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報時留意到一篇說關於一位高官召妓而辭職的文章.
可以說我很認同筆者的看法, 但未必可以接受 -- 就像如果我男友有跟另外的女人有感情, 但又對我很好, 什至娶的是我, 我又可以接受嗎? 我認同是因為我覺得筆者是對的. 古時很多地方的人都沒有一種要一個性伴侶一世的思想, 什至中國一直以來, 假如男的養得起, 他又負責(如妾也是一個名份), 根本他可以在守道德標準下的情況又有很多性伴的, 沒有什麼錯 (當然那個時代錯的是為什麼女人就不可以這樣子? 但這是男女不平等的問題, 不是一個人是不是一定有多過一個伴侶就是錯或不好的問題). 可惜, 或者應該說”很有趣地”, 雖然我是認同單是召妓不代表本身有什麼錯, 但是我又接受不到身邊的人去召妓. 這不是雙重標準, 而是人性的自私的體現. 心底裡是知道別人去召妓可能比自己經常上班不認真更加負責任, 但口裡也是說召妓的人不對而自己就沒有什麼不對的地方.....
(明報專訊)首先指出,題目並不針對某個個人,請別將朱培慶 先生對號入座。根據前文後理和事實基礎,他是栽倒在「失措」,而非「召妓」。然而又為何談到召妓,那沒有發生的假定事實情節上去呢? 因為,這終究是事情最juicy,最引發聯想幻想猜想的部分,足叫男士「O」嘴,女士皺眉。是的,在召妓的問題上,很容易察覺到男女有不平等的反應,到底是老掉大牙的「男女大不同」,還是什麼核心價值的衝突?
這裏,我也訪問了一個出入歡場的女子。
她的名字不是Coco,她叫阿Day,行走江湖尚有一個中文名字,黃結梅。
先由幾個關鍵詞入手。
歡場
歡場一般有以下幾種。
夜總會﹕一大班男人去,有女人陪玩的地方。不是每個男人都會帶女人出街,要看有沒有遇上對象。一班人中如果只有一個人搵到,那個人通常也會放棄,因為獨食好衰仔。開初是一大班人聯誼性質,群體壓力,後來變成個人嗜好。不一定第一次去便有性,多時只吹水唱歌玩骰盅。
一樓一﹕不一定個個男人次次來到都要性,也有只搵人傾偈,就像電影《金雞》裏面所描述。
卡拉OK﹕陪唱公關只是陪唱陪玩,不一定牽涉性服務,好多女仔都不出鐘,甚至不讓摸身體敏感部位,你摸就是性騷擾。對呀,這些地方也會有這回事,有女孩就算遇見俊男,都堅持只跟男友做愛。
性
是錢銀交易,但商業的性不一定沒有情感。不論性交與傾訴,都是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以為男人因為性慾大所以「嫖」,「嫖」這個概念有偏頗。
有一個男人,他跟女朋友拍拖數年,因為一些對性事不協調的因素,漸漸對她失去性慾。後來他娶了她。女人漸漸知道丈夫往找歡場女子,卻無法離開,曾經瀕臨崩潰。男人待她仍舊好,一直待在身邊,後來她平靜了,寧願詐不知維繫婚姻。
也有在成家之後,女人對男人失去興趣。男人少做家務,女人要全盤打理,已經很累,如果將性的責任也放在女人身上(責任?)……在性的交流上,女方不一定享受,不少男人不懂技巧。性博士吳敏倫的太太就說過,可以接受丈夫跟其他女人做愛,兩夫婦共同探索另類男女關係。
召妓多時被典型化為男人賤格,背後其實有結構性文化因素。娼妓由於滿足了男人不能被滿足的情感需要,反而鞏固了婚姻制度。
表面風光
兩性關係太過理想化了,見到公公婆婆拖著手就大聲歌頌。現實中,幾多夫妻日對夜對會愈來愈好?發生最重要的事,你不一定第一時間就要找你的伴侶傾訴,既然心靈上不一定只有一個partner,為何性就一定只有一個partner?以為性好神性一定要一對一從此終老,這是從基督教的信仰發展下來。我們不一定特別要將人的一個需要理想化。
