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02-13 04:12:08| 人氣20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創意英語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我在台灣教的是一所私立大學的大一英文課。這所大學的非英語主修的大一英文已有超過四十年的發展,課程內容乃著重於聽說的實用技巧,外加讀寫的輔助訓練。我在那兒度過了愉快的三年。因為除了基本要求之外,老師有絕對的自主權設計課程;同事之間互動良好,並且分組以便彼此提供支援。這所大學的大一英語課程的顯明點在於一入學便有個分班測驗。每班大約30人,從第一班一直往下排。程度分班確實有助於老師和學生的互動性。針對不同程度的學生運用不同教材暨活動學習英語。不過也有相對的缺點。在習慣於成績取向的台灣社會,程度分班有時也在學生身上貼上了標籤,影響學生自信。補救方式:對我而言,便是真正開始上課之後的態度和影響了。 嗯,這麼一大段有點嚴肅的開場白,其實完全是題外話。 重點是,在我三年的教書經驗裡,大部分接觸的是所謂『英文考試成績較差』的學生。如前所述,有些,我無法責怪孩子,只能說是大環境對不起他們。不過,在這所學校的自主英文教學環境下,其實學生們也常有出乎意外的『創意表現』。讓我更加肯定,引發他們對英文的學習興趣真是十分重要的。即使學生習慣性反抗與哀嚎,結果卻常是出乎彼此意外的豐富和有趣。 我最喜歡的一個活動是話劇比賽。最棒的地方在於學生必須自己編劇,不可改編自世界名著,不可抄襲。從一開始腦力激盪,我寫下幾個故事的起源,讓學生分組即興演出結尾開始;到學生自行討論,交出第一篇草稿;再經過2~3次的修改與討論(每一組分開與我討論,才能確定學生的確切意義),到最後他們熟背劇本加上動作、道具,成了一出有血有肉的英語話劇。 看起來結果是那麼美好,可是事實上中間過程對彼此而言都是折磨。學生被我逼迫用英文去思考一個故事,一個情節,並且寫出來。他們對我怨聲載道,直達天庭。而我呢,每每改那些由中文直接對譯過來的語句,改到抓狂,只差沒有投筆從戎去也。 這一段時間眾老師們相見常常是黑眼圈對望,三聲無奈。為了抒解壓力,大家便開始討論學生在劇本中所用到最經典的句子。經過熱烈討論分享與笑聲,這兒選出前三名: 票選第一名是:I am a big one student. 票選第二名是:If you don’t let me pass, I will have to make ice. 票選第三名是:You! You go there and stand punish! 答案在此: 1. 我是一個大一學生。 2. 如果你不讓我過,我就得去做兵了。 3. 你!你去那邊罰站! 在改到這樣的句子時,真的是哭笑不得。一方面也實在佩服學生的創意靈感,可以把字詞做這樣的『串聯』;另一方面,如果每天改文章都需要用『猜謎語』的腦子,真是傷啊! 我想到有一年突發奇想叫學生每星期錄一段對話給我,一方面練習『講英文講得順一點』,另一方面我也可以幫他們一一糾正發音。由於學生的錄音帶常常交得零零落落,因此我很認真的在上課時跟學生商量繼續施行的必要性。沒想到即使他們交得滿心不甘願,叫他們停下來,卻又遭到反對。投票表決的結果竟然是要繼續交!唉!心裡的這聲嘆息想必是洩漏在表情上了。一個『善體人意』的小女生問我:「老師,聽我們的錄音帶會不會影響你的生活品質?」 唉,你真是說到我的心肝啦。放棄八點檔連續劇,坐在書桌前艱忍地聽著那結結巴巴的uh..this, uh… (小聲的台語:這力是昧按怎塔哈?)..oh.. theater.. blahblah… 有時逼的我得用快轉來把他聽完哪! 唉,再嘆一聲。 每次遇見那些聽到我說在大學教大一英文就一臉『喔,那很好混嘛』的人,我就真是覺得不平衡!只能偷偷替他們可憐。想來他們一輩子也沒遇過真正用心對他們的老師才會這麼想吧?!

台長: 小童老矣
人氣(20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校園社團(社團、班級、校友會、同學會)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