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卦08
卦畫:坤下坎上
卦象:坎水坤地,水在地上,參透地中,融合無間。
卦體:九五一陽,眾陰親近,而九五亦比順之。
卦德:坤順坎險,內順外險,順而通險。
卦名:比卦
注釋:比 = 親也;輔也;密也;五家為比;毛傳:擇善而從也。
序卦傳:師者眾也;眾必有所比,故受之以比。
雜卦傳:比樂;師憂。
參考:
中庸:尊賢則不惑;
論語:益三友 , 友直、友諒、有多聞。損三友,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子曰:君子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
周禮職方氏:使小國事大國,大國比小國;
詩皇矣:王此大國,克比克順;
菜根譚:士大夫居鄉,不可崖岸太高,使人易見,以敦舊好;
傅隸樸:立業重親賢,立功重擇主;
王夫之:清者與為化光,濁者與為流惡;
大學:一家仁,一國興仁。一人貪戾,一國作亂。堯舜帥天下以仁而民從之。桀紂帥天下以暴而民從之;
詩云:其儀不忒,正是四國;
席長安:一陽獨尊,有全面控制,集權現象,從組織、經濟、文化系統著手;
老子: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
晏子:臣聞仲尼德不盛行不厚,則顏回.鶱、雍侍.居處惰倦,廉隅不正,則季次、原憲侍。氣鬱而疾,志意不通則仲由 .卜商侍。
卦辭:比吉,原筮,元永貞,无咎;不寧方來,後夫凶。
注釋:原筮 = 野外卜筮;推究審度。元永貞 = 仁善、長久貞固。不寧 = 不能自保安寧;或諸侯不來朝貢者。方 =將也;並也;四方也。夫 = 語辭。
解譯:親比吉祥;野外卜筮;(仔細推究),得仁善長永貞定者,沒有毛病;不獲安寧者前來依附,傲慢後來之人將致凶險。
解述:眾陰能親比九五,九五能親下,當然吉祥,然比人當審慎,故曰原筮;比人當為有道之士,故曰元永貞;才能无咎;眾陰方均為不寧者,當來親比九五元永貞,故曰不寧方來;然若如上六獨處事外,違天失人,志欲相亢,則曰後至有凶也。又坤為地故曰原。坎為心為筮。坎危險故曰不寧。
參考:
周禮:春官:掌三兆之法。玉兆瓦兆原兆。言龜兆似玉、瓦、原之璺罅(裂痕)。
太公曰:吾聞西伯善養老者;
荀子議兵:仁人用國曰明,侯先順者安,後順者危,慮敵之者削,反之者亡;
案: 蒙卦重初筮之專注誠心,比卦重再筮之審慎;
馬援:當今之世,不惟君選臣,臣亦當擇君;
白居易:寄言痴小人家女,慎勿將身輕許人;
子曰:已矣乎!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
子曰:擇不處仁,焉得智;
子曰:居是邦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
傅隸樸:有相知之深,審而始出,以成其功者,尹伊、孔明是也;
國語 :丘聞之,昔禹致群臣於會稽之山,防風氏後至,禹殺而戮之;
春秋宣十二:聞敵彊而退,非夫也;
老子: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
胡炳文:王者大公之道,惟問已之可比不可比。
彖傳:比,吉也;比,輔也,下順從也;原筮元永貞无咎,以剛中也;不寧方來,上下應也;後夫凶,其道窮也。
注釋:比吉也 = 朱子疑為衍文。下 = 五陰也;喻臣子。
解譯:親比能得吉祥;比是親輔之義;臣下能順從君上之義;原筮元永貞无咎者就是當親比剛中德慧之領導也;不寧方來是指上之德下能真誠感應相親比之義;後夫凶就是違天失人,倨傲自恃,是為窮凶之道。
參考:
魯語仲尼曰:昔禹致群神于會稽之山,防風氏後至,禹殺而戮之;
先賢: 士不可輕于從仕,女不可輕于許人;
傅隸僕:聖明之君.千載一出,是以寧戚有生不逢堯舜之歎;
詩皇矣:維此王季,帝度其心。貊其德音,其德克明,克明克類,克長克君,王此大邦,克順克比;
荀爽: 逆禮乘陽,不比聖王,其義當誅;
夏官大司馬:建大常,比軍眾,誅後至者;
司馬光:物孤則危,群 則強,外不能侵者;
程伊川:民不能自保,戴君以求寧,君不能獨立,保民以為安;楊簡:體元居尊,同天不息,所以能比天下;
