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傳 呂雨濃
http://www.sciam.com.tw/book/bookshow.asp?FDocNo=725&DocNo=1162&CL=12
令人恐懼的科學手段?
藉由環境議題知識的鋪陳,政治操弄科學、愚弄民心的精彩戲碼,正在上演。然而,小說畢竟是小說,重點在於閱讀後能否引發關心與感動,而非真假的辯論。
撰文/柳中明
台灣大學全球變遷研究中心主任,大氣科學系教授。
書名:恐懼之邦
作者:克萊頓(Michael Crichton)
譯者:洪蘭
出版時間:2005年6月
出版公司:遠流出版公司
《恐懼之邦》是本很特殊的小說,書中引用非常多氣溫圖,並且參考了相當多文獻,更在書末整理出作者對氣候暖化、環境保護與永續發展等的觀點,以闡明作者的整體論述。所以這本書號稱「知識小說」,乃是藉著故事的鋪陳,提供讀者相關議題的知識,同時也藉著書中角色的口,來指導讀者如何理解這些知識。若以幾句話來概括作者的思路,那就是:藉助於有限的知識來探討人類無知的領域,人類很可能被誤導,無論是有意的或是無意的。因此,在如此基礎下所做的決策,是無意義、輕忽、浪費的,甚至會造成無法彌補的錯誤。
不過,一個銅板永遠有正反面。作者對於任一項議題的討論,總是以更多的知識來指出有限了解的謬誤,這或許呈現出作者的淵博學識,但也自然可引伸為:作者是否僅是以其有限的知識,來做擴大的申論,而且其中仍可能有許多錯誤的了解存在。更何況,何謂正確的了解?
書中舉的一個例子是美國第一個國家公園「黃石公園」。長期以來,管理人員為保護生態,在此執行了一些認為是對的策略,最終卻顯示為「無知、無能、破壞性的介入」。初始,麋鹿快要絕種,所以就滅殺麋鹿的天敵。爾後,麋鹿的數量急增,河狸就消失。河狸興築天然水庫的工作沒有其他生物取代,草原就開始乾枯,然後鱒魚和水獺消失,土壤嚴重流失。不久,公園管理者開始大量捕殺麋鹿,但生態的改變卻是永久的,以前的樹種和草原並沒有回來。而且,引進虹鱒,卻把原生種的鱒魚消滅。因此,作者重複強調:印地安人塑造「原始荒野」的方法,才是合理的,更在書中多次強調「田野調查」優於草率決策。(見本書第570、571、572、665、674頁)
不過,人類本身就是一個生物物種,且已主宰了地球的發展。但是,這個物種並不是非常具有組織協調性,每個人或一個民族或一個國家,都各有其看法與做法。這個物種的總數持續增加,且為了多種原因,又持續擴張開發,長期進行侵略、奴役與滅絕其他物種的行為,更大量破壞與掘取地球資源。現在,人類開始反向操作,也就是要保護環境與保育其他物種,無論是基於善意或是恐懼。可以確定的是:保護環境與保育生態不是人類擅長的工作,這是需要時間與經驗來學習改進的。是以,黃石公園的失敗經驗,正是其他千萬個國家公園能夠成功的基石。
那麼,地球資源與生物物種是否正在快速減少呢?本書作者抱持著懷疑的態度,而指出:「還有人相信資源會用光是件不可思議的事。」(672頁)更認為:「2100年的人會比我們有錢得多,耗費更多的能源,有更少的世界人口,而且比我們享受更多的荒野大自然。我不認為我們要為他們擔憂。」(672、673頁)這樣的論點依據就是:缺乏強而有力的科學數據,證明地球資源正在耗竭。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為何作者無法同意「無悔策略」,積極鼓勵減少資源浪費、減少能源消耗與保護物種生存呢?問題就在於:是否要為下一代人類擔憂?
