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核四在林義雄無限期禁食抗爭6天後,馬政府在4月28日決定核四1號機安檢之後封存,2號機則停工,這個意思應該就是不蓋核四了,雖然馬政府並沒很「阿殺力」就直接說「停建」核四,可能基於迴避法令之原因,亦或是為了顏面問題,說什麼核四「停工」不等於「停建」核四,但明眼的一看大概也就是馬政府已經宣告「停建」核四了,所以30日林義雄也就停止禁食,當然,這後續還有很多事情要收尾,譬如說當年阿扁停建核四110日後又復工,「監察委員陳永祥表示,核四當年停工110天後復工,導致工期嚴重延宕,國庫不必要的損失高達新台幣1870億元」,根據報導(2012),「陳永祥直言,核四計畫先天不良、後天失調,時空跨越30多年,投資加上損失的金額已達5000多億元。」,顯然這次核四停工停建後,也是要再花錢方可善了,總之,我們可以推想核四至今再停工停建總共應該花掉了6000億,這個錢的數字很重要,也是我們可以用來檢視為何政府會那麼積極想蓋核四,而這些錢至今都是誰賺走,這才是台灣政府為何興建核四的真正原因。
台灣使用核電的問題,首先必需考慮的就是發生核災的承擔能力之事,根據資料全球至今有400多座的核電爐,算500座好了,至今發生嚴重核災的有蘇聯1986的車諾比,美國1979的三哩島,和這次2011年311的日本福島,就這3次,以3除以500算好了,核電廠發生重大核災的機率約為千分之6,這是非常恐怖的一個數字,這代表核電廠並非萬無一失,不論是車諾比,還是三哩島,亦或是日本的福島,這些核電廠在營運之初每一個絕對都是通過所謂的安全檢查無虞,這些安檢或許可以排除安全設施引爆核災之可能性,但,卻無法預知那天災與人禍會引發不可收拾之核災,說不定有這麼一天,剛好有一顆小行星就掉下來打到我們台灣的核電廠,台灣的全島長也只不過360公里,只要一發生核電災變,看來就只有亡國一途,這就是我們台灣不能發展核電的關鍵考慮點,那為何道理已經這麼清楚了,為何我們的政府還是那麼積極興建核電廠呢?都已經蓋了三座了,還要蓋這第四座?這其中應該就是老美的壓力,還有跟著老美吃香喝辣的一群,這6000億,可能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老美取走,剩下的就讓這一群爭食之,就是這樣子的一回事。
也就是這樣,屈服美國的淫威,所以台灣政府才會這麼積極蓋核電廠,找一大堆所謂的專業理由,但,我們只要用常識想一想思考一下,大概都可以看穿,其實我們台灣根本就可以不需要任何的核電廠,也不需要用傳統的火力發電,說什麼會製造二氧化碳怎樣更不環保,台灣有很多的零污染的能源可以開發,這就是政府的能源政策,我們的政府就是這麼墮落,就只會便宜行事,除了有那麼一群跟著美國謀小利之外,都沒有想要動動腦子發展那些零污染的綠色能源,譬如說大家所熟悉的太陽能,譬如說能源的儲存,一大堆跟能源有相關的開發都可以做,光這個恐怕所需要的人才就非常多,怎麼會搞到博士畢業都找不到工作沒事做呢?這就是我們的政府,台灣空有這麼多的人才和資金,怎麼都不會投入搞搞綠能之研發呢?就只會被老美壓著蓋核電廠,這核四就這樣白白送給老美6000億,這次馬政府之所以敢說停工建核四,應該是這核四的利益老美已經拿到其該拿的那一部份,所以才肯放手讓馬政府宣佈核四停工興建,絕不是因為林義雄無限期絕食抗議的關係,如果說不是老美已經放手了,那情況就會如阿扁停建核四那樣,美國一定施壓讓你110日後再復工,這次老美是不是放手了,應該OK的啦!相信馬政府一定有先向老美報告的,所以,台灣的馬總統還說什麼是中國派的特首,根本就是老美的馬前卒好不好!
