研究所畢業後留在舊金山工作。去年九月R還回台做了全身健康檢查一切正常,今年十一月卻檢驗出癌症時竟已擴散到不知原發的癌細胞在哪了。
上個星期,R走了。
雖說人生不可避免的生老病死,可”死”應該排在生老病之後的不是嗎?
怎麼跳過了那麼多步驟?
在前一陣子陰沉的氣氛時看了《天使走過人間》這本書,作者是一位瑞士裔美籍的醫生,晚年後轉做生死學的研究,但即使把書中提倡的把”死亡”當作”畢業”看待,也難解答我心中的疑惑與恐懼。
好不容易的‧
星期天,聖誕節前夕,石門水庫暖暖的陽光曬走一點點的陰霾。
今天一早,又有個同事眼睛紅紅的,不問還好一問又是親人得了癌症。
即使將死亡排在生老病之後,
還是令人難以接受。
上課的時候,我總可以侃侃而談”死亡以後”的種種。
我問學生自己想要怎樣的葬禮?火葬?土葬?
需不需要墓碑、神主牌位?相不相信靈魂?
然而,
當”死亡”的氣氛逼近週遭時,卻是手足無措的恐懼。
或許,
我還參不透生命。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