有色眼鏡
對,社會對嫖妓帶有有色眼鏡,以為用錢買性,比婚外情更卑劣,污糟。為什麼買一個服務,就要下一個道德判斷?要作道德判斷,先要想想這件事傷害到誰或什麼。如果是老公去嫖感染愛滋傳染家庭主婦,這是很大的傷害。內地阿姐比較願意不戴套,香港的一樓一都很惜身。
如果是感染這個層面,婚外情可以更危險,感情與信任基礎更大的話,雙方同意不用套的機會更大。之不過,婚外情的對象通常不會「濫」。
說到太太,有的寧願丈夫嫖妓也不要有婚外情,起碼沒有感情瓜葛。
道德底線
這是個服務性行業,阿姐待客,有自己一套標準。
好客人﹕外人以為性變態,有特殊癖好的,不一定就是衰客。例如要求玩SM,要阿姐扮施虐者,只要阿姐同意,過程中沒有感受到傷害,並無不可。
衰客人﹕在違反意願下迫阿姐就範,完全不尊重女人的男人。
不好的阿姐﹕偷客人錢,服務態度欠佳。
好的煶j﹕如《金雞》中的阿金,用心與客人建立關係。現實中,也真有互呼老公仔老婆仔的——雖然大家知道不過是角色扮演,過時過節會送禮問候,這不也是人與人之間有關愛的關係嗎?好阿姐還有一句格言﹕不搶人老公。
沒情由的道德批判,好恐怖
阿Day在大學教書,專搞性別研究。以上,是她出入歡場從旁觀察,以及與多位阿姐和阿姐的客人(其中有她認識多年的男友人)聊天之後得出的體會。你以為江湖凶險,她認為這個社會更凶險。朱培慶的「失措」表現,同樣令她大開眼界。「他為什麼怕得要躲在那個女人背後呢?可見這個社會有多可怕。為什麼記者要問他召妓會不會影響他的工作呢?這個社會只會簡化問題,看事情好單一,沒情由的道德批判,好恐怖。」
「最近時常倡議『多元』,像明光社一類的機構總以為『多元』就是沒有道德底線,我也有很多道德底線。『多元』的意思,就是多於一個標準,不一定只有拍拖就要結婚打算結婚才可以有性行為而性行為只是為了生育。然後以此打壓他人,這是低能性文化。
「社會裏有各種各樣的人。如果有人去嫖,要先了解他們為什麼嫖。多年前我去廟街,那裏有一間經營了兩代的士多,有個後生仔跟我說,在士多打工的工人都幫襯廟街阿姐,他見怪不怪,也不覺得嫖妓有什麼問題。那些工人無錢置一頭家,廟街阿姐是他們情感滿足的渠道,放入那個背景去了解,根本看不出什麼問題。」
那所謂道德底線又是……「嫖到帶病回家,包二奶到不顧家人,這些都是要譴責的。並非凡出現『召妓』兩個字,就是對老婆唔住,就要受千夫所指。夫婦之間,外人知道幾多?」
話說回頭,也不是下下一句「私人事」就可以了斷,像前中大中文系教授黃維樑關起門打老婆,就不是一句私事了得。至此,有一個問題,大概最後還是要問的。你也是個女人,如果同一樣的事情發生在你身上,你的丈夫召妓,你能面對嗎?
「我開始意識到一個人很難期望你的伴侶可以滿足你的所有需要,不論情感上,精神上,知性或是性。如果我問自己,我也無法滿足我的伴侶的期望。這是我們必須要面對的事實。
「我想對一段關係的承諾不是獨佔你的伴侶。
「如果那真的發生,我關心
(1)他那是不是安全性行為
(2)他對家庭的付出有沒有減少
(3)他是不是雙重標準,即他是否認為自己有權召妓,而他的女人就沒有」
文﹕黎佩芬
編輯:梁詠璋
文章定位:
人氣(510) | 回應(0)| 推薦 (
0)| 收藏 (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