(以下乃轉載自K.K. Taiwan 部落格 ─ 2013年04月03日)
全球14危險核廠 我4座全上榜
台大公衛學院教授詹長權引述美國「華爾街日報」報導指出,全球有十四座核電廠位處高活動斷層地震帶,全集中在日本及台灣,台灣四個核電廠都名列其中;
其中更有十五個反應爐同時面臨地震和海嘯的雙重風險,台灣核一及核二廠四個反應爐全都上榜,
建議政府的核電政策應該「停、看、聽」。
「華爾街日報」三月二十一日使用世界核協會
(World Nuclear Association)提供的資料,察看了全球400多個營運中的核反應爐的地理位置,以及100個規劃完畢或正在興建中的核反應爐位置,然後又使用美國地質調查所1999年的一份研究及「全球地震災害專案」與「瑞士地震研究所」所提供的相關資料,測定每個核電廠的地震風險。
核一核二地震海嘯雙重威脅分析報告指出,全球正在運行的核反應爐當中,有48個位於已知至少會發生中度地震活動的區域,其中包括了日本核危機焦點─福島第一核電廠反應爐;有14個核電廠位於地震較活躍的區域,全都集中在日本及台灣,主要是因為日本和台灣自然資源有限,建設核電廠時,寧願冒著核災難的風險。
除了台灣核一及核二廠的四個反應爐之外,日本濱岡、美濱、文殊、敦賀和志賀等十一個反應爐,位址都距海岸線不到一英里(一.六公里)的位置,面臨地震和海嘯雙重風險。
詹長權強調,國內的核電廠除了位處地震帶之外,為了抽取冷卻水及運輸核燃料與蓋廠的方便,四座均離海很近,其中核一廠更距離海岸不到一公里,雖然核三及核四距離海岸超過一.六公里,但日本福島海嘯可以到達內陸三公里以上,核三及核四共四個反應爐,若碰到福島海嘯規模,也難逃吞噬,等於台灣四座核電廠、八個反應爐都面臨著海嘯及地震雙重危險。
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副主委謝得志表示,在安全保障和經濟發展的考量下,會採取「最保守」的方式運轉核電廠。
所謂「最保守」方式就是,一旦發生可能輻射外洩的狀況會立即「棄廠」,以居民安全為第一優先。
原能會:若災變不排除棄廠
但他認為,如果貿然對核一至核三廠停機,也會造成許多人失業,可能會有人燒炭自殺,「也是一條命啊!」
至於核四由於燃料棒還未裝填,沒有核安問題,核四是否停建,必須由經濟部決定。環保聯盟前會長施信民表示,台灣人不要跟老天爺賭運氣,應該儘速以再生能源替代核能,譬如風力、水力、太陽能及生質能發電等等,都有很好發展的條件,但官方並未重視及發展這些自主性能源。
台大地質系教授陳宏宇表示,30年前興建的核一廠耐震係數為0.3G,設計者認為這樣的耐震設計已經夠了。
921大地震之後,台灣對於防震的觀念提升,重要建物的防震係數提高為0.33G,約可承受六級的地震,現在核一廠的耐震係數標準不達現在0.33G,卻是無可迴避的事實。
現在的決策官員,當年興建核一廠時都是「小朋友」,根本沒有必要幫前人背書,儘速全面體檢核電廠,強化反應爐防震係數,是最重要的事情。
學者憂心還有土石流危機
施信民表示,台灣、日本及美國加州都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上,加州的核電廠至少都達0.6G以上的防震設計,遠可抵擋七級震度。
加州DIABLO核電廠防震係數甚至高達0.75G,比核一廠高出兩倍。
詹長權提醒,台灣核電廠除了地震及海嘯之外,其實還暗藏土石流的危機,面對台灣核電廠位於高風險位置的問題,他建議要先「停、看、聽」,
「停」即核一、核二廠應如期除役,不要再延役,核四廠也先停止;
「看」即看日本怎麼做;
「聽」即聽專家學者、居民及全民的聲音,再決定下一步要怎麼做。
(以下乃轉載自雅虎奇摩新聞 ─ Newtalk新頭殼2012年03月20日)
核四停建110天損失1870億 遭糾正
新頭殼newtalk 2012.03.20 楊宗興/台北報導
2000年民進黨執政時宣布核四停建震撼朝野及社會,時隔將近12年,監察院今(20)日公布了對行政院、經濟部以及台電公司的糾正案,監察委員陳永祥表示,核四當年停工110天後復工,導致工期嚴重延宕,國庫不必要的損失高達新台幣1870億元,所以對相關單位進行糾正;監委馬以工也指出,經濟部與台電長期粉飾核四計畫的瓶頸,統包改分包更造成施工管理問題以及履約爭議,所以監院這次也對核四的工程延誤及效能不彰等,提出糾正。
監察院今天通過兩項與核四有關的糾正案,分別是監委陳永祥、馬秀如對2000年核四停建造成工期延宕、經費增加,糾正行政院、經濟部與台電;另一個則是林鉅鋃、馬秀如、李炳南、馬以工、陳永祥等監委對2001年核四廠復工後,涉工程延誤、效能不彰等違失,對經濟部與台電提出的糾正。
陳永祥、馬秀如、馬以工等三位監委下午召開記者會指出,行政院2000年10月27日貿然宣布核四停建,除了引發當時朝野紛爭及政局不安,停工110天後復工,讓後續工程執行極困難,導致工期延宕、預算追加、鉅額損失以及品質安全疑慮,行政院決策過程草率、一意孤行,違法失職。
糾正案文指出,核四復工後,執行效能不彰,包括未以統包模式興建,徒增管理困難及風險,各類採購標案多達835項,界面複雜,導致履約爭議,影響計畫執行效能與進度,商轉日期一再展延超過11年迄今仍無著落,工程經費由1697億元暴增至2736億元,總投資額增1039億元。
糾正案文也寫到,核四停復工損失,若只計入復工後的直接增支經費及使用高價火力發電的機會成本,不必要的損失高達1870億元,這還不包括對國家信譽造成的傷害。
陳永祥直言,核四計畫先天不良、後天失調,時空跨越30多年,投資加上損失的金額已達5000多億元。他也批評,台電在政院宣布停建的第一時間就停止核四工程,如果多等10幾天可能就會有不同的結果。陳永祥還說,核四停建110天帶來的危機,事先都可以預料得到,應可避免,卻未避免。
陳永祥認為,整個台電在核四計畫中根本是「邊做、邊看、邊改、邊拆、邊學」,他質疑「公共工程可以這樣做嗎?」,他甚至不客氣地說,台電對於所謂的品質安全是「自我感覺良好」。
馬以工則對核四復工後的工程延誤、效能不彰表示,台電將核四原來的統包改為分包模式,衍生各類採購標案高達835項,然而台電又缺乏界面整合的能力,造成履約爭議和施工管理問題層出不窮,原本若採統包雖然會增加底標費用約20%,但也許核四可以提早11年商轉,但台電的分包卻增加了快一倍的費用,得不償失。
社會關注核四到底何時能商轉?陳永祥坦承,台電用土法煉鋼的方式進行管理,已經讓外界對核四的商轉帶來疑慮,台電應該請公正第三者來評估核四的商轉是否安全,商轉日期不是監院說了算或者台電說了算,應該要讓專家來評估。馬以工則認為,現在就下結論說核四能否商轉太草率,應該讓各界廣泛討論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