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5-05 15:19:18| 人氣50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紀爾茲專題─藝術乃一文化體系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藝術在現今的社會來說,對於大部分的人是以一種保持距離的關係之中,多半是因為不了解「當代」藝術作品所表達的意涵,也無法脫離依自身情境下的思維模式進行理解。「現代」藝術本質與傳統藝術本質的分別在班雅明的詮釋裡,是以機械複製時代來作為一種劃分。傳統藝術本質具有儀式性的功能,對於不可知神秘性的敬畏,一種人跟神之間交流的過程,為了達成人與神的情感交流,而不是當今現代藝術的人與人之間的交流,甚至是技術為主導的藝術而非作者對於當刻處境的關懷經由他的表達方式、情感的灌注而產生。

  現在理解藝術本質的方向要轉移從邏輯、數學式的形式聯結而到關於人在日常生活中對生活的感受,所呈現的多方面──宗教、道德觀、科學、商業、科技、政治、娛樂、法律──的情感表達,將「美感的力量」安置在社會生活模式的脈絡裡面。經由此種理解──即深刻感受到作品所刻劃的情境造成其我們處境中所共同普遍擁有的情感──那麼理解一個藝術作品是為可能的,因為沒有哪個人自己就是一座島嶼,人人都是群體之中的一份子,而作者亦是群體之中的一份子。創造者產生了一種感性的表達,而這種感性的本質是社會集體所共有的集體所關注的一個焦點,以一種或多或少的方式來陳述的關注焦點。

  那麼距離我們遙遠時空背景的藝術應以當時的角度來看待;過著十五世紀的生活,應以一種十五世紀的方式來看待事物。作者本身為這個社會創作,也分享著這個社會的經驗和習俗,而觀賞者將透過反思他所知道的該事件以及他個人與作品本身具有的歷史淵源的關係來進行互動,使作品的印象完整呈現。作者所處的社會思考模式、政治、經濟影響了作者的表達方式與情感,而這個「社會」所造就的「文化」,即是我們需深刻了解的。社會是依成員們的互動型態,來定義的團體,擁有相同的、特定的文化共識及行為模式,就屬於一個社會;而藉由這個社會中成員的共同經驗,人們發展出共同的文化認知。社會造就了文化,而文化的發展也必須依賴社會,更進一步來說藝術的歷程與脈絡更可以從作者或作品所處當時的社會中的互動型態──即文化──來看待這項作品。

  尋求一種文化象徵體系的根源,一種造成此形式形成的種種原因(此結論並不適用於與其不同的社會之中,此種「感性」的起因,只存在當刻複雜的互動所引起,而非一種公式化的因果論關係。)對於詮釋藝術來說有了較明顯而正確的方向。

台長: 扣浮
人氣(50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術設計(手創、設計、室內空間、裝潢)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