王弼:若不遇其主,則雖永貞,而猶未足免於咎;
書曰:皇天無親.惟德是輔,民心無常,惟惠是懷;
按:災難困苦是促使人類進化之力量。
大象:地上有水,比;先王以建萬國,親諸侯。
注釋:親 = 比也。
解譯:大地之上有水流,有親比象;先王藉此卦象來分封萬國,親比封賞諸侯。
解述:坎象水坤象大地,水能滋潤大地,又周流不息,有密比之象;先王如何仁善天下萬民萬物呢?仿坎水潤澤之性,以觀以親坤地天下萬國諸侯之象,分封國土以授賢良,又使諸侯親近人民,使諸侯百姓親比于王,孔子故擬此辭。
參考:
鄭燦:決山上之水,沛然莫之能禦。水所至,地無不容,孟子謂天下莫不與也;
案: 彖傳重下比上,象傳重上比下,
白虎通:封諸候以夏何陽氣盛養,故封諸候盛養賢也;
案: 周平王東遷,雖有諸侯,天子不能親而治之,天下形同分裂; 案: 王遂命西伯專征伐,西伯仁義之師,乃得天下之比;
詩南山有台:樂只君子,邦家之基。樂只君子,民之父母. 樂只君子,德音不已. 樂只君子, 遐不眉壽。樂只君子,保艾爾後;
詩蓼蕭:既見君子,我心寫兮. 燕笑語兮,是以有譽處兮;
詩湛露:顯允君子,莫不令德。豈弟君子,莫不令儀;
詩彤弓:我有嘉賓,中心好之;
李舜臣:於比得封建之法;
程伊川:親諸侯所以比天下。
初六:有孚比之,无咎. 有孚盈缶,終來有它吉。(象):比之初六,有它吉也。
注釋:孚 = 誠信,信在中也。缶 = 素器。它吉 = 非正應稱它;信及非應,故吉
爻譯:有孚信去親比,沒毛病.若誠信充盈,另外之吉必將來到.
象譯:比之初六能信及非應,故吉祥。
解述:初六爻居處坤土最下,離九五文化、權力中心,有如遙遠邊垂地帶,若有咎矣;然能虛心求比,何咎之有,明王和風甘雨潤惠天下,故曰有孚盈缶;初六雖遠而非應,必得九五之信而有它吉。又孚謂五也:坎也;坤為土能容;故曰缶。
參考:
來知德:孟子曰充實之謂美;
傅隸僕:周公握髮吐哺以接士,出以尊禮賢士之誠,故其門多吉士。王莽亦握髮吐哺以接士,然出以籠絡人心之詐,故其門多獻符瑞輕薄之士。
集解:齊桓公于柯之會,要盟可犯而桓公不欺(曹沬),故天下諸侯翕然歸之;
案: 六祖雖居蠻荒,然能得禪門之宗;
案: 若能誠信充盈,則雖距孔子、老子釋迦牟尼千年之遙,吾必得其神靈;
悟元子:此信比而終吉者;
傅隸僕:此比道基本原則。是慎其始矣;
蔣悌生:比之要道在乎始先,此與後夫凶相發明;
荀爽:聖王之信,光被四表 。絕域殊俗皆來親比;
書堯典:文禮聘義曰孚,尹(操持治理)旁達信也;
馬其昶:和風甘雨則穀盈缶。時和年豐自來歸順;
後漢書:魯恭諫擊匈奴,疏云:人道乂于下則陰陽和於上,祥風時雨覆被遠方,夷狄重譯(通)而至矣。
六二:比之自內,貞吉。(象):比之自內,不自失也。
注釋:內 = 內卦;或內心、誠心也。貞 = 卜也;當也;固也。失 = 或作佚樂解。
爻譯:先自省自明再相比,當吉。
象譯:比之自內即是不敢安逸,不因比人而失己。
解述:六二陰柔得正,居坤順之中,正應九五;親比時,六二柔正之才 能親比也;居坤順中德,能比人以內心真誠、比人以中正之道,比人不徇私、不造次、非降志辱身,能掌握適當分寸;正應九五元永貞剛中德慧之大人,經過審慎推究,而毅然決然相比,此是真生命德行之感應,是能自立,自己之覺悟,故云貞吉。子曰不自失也。
參考:
于寶:體寬大,君樂民人自得之象。
劉百閔;伊尹不以湯之幣聘而易其畎畝之樂。孟子不以齊之萬鍾而廢其不見諸侯之義;
詩經;樂只君子,中心好之;
孟子:王者之民皞皞如(安樂自適);
傅隸樸:以直道事上不汲汲求比;
李道平:不失己可親之人;
論語: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
中庸:國有道,不變塞焉,強哉矯;
程伊川:伊尹.武侯救天下之心非不切,必待禮至然後出。
王夫之:當位中正,和于群而不矜獨遇;
楊萬里:枉道以求行道,不可為也;
中庸:獲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獲乎上矣。
六三:比之匪人。(象):比之匪人,不亦傷乎!
注釋:匪 = 或非也。傷 = 悲傷、傷害。
爻譯:親比不該親近之人。
象譯:比之匪人真令人悲歎啊!