人的生命僅止百歲,我們能關心的就是自己、孩子與孫子的生命能否延續。擔心的與可控制的也僅止於自己能做什麼,才能降低孩子與孫子的生存困境。無悔策略的推動,在我國傳統社會裡稱之為「積陰德」,但是作者卻認為未來只會更好,何需為子孫(他人)杞人憂天?這乃是「美式個人主義」的極致,也是在閱讀本書時必須深刻揣摩的:那種美國人高所得、自以為是、個人價值優於群體與好辯的生活哲學,其所企圖說服的對象,並非是深受儒家傳統影響的我們,所能理解。
此外,本書為何定名為「恐懼之邦」?書中藉著已退休的思想生態學家霍夫曼教授之口加以闡明。霍夫曼指出:現代人都「生活在同一個國家,恐懼國」。它是在「政治–法律–媒體複合體」下,三方聯手以不斷製造恐懼的方式使人們就範,妄想著整個地球的環境要被破壞掉。而在1989年11月9日柏林圍牆倒下後,東西方冷戰結束,就需要一個非常大的幻覺來接替。環境議題乃適時被引入,而「氣候遽變會帶來大災難嗎?」更是非常容易煽動人心。(184、536、538頁)
本書舉非洲殺人蜂、千禧蟲、美國人的犯罪率等,來說明這些政治–媒體炒作的危機警告議題,其實都是與事實發生相反。而媒體與政客僅需很短的時間,就可以銷售一個概念。如1983年一個五天的研討會,就推銷給全球「核子冬天」的概念。全球暖化的說法,則是1988年美國NASA的氣象學家韓森(James Hansen)所提出。更指出「在DDT禁止以前,瘧疾已經變成次要疾病,全球一年五萬人死於瘧疾。之後,一躍成為全球性的疾病。5000萬人在DDT禁止了以後死亡。」而DDT致癌的疑慮,其實是不存在的。「物種滅絕也沒有被證實。1970年梅耶(Norman Myers)預測有100萬種物種會在2000年時滅絕。埃利希(Paul R. Ehrlich)預測所有物種會在2000年時消失一半,但這些只是意見而已。實際的物種調查研究,並無法驗證這些想法。」(227、228、293、295、375、376、498、573、574頁)
以上的案例,就是在佐證「恐懼國」確實存在,而這些被炒作出來的環境危機,事後都被證明是不存在或是不如預期的。「氣候暖化」議題則被作者認為是近年來最嚴重的恐懼炒作事件。這些想法是否正確,或許可以再深入討論,但是「恐懼國」的想法是可以受到尊重的。
作者在文末尚指出:二次大戰前優生學的觀念盛行,提供了有心人士執行種族歧視、人種滅絕的合理基調。而優生學的引申其實並無科學的支持,其在今日更早已被遺忘,所以是個科學受政治力影響的典範。作者認為今日對於全球暖化議題的操作,就類似當年優生學觀念盛行時的重現。特別是重複強調:在全球暖化議題為主流思考下,科學家為了爭取研究經費,會有意地調整長期觀察結果,如冰河面積、氣溫變化等資料;也會在相關論文或報告中,蓄意暗示人為影響氣候變遷的趨向。更且,作者引申出:「今天的大學是恐懼的製造工廠,它們發明新的恐懼,製造新的社會焦慮,規範所有新的限制。現代的恐懼國沒有大學的幫凶不可能存在。」(541、676~682頁)
有關科學家蓄意扭曲科學資料與有意製造恐懼的指控,是這本書的主要基調。但是,作者並未指名道姓的責難,所以只能視為作者的偏執。這就是小說與學術論文的最大差異,在小說中作者可以虛構的情節與人物來表達個人的理解,而不需提出任何有效的證據;但在學術論文中,每一句話同儕都會用放大鏡檢視,任何實驗或圖表,都可經第三者重製驗證。作假或無根據的推理,在學術領域裡就等同於自殺,而若說為了爭取研究經費必須不擇手段,這些科學家早就轉行從商了。至於強調學者或大學為「新恐懼的製造者」,其實就更不了解文人相輕的天性。某學者在媒體的公開發言,往往正是同儕攻擊的主要依據,而且都是引經據典如本書般一樣具有說服力。因此,學者或是大學正式發表研究成果,絕對都是以其學術論文為依據,而不至於逾越其所理解的範圍。但是「政治–法律–媒體複合體」,確實有可能利用這些資訊做擴大的解讀與運用,但這並非全然可解讀為學者或大學的初始企圖。
