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5-17 08:18:21| 人氣2,178| 回應8 | 上一篇 | 下一篇

080來,外來穀物

推薦 3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080來,外來穀物



陶倉模型,銘「大麥萬石」

4344公分,河南洛陽出土,

西漢,西元前三至西元一世紀。

 

甲骨文的來字(),作一株直莖、垂葉、直穗的植物形狀,有時還加上成熟時垂穗的樣子。但是此字的意義,除偶而用於表達某種榖物的名稱外,大都使用為來往、來日等意義。為什麼要利用植物的形象去表達,其間何種的關聯呢?

甲骨文沒有留下「來」到底來是何種榖類的具體描述。甲骨文還有麥字,與來字形像類似,大致也作直莖、垂葉、直穗或垂穗的形狀,但根部有特異的形象()。甲骨文的麥字使用為本義或地名,學者認為即後代的小麥,為今日北方的主要食糧。小麥的根部很長,有時長達一丈多,深入土中吸取水分,與他種榖類作物的根部有很不一樣的外觀,可能古人就以此特徵來描寫。

商代主要的榖類作物,從甲骨文常見「受黍年」「受稻年」而沒有受麥年、受來年的記載,知道商代的主要榖類作物,北方是小米,南方是稻米,麥與來還不是主要的栽培對象。來的字形既然與麥字相似,又同是當時較罕見的品種,有可能指同類的植物。地下的考古發掘,反映小麥在商代是稀罕的,很可能是才發展不久的榖物。比較早期的新石器遺址都不見小麥的痕跡,只有遠離中原的新疆和甘肅民樂發現過。雖然還報告見於安徽亳縣釣魚台,但此遺址的地層不會早於西元前三千到二千年間的龍山時代,甚至有以為發現小麥的地層是屬於西周的。

麥不像其他榖物作物常見於六、七千年前的遺址,因此不是中國的原生植物,大半是外來的。或以為青藏高原也是大、小麥發源地之一,不必遠從近東引進,但小麥絕不是從遠古就見於華北地區的榖物,是不可否認的事實。《春秋》魯莊公廿八年記載『大無麥禾』,以麥與其他榖物黍、稷、稻等的「禾」別為不同類別,可能就是因為麥子為外來的品種,而黍、稷、稻等為中國的原生品種。甲骨卜辭提及『正月食麥』(《合集》24440),想是時節性的特別佳食,不是日常的食品。《逸周書‧嘗麥解》,『維四月孟夏,王初祈禱于宗廟,乃嘗麥於大祖。』榖物的祭品只提及麥,想見其珍貴可比得上牛、羊。兩周歌詠麥子漸多,《春秋》一書對於麥子的收穫比他種榖物更為重視,想來華北地區對於麥子的栽培越來越普及了。

華北屬於較為乾旱的氣候,除了條件非常優厚的個別地方,可以種植稻米外,絕大部分的地區都只能種植小米。小麥有細長的根部可以深入土中攝取水分,加之小麥比之小米味美而耐饑,容易入口,人們樂於種植,《戰國策‧東周策》有『東周欲為稻,西周不下水,東周患之……今其民皆種麥,無他種矣。』說明華北地區選擇種麥的重要原因在於適應北方乾旱的氣候。所以到漢代時,小麥終於取代小米,成為北方最重要的食糧。

通過以上的說明,來和小麥因都是外來的榖類品種,有可能因此以來表達來去、未來等意義。

 麥大麥

台長: 殷墟劍客
人氣(2,178) | 回應(8)| 推薦 (3)|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文字小講(61-80) |
此分類上一篇:079登,優雅上車

涼涼
麥的是與不是與我沒多大關係
因為我是吃米長大的
呵呵

早安許教授
2010-05-17 09:27:53
版主回應
我寫的麥和你無關,所以你留了言,如果是有關的,你就不留了嗎?那麼之前所寫的大概有關了,所以不見你的留言。你的網站開放了嗎,不久前才上去,還是關閉的。看你沒有留網址,大概還關著吧。
2010-05-17 13:25:03
旅人
甲骨文有來字及麥字
麥字,卜辭曰:正日食麥
係本義,另曰:王田麥麓
係地名
均如劍客教授所云:
甲骨文的麥字使用為本義或地名
2010-05-17 10:48:48
旅人
問好樓上的涼大,早安安
怎多日不見來此貼文
在忙啥
2010-05-17 10:50:47
版主回應
應小颱風之請寫了這篇,可能有不少人不知來與麥的關係。小麥的引進也影響了中國的食品烹飪,旅大應該也可以算得上甲骨文的半個專家了。
2010-05-17 13:30:48
旅人
童年辛苦沒關係
老來有成就
有飯吃
足慰矣

旅人哪是半個甲骨文專家
劍客教授溢美啦
以前的文字學書
早已不知去向了
入公門,搞滴是另一套
混口飯吃耳

暮安安
2010-05-17 17:15:32
版主回應
旅人哪有把文字學的書丟在一邊,連專門甲骨學的書都有好幾本,每次引經據典,恰到好處。如果你年輕一點,就請你來頂這個教文字學的位子。旅人聰明,入哪一行就像哪一行。我是不會變通,所以死守文字學的園地,不敢跨足詞章和義理的領域。
2010-05-18 11:09:43
小洋子
我喜歡吃麥片耶
所以閱讀文章時都覺得滿嘴香香又好吃的麥片在嘴裡,哈哈哈
2010-05-18 00:39:31
小颱風
劍客老師,平安~

謝謝老師的分享來與去,並為來發了文。天馬行空的我,把來與去做了很不同的連想。^^"
我想把那聯想圖像寫成詩。因為,我給自己寫文和回應有設限時間,為避免大腦太疲憊;所以,等老師寫完後我再來進行。

劍客老師,午安~
PS電玩別打太多,期末考快到了。多保重喔!^_~
=======================================

不過我有一個疑問
到底卜辭裡的記載是"正日食麥"還是"正月食麥"?

看麥這個字型ㄏㄏ~卻好像是黃昏的日落時分,在屋子裡吃^_~

劍客老師,午安安~
2010-05-19 12:16:51
版主回應
卜辭裡的記載是"月一正曰食麥;甲子乙丑‧‧"大致是抄錄曆譜的文字,我寫文章時隨手寫"正月食麥",可以說有失學術的嚴謹。
賣字是個植物的形象,你會把它看成在屋子裡吃東西,不能不佩服你想像力的豐富。
病後請多加休息,我們都知道你的情況,不會怪你沒來上我們的台。不要因為特為你寫來字,就勉強看螢幕。
近來忙,打電玩的時間少了很多,我會注意眼睛的保養,謝謝關心,好好養病。
2010-05-20 09:49:02
楊風
來是外來穀物
那去去去去上學
來來來來讀書呢?
2010-05-24 10:18:33
版主回應
去上學要等到下一期,答案揭曉,不要失望才好。
2010-05-24 16:10:11
鯤鴻
深根系的作物
更能吸收水份
由其在供水少
又不常下雨的地方
更能存活
草本植物根系能入土能達一丈
真的不多
小麥有此秉賦
因而成了北方所鍾的作物
又得一知識與常識
真好
2010-06-04 19:56:30
版主回應
我非農家子弟,這些之事都是書中讀知,大陸有個農業考古的季刊,常有關這一方面的深入報告。謝謝閱讀。
2010-06-05 17:21:49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