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7-12 12:58:32| 人氣1,08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苦讀雜感】社會建構主義與教育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在有孩子以後,我終於深刻的體會到,在這個世界上,人類根本沒有個體,只有整體,對這個宇宙與神明來說,只有人類整體的生存與萬物的生存有意義,個體的生存,都只是過客,扮演這短短百年間的任務與角色…』 這是學長留言裡的一段話。我對這段話有一些感觸。雖然不一定和他的主旨呢。 我最近在寫資格考的題目。我們系上的資格考,說來算是幸福的考法。完全給指導老師絕對的決定權。因此,我的老闆鑑於我外國學生的身份,他讓我take my own pace, take my own schedule去考。我的第一科,於是考了快一學期,因為那個老師要求我『寫出一篇可以發表期刊的文章』。剩下的三科應該是要在暑假考完的。沒想到才動手第二科,就差點磨滅了信心。 第二科,考的是methodology。由於我選作質的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哲學理論變的尤其重要。在跟老師討論資格考內容時,老師讓我自己決定要寫「廣泛性的研究問題」或是「近論文」走向。廣泛式的問題偏向我所修過三門質的研究法的總整理,從概論,資料蒐集到資料分析法。一般而言,這比較像「總考試」。但是我總覺得哲學理論架構這一部份是我自己覺得比較弱的一環,因此自己提出想要寫對於論文有直接幫助,但需要自己再讀書的「近論文」方式。 我選了「社會建構主義」(social constructionism) 作為我的知識結構主題。因為在似懂非懂的狀況下,我只掌握了此理論與社會、語言、文化密不可分的關連性的大方向。但是三門課十學分的研究法中,為了要介紹到每一學派、每一理論,其實當中的每一理論都只分到少少的數堂課而已。真要就其中一理論寫出些東西,課堂上那一兩篇文章,就顯得薄弱。拿出了老師的書單,跑圖書館去搶書,開始了與社會建構主義的奮戰。 一開始就很令人沮喪。不同的書裡會出現不同的字句(term)及定義(definition)。光是要搞清楚某甲的constructionism等於某乙的 socioculturalism 等於某丙的 constructivism等於某丁的social constructionism就讓我拔了不少頭髮。 於是,要寫出短短拾數頁的文字,花了我ㄧ個月的時間讀書,外加三個禮拜時間寫出那double spaced 13頁報告。而這還只是題目中的第一題呢。這樣的進度實在加深我的沮喪,真開始懷疑我這一條求學之路,可有終了之時? 說實話,如果不是因為考試的壓力,我倒是非常享受這段學習的過程。不過,同時也反省(與暗恨)台灣對於人文教育培育的粗心與忽視。對我來說,即使從小愛看書,也曾囫圇吞棗地自讀了一堆什麼存在主義、後現代主義、實用主用,一些人名如馬克斯、海得格、尼采哇拉哇拉好像也都不是全然陌生。但是說到哲學架構,說到社會學理論,卻是腦筋一片空白。當同學們可以在老師突發奇想的『心目中的哲學家、理論家』時侃侃而談著Foucault, Vygotsky, Dewey, Marx...,我幾幾乎只能張大嘴巴,想著孔子到底算不算? 嗯,好,又岔題了。回到社會建構主義。這個翻譯可能很容易讓大家聯想到台灣前一陣子沸沸湯湯的「建構式教學」吧。事實上,我學到的社會建構主意,重點在「社會」。(當然,也可以說他的應用在心裡發展學派,便可以以Vygotsky為代表,強調心靈與社群發展的關係 (Vygotsky, 1978, Mind in society))。兩個部分,主觀的社會,客觀的個人。ㄧ個個人,需要由社會互動中結構意義,而經由與自己互動(也就是思考)去「成就意義」。嗯,總算牽回了學長的話。也就是說,人,果真是群體的動物。如果,ㄧ個人的行為模式、文化、社會背景都不具意義,那麼,這個人還有什麼意義? 我於是在想,所謂的建構式教學,其實便是運用社會建構學派的理論到教育上。而這派的理論,應該是有其批派性質的 (可參考Crotty(1998)所著The foundations of social research)。我的解釋,也就是說,其實社會建構主義相信,意義並非生而存在,乃是建構而來。而這建構的過程,便是社會行動(social action)的過程。所以,在教育理論裡,我們應該可以連接他與多文化理論(multiculturalism or even critical multiculturalism) 相信他可以包容不同性,因為每個個體與社會的互動有其不同性,但因為外在的社會互動配合內在的思考行動,才能建構出意義。建構式數學的真義應該在於老師如何提供學生ㄧ個「社會」環境(經由討論、提供多元思考方向),並給學生充足的自由(與時間)去內化他們的意義因而取得(meaning making)。由此而學的的知識,是完整的知識。Vygotsky的理論,不同於皮亞傑提出的兒童發展、學習階段論,而強調「輔助」的重要性。也因此,教育的工作顯的極重要。重要在於「輔助」,而非「強制」。台灣的建構式數學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問題,應該就在於大部分的老師們並沒有受過哲學、社會學的訓練,因此並不瞭解建構的真義。話說回來,這也是敗筆之一。在上位者(推動者),若真瞭解「社會建構主義」的真義,那麼就應更當瞭解文化在這個理論中所扮演的角色。而不該在未有完善準備或瞭解之前,便貿貿然一聲令下,實行一種在這個社會中定義模糊不清的理論。因為,與社會的互動,在個人內化意義之前,扮演了個強大的角色啊! 所以,結論是,人類並非沒有個體,而只有整體。而是「只有人類整體的生存與萬物的生存有意義,才能建構出個人生存的意義」。即使個體的生存只是過客,看似只扮演這短短百年間的任務與角色,但也同時扮演了創造未來「社會意義」的一個角色呢。 嗯,再叉題說一下,幾天前一時好奇,去了中研院網站。發現我們的中央研究機構各種學門琳瑯滿目,獨缺教育。這讓我想到來美國讀教育之後的感觸。美國的教育,在台灣眼中一直好像一塊鑲金的招牌。從上到下,無不想辦法把孩子送出國唸書。我承認美國的高等教育靠著豐富的資源與競爭的學術環境,是有他一定的吸引力。那麼,那些小留學生,那些口口聲聲「還不是為了孩子」的移民潮,看中的,到底是什麼?都說美國重教育(還是說重「創意發展」的教育?)可是在美國,教育也卻是個極度上不了檯面的行業。薪水低於想像之外,社會地位也因為資本主義國家對於薪資與社會地位的關係而有正相關。不只一次,在與工程領域的同學們出去時,跟不相關的人哈拉時,出現類似的對話: 『你們都來念博士班的啊~』 「是啊。」 『真不容易,國際學生呢。』 「還好,謝謝。」 『你們都念些什麼呢?』 「我念材料工程。」 『你一定很聰明!』 「我念化工。」 『好優秀。』 「我念教育。」 『唉唷,我還不知道教育也需要念博士哩。』 甚至還有 『我教書多年,一點也不覺得教育有什麼好念上去的。』 最後的這一句,更是令人灰心。連ㄧ個教育者都不覺得自己有需要提升的時候,那麼教育的價值在哪裡?ㄧ個不重視基層教育的國家,哪會有什麼前途呢? 可惜又可怕的是,目前台灣的上位者,許多挾著美國的高等教育金招牌,想把台灣改造成美國第二。殊不知台灣本來可以做台灣第一,為什麼要做美國第二呢?連最高等的研究單位,都沒有分給教育一杯羹,我們還想期待什麼?

台長: 小童老矣
人氣(1,08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