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呼吸中止症的定義,為在睡眠中經由口和鼻的空氣氣流有間歇性的中斷,在臨床上可根據其發生原因分為兩種形式:一為阻塞性,這是來自上呼吸道阻塞所引起,特別是在口咽部位;另一位中樞性,這是因為短暫性中樞神經缺乏對肌肉的驅動。
雖然這兩種型形成睡眠中止的機轉不相同,但其造成一連串的生理變化及後遺症卻是大同小異的。
由於在睡眠中復發性的夜間窒息造成血中氧氣下降、二氧化碳蓄積,而刺激病人從睡眠中醒來,以便重新獲得空氣氣流再繼續,但也同時造成間歇性的睡眠中斷,於是在臨床上就產生了二大類的病症:
首先是最常見的神經精神症狀及行為失調。由於病患睡眠常常被中斷,因而睡眠不足,早上醒來劇烈頭痛,使得病患在白天嗜睡、智力下降、記憶力減退、陽萎、人格改變、判斷力變差、大腦功能失常、喪失深度睡眠、睡眠型態呈片斷形式,認知能力隨著呼吸中止次數的增加而成反比,還有部份的病人出現反應變慢、警覺性變差,甚至在嚴重打鼾的病人會出現情感及情緒的改變。病患在駕駛車輛時,由於警覺性及注意力的下降,使得意外頻傳,根據統計患有呼吸睡眠中止症候群的病人,發生車禍的比例遠比正常人來得高很多。
再者是心臟血管呼吸方面的影響。根據統計,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病患其高血壓、缺血性心臟病及腦血管病變的比例,分別是正常人的2倍、3倍和4倍。由於在睡眠時發生呼吸中止片斷,造成氧氣下降、二氧化碳蓄積,使得肺部血管及系統性血管收縮,導致產生肺動脈高壓及高血壓,據統計在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病患,約有40%的病患出現日間高血壓,特別是在小於50歲的年輕病患和高血壓之間有強烈的關係。而打鼾者出現高血壓約為非打鼾者的兩倍,有證據顯示這些病患的血壓在經過適當治療之後,血壓常獲得改善
有報導指出打鼾者相對於非打鼾者,有較高的心肌梗塞盛行率,而且和夜間心絞痛及猝死有極大的關聯。另外,長期的睡眠呼吸中止會出現右心室衰竭或會更加重惡化心臟衰竭病人的原有病情,有些研究顯示,沒有肥胖或高血壓的病人,而出現左心室肥大的情形,可能是來自於睡眠呼吸中止的通氣阻礙所造成。
此外,很多病患在睡眠呼吸中止階段有心律徐緩的現象,心跳速度下降至30至50下,等氣流恢復後,心跳則跳升至90至120下,有些病患甚至會出現異位性心跳、危險性的心律過速、心室不整脈,甚至會導致病患猝死。
在腦血管病變方面,合併缺血性心臟病及中風的比例,在睡眠呼吸中止的病患有明顯增加的趨勢,特別是有打鼾的人則更明顯。 另外,在免疫及荷爾蒙的變化,包括殺菌能力的下降及腎上腺分泌的異常,在小朋友會造成生長激素分泌不足,導致發育不良。
因此,病患有上述症狀或患有嚴重打鼾的情形,應儘速就醫,請醫師共同會診及詳細檢查。醫師會根據病患的實際情況,給予藥物、正壓氣體治療或手術矯正,來改善病患的生活品質及防止進一步的後遺症產生。
文章定位:
人氣(1,519) | 回應(14)| 推薦 (
3)| 收藏 (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