解述:六三陰柔過中躁進;其比人不知審慎推究、不知自處之道、不知待禮而行,而是造次、徇私,其比為六四、其應在上六,均非元永貞之士,盲目噪動不知止于何處,著實令人感傷!又坎為盜象。
參考:
傅隸樸:劉歆、楊雄不知王莽異志 。致有投閣之恨;
荀子勸學篇: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論語讖:漸於蘭則芳、漸于鮑則臭;
益三友損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
悟元子:此愚又外比不正者;
楊萬里:物以相親而益,亦以相親而賊。故與離婁(能視百步毫末)同楫,罔不涉。與師冕(盲)同轍,罔不蹶;
禪解:無一念之善,又愛見決;
干寶:管、蔡之象。比建萬國,唯去此人,乃無弒父弒君之憂;
劉氏:凡居之鄰,學之友、仕之僚,皆當戒;
項安世:衛人之女,失身于蚩氓(遊民),窮人之可傷者。
六四:外比之,貞吉。(象):外比于賢,以從上也。
注釋:外 = 外卦;或往上之意。賢 = 陽也。上 = 五也。
爻譯:往外親比,當吉。
象譯:外比賢良是能順從上位之大人也。
解述:六四柔順得正,是位柔和謙遜之大臣;近比九五剛中大人,能率下三陰親近順從,當為吉利。子曰以從上也。比于賢也。孔子特戒比賢以從上也。
參考:
案: 此近水樓台之比,是環境使然,而由內心真誠感應之成份稍低,易於不正,孔子故戒曰比于賢;
孫元昊: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與善人交,久之同為善,與惡人交,久之同為惡;
李傳:伊尹醜 夏而歸毫,伯夷叔齊棄纣歸周;
馬援:當今之世,非獨君擇臣,臣亦擇君矣;
馬其昶:二居內體故發致身許國之義。四居外體,故發率眾歸王之義;
王夫之:如留候之于四皓(四賢聞太子仁孝特來相助);
易經講義:夏桀昏暴,商湯仁賢,仁相伊尹五就五去以決定親比;鄭燦:如田忌進孫臏,蕭何追韓信;
詩板:价(善)人維藩(籬),大師維垣(牆),大邦維屏(障),大宗維翰(幹)。
九五:顯比;王用三驅,失前禽;邑人不誡,吉。(象):顯比之吉,位正中也;舍逆取順,失前禽也;邑人不誡,上使中也。
注釋:顯 = 明也;揚也。三驅 = 三面圍捕。不誡 = 不驚擾、不告戒。逆 = 迎也。
爻譯:揚顯比道;王師三面合圍,聽任野禽逃去;不驚擾百姓,吉祥。
象譯:顯比之吉在處中不偏私;捨背棄我者,接受來親附者,是失前禽義;邑人不誡乃是王者的仁善中和之風。
解述:九五剛健中正之主也,於比道之時 ,當彰顯比道,親善天下,仁民愛物,故曰顯比;明王以仁政周比天下,而非以武力強求,人之不來,咎在自身,故曰三驅而失前禽;而各地居民亦不警告驚擾,故曰邑人不誡,吉。子曰位正中。舍逆取順。上始中也。
參考:
禮記王制:天子諸侯無事,則歲三田。一曰干豆,二曰賓客,三曰充君之庖 。
孟子:王者之民,皞皞如也;
李光地:渾忘於彼之順逆,盡我所以比人之道,俟之而不追,安之而不擾,近者不知王者之尊,遠去者不知王者之親,此為遠近相忘,大順大化無迹之象;
孟子:不嗜殺人者能一之;
史記殷本紀:湯出,見野張網四面...乃去其三面...諸侯聞之曰:湯德至矣,及禽獸;
老子:太上不之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禪解:此所謂有天下而不與 。
鄭玄:降者不殺,奔者不禁,背敵不殺,以仁恩養威之道;
胡炳文:比能失之, 王者之仁也;
陸振奇:狀蕩平之王心。狀熙皞之王化;
李道平:比主仁,吉在失;
綱鑑:苗逆命,帝誕敷文德,舞干羽,七旬有苗格。
上六:比之无首,凶。( 象):比之无首,无所終也。
注釋:首 = 陽也、主也、本也。終 = 目標、理想、歸宿也。
爻譯:不親比聖賢道理,凶險。
象譯:比之無首就是失去主宰,沒有理想,不知歸向何處。
解述:親比之道,當原筮、元永貞、不寧方來;上六爻居比卦之終 , 坎險之上,亢極怠慢、居心叵測,不度德 . 相時而好自異,下乘九五而不知親比,柔暗無首,不知大終,故云凶。
參考:
悟元子:此始終不知比人者;
案:以經會友,以友輔仁;
子曰:已矣乎!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
詩云:靡不有初,鮮克有終;
荀子:六馬不和,則造父不能以致遠 。士民不親附,則湯武不能以必勝;
國語: 禹會諸侯,防風氏後至,禹殺而戮之;
荀爽:陽欲無首,陰以大終;
虞翻:陰道無成而代有終。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