這本書的重點應在於「懸疑與科幻」,主角們逐步揭發與阻止「環境解放前線」企圖操控的四大自然災難:即南極大片冰山將以一連串「準確時間爆炸」引發的靜力波導致崩解(252頁);峽谷上方暴風雨被火箭擊發,搭配長串電線期以改變下積雲層電流強度的方式,製造暴風雨或放大已存在的暴風雨之威力(372頁);大量散播亞硝酸菌或吸水的奈米粒子,以控制颶風的路徑(523頁);在90公尺深的海底製造海底山崩,搭配三台超音速氣渦式碎石機,強化海嘯規模,期望一連串的浪(稱之為波列),以每小時800公里的速度衝過太平洋(586、587、638、639頁)。若再加上能控制閃電電擊、使用藍圈章魚釋放神經毒素殺人等(521頁),科學的知識成為本書故事發展的重要工具,而這些與其他環境、氣候、生態等知識同步呈現,其實仍主要在強調這是個虛構的小說。所以,不能將這本書「用來做為學習科學方法最有效的補充教材」(第v頁),也不能因為作者對於部份議題做了充份的準備,就誤認整本書的科學知識都是事實而非虛構。
這本書的最大缺憾,就是花了太多精力在陳述作者的想法,而無法發展出一個懸疑驚恐的張力,貫穿全書,持續吸引讀者的閱讀興致。譬如第一節裡北巴黎海嘯實驗專家之死,其實是不需要的,而其死亡的過程更是不合理,色誘的美女在小說中也未再出現。即使是富豪律師遭遇謀殺後獲救,也看不出有何必要。而且若「環境解放前線」如此有組織與專業,就應該讓這些角色有表現的機會。對立與衝突是小說成功的主要元素,本書好像是作者在對抗一群無形的政治–媒體,以及被洗腦的無知人群,那些極端的環境人士似乎不是主要對手,如此本書離大家所習慣的「小說」,確實有相當距離。
最後,本書對於氣候暖化的主要質疑,在於「冰島在20世紀的前半比後半暖和,自1970年以後,這些冰河開始持續性前進。」(52頁)「許多測站氣溫並未顯現長期增溫,反而是在下降。」(圖3~9、圖18等)「將測站氣溫資料做不同的調整,就會顯現不同氣溫變化趨勢。」(圖12~14、445頁)「印度洋裡的馬爾地夫群島,好幾個世紀以來海水位都沒有上升,在過去的20年還下降。」(117頁)「南極大陸6000年來一直在融化,但是最近確是越來越冷,冰越來越厚,而長期融化趨勢的停止與冰層變厚,可能是下一個冰河時期來臨的第一個表徵。」(232、241頁)「沒有人可準確測10天以後的天氣,而電腦模擬卻是在預測100年以後的溫度。」(297頁)等,這些其實在各相關學術論文中都已經深入討論,並非如作者所看到的如此淺顯。
譬如科學界早已知道氣候的變化不是單靠大氣環流運動,尚需與海洋環流同步配合。但是,大氣的變動快,而海洋的變動慢。因此,在19世紀末到1940年代的氣溫上升時期,有些地區出現快速增溫現象;但是自1945年左右大氣氣溫開始下降,其實是在等待海洋洋流進行調整;爾後1975年後全球氣溫開始快速上升,有些測站未出現增溫現象,有些測站則是異常增溫,這些都與測站附近洋流改變的影響有關。不過,大氣與海洋的交互作用,牽涉到二者物理與化學特性的不同,並非能簡單模擬與理解,所以目前電腦模式可以預測一個星期左右,當洋流變化可假設為不重要狀況下的大氣運動,卻無法預測一個月或更長期的洋流與大氣交互影響下的氣候變化。可是,如此基礎的觀點在本書中完全未提及,這可由本書未將「突然氣候變化」的觀點納入,也未探討部份「明天過後」電影的情景,可以被注意到。
最後,商業小說永遠都是以創造銷售量為主要考量,其是否真實或知識性是否充足,畢竟非小說出版時的主要考量。建議讀者還是多關注於小說是否能引發感動的心懷,而不要專注於真或假的辯論。
【本文出自科學人2005年8月號】