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4-24 17:41:46| 人氣45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策略發展的第一步。(2006/04/24)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策略」是一種思考模式,可以簡單地這樣說,就是「策略」思考,但每個人對「策略」的認知不盡然相同,甚至於是南轅北轍,所以常常會有爭議,最直接的講,就是互指責對方沒有「策略」,被指責沒有「策略」思考的人也會很無奈,明明就有,怎麼會說沒有,是不是故意在刁難,於是只好吵架而演變成情緒之爭,不然就是雙方都我行我素,誰也不服誰,完全沒有交集。在組織中就會因為做事有沒有「策略」的爭議,導致溝通不良,極度影響組織的運作效率,互相抱怨,沒有「策略」又要如何做事,只好坐等「策略」,等到作業時間都沒有了,再隨便做一做,只為做一件事而做一件事,虛應故事,試想這是何其浪費組織的資源,等於讓組織空轉。

這種例子比比皆是,可見「策略」的釐清相當地重要,在本站2006年4月21日發表的「說策略‧策略說」,以三國演義中的隆中對策為範本,經整理歸納,提出「策略」有四個要素,1.確認獻策的對象與此對象的企圖,2.分析大局與大局的發展,3.提解決方案,4.執行。就是希望對「策略」這樣抽象的思考模式,進行比較清楚的定義,以為「策略」思考的依據,也可以作為組織運作擬定各種「策略」之遵行法則,若如此在組織中,當大家在談「策略」的時候,能夠有共同的語言基礎,免得雞同鴨講,各說各話。

所以,根據「策略」這四個要素為準則,任何一種所謂的「策略」提出,首先就必需先說明這個「策略」所要達成的目標,或者主事者的企圖,在此所用的「說明」這兩個字,指的意思是對要達成的目的或主事者的企圖,除了精確地寫下之外,還必需要有完整的「說明」,把它的來龍去脈講清楚,讓組織的人都能充份地瞭解為何要如此設定「目的」,或者說為何要有這樣的「企圖」,這是很多人在談「策略」的時候,談到「目的」時,往往是輕描淡寫,只寫敘述而不加以「說明」,甚至於略而不談,因此聽者根本無法理解所為為何,茫然無頭緒,只能片面接受,不然就是存疑在心,各想各的「目的」,當然對「策略」就會有所爭執,此乃不足為奇。在此有一現象,目的的設定,已必需導入「策略」性思考,這就是「策略」中存在「策略」的現象。

關於「策略」這4個要素的第一個,「1.確認獻策的對象與此對象的企圖」,在發展策略時最為關鍵,是「策略」發展的第一步,也就是主事者這個人佔有最大的因素,若主事者昏庸拿不定主意,這時根本不會有所謂的「企圖」,隨之就不會有所謂的「策略」發展這件事,縱使勉強發展「策略」,也會是徒勞而無功,疲於奔命,一切變得似是而非,無可適從。可見主事者的「企圖」很重要,也因此使得「策略」的發展有其特殊性,「策略」會因不同的主事者而異,若說當年諸葛先生向孫權獻策,其隆中對策當不是如此,因孫權並沒有要恢復漢室,恐怕只是抗北曹之策,同樣地若向曹氏獻策也會不一樣。

由以上的分析也可以看到,企業的經營其主事者非常地重要,幾乎是成敗的關鍵,若是昏庸如阿斗,那縱有再好的策士也無用武之地,也只能仰天長嘆,恨時不我予;國家社稷亦如此,若一國之總統,每天變來變去,心中無所企圖,國事也絕無定策之日,那在競爭激烈的國際環境中,國力不振,乃理所當然,故有邊緣化之說。「策略」的發展,其第一步就是這樣,設定目標,然後才能有所圖。

台長: 阿舍仔
人氣(45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財經企管(投資、理財、保險、經濟、企管、人資) | 個人分類: 策略,何也! |
此分類下一篇:策略‧目標‧目的‧企圖。(2006/05/07)
此分類上一篇:說策略,策略說。(2006/04/21)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