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雄偉險峻 氣勢磅礡
自古有中嶽之稱 是中國五嶽名山之一
嵩山自然景觀優美
山體從東至西橫臥 故有
華山如立 中嶽如臥 之說
太室山和少室山各有36峰 共計72峰
峰峰有典
在72峰之外 山上還有穀 洞 潭 瀑等各類景致
夏季層巒疊嶂 滿山俱是鬱鬱蒼蒼的林木
冬季雪後 漫山銀妝 景色佳絕
嵩山名勝古蹟遍佈
中國六極 禪宗祖庭 少林寺
現存規模最大的塔林 少林寺塔林
現存最古老的塔 北魏嵩嶽寺塔
現存最古老的石闕 漢三闕
樹齡最高的柏樹 漢封 將軍柏
最古老的觀星台 告城元代觀星台
太室山黃峰蓋下的中嶽廟始建于
秦 唐宋時極盛是
河南 現存規模最大的寺廟建築群
嵩陽書院氣宇恢宏 古樸高雅
宋時與睢陽 岳麓和白鹿洞書院並稱
四大書院
蒼翠清幽的法王寺
回環險絕的軒轅關
慧可斷臂求法的立雪亭
古剎林立
河南和尚道士多 因爲寺多廟多
星轉物移 滄海桑田
今日的和尚道士與從前的
和尚道士大有不同
在好幾個寺廟裡
可見有和尚擺攤做買賣的
賣齋飯 賣香 賣各種旅遊所需的玩意兒
想起以前的和尚是化緣爲生的
靠善男信女的香火錢供著
現代的和尚搞起了第三産業
孰知否 佛教戒律裡應沒有禁止
和尚做買賣的條文唄
這與我兩年前遊四川峨嵋山一樣
道士和尚 盡是假道學
緣夢真禪機
法王寺 大雄寶殿 鐘鼓齊鳴
香煙繚繞 衆和尚繞著佛像行走
在木魚聲中高唱南無阿彌陀佛
調子甚是好聽
我
憶起了 天龍禪唱
老和尚雙目低垂 一副出塵脫俗的模樣
小沙彌則顯然凡心未斷
六根未淨 兩眼滴溜溜的轉
看來是否與佛無緣了唄
寒笙蕩少室 佈雲黯浮音
藏紅保金體 青松護主寧
七級通天會 丈心闊太清
癡妄與禪意 相對悟鏡明
浮世繪
少林塔林 今河南省登封縣
爲歷代少林寺方丈之墓地
塔林則面對著少室山
少林方丈坐化前服藏紅花汁
圓寂後可保全肉身
塔林衆塔高低有異 最高爲七層
塔層多少代表方丈道行之高低
七級浮屠
佛學中人有寸尺 丈心之別
方丈心胸開闊 故爲丈心
太清即天空
菩薩本非樹 明鏡亦非台
八零年代初 一部 少林寺
使得 少林功夫家喻戶曉
至此 金庸 古龍 梁羽生 的武俠小說
讓 少林寺
被愈漸神化般的武林聖地所旨
少林武術冠天下 鼎盛時期在明朝
今日
當旅人來到少林 看到的不是神聖清修之地
而是一座最世俗 熱鬧 的大廟
海燈法師圓寂之後
屬於少林的最後一個傳奇灰飛煙滅
只有大路兩旁 數不清的旅品商店
一年四季么和叫賣 少林特産 刀槍劍戟
寺旁幾十家比著收費低廉的武術學校
招生廣告貼了個鋪天蓋地 透過院牆
看的見許多年輕的男女 嗨呵咳
地拳打腳踢 舞刀弄劍
武的精神在於 禪
以禪入武 便可達武術最高境界
武學大道
有 禪武同源 禪拳歸一 之說
少林寺也由此成爲少林拳法的創造地
真正的少林寺存留著的或許就是一種禪道
後山僻靜的少林達摩洞
徜徉于氣勢恢宏的古剎
與 參禪悟道的安然
菩提本非樹 明鏡亦非台
半來無一物 何處惹塵埃
不再清淨的
少林
淨心而免